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政經新聞及評論
冯德莱恩访华1天,甩了美国一记"软钉子"!中欧关系要"翻篇"了?
华山穹剑
2025年8月1日
(原文發表於2025年7月24日)
 
7月24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结束访华。这趟行程,表面看是1天高强度会谈,实际藏着几大信号——
 
一、中方高规格接待:不是"下刀子",是"递梯子"
 
冯德莱恩这次来华,中方派出了"顶配阵容"——习近平主席、李强总理亲自接见,会谈全程开放坦诚。最显眼的是合影环节,三位领导人主动挽手微笑,和去年见面时"端着架子"的严肃劲儿,简直判若两人。中欧关系与去年剑拔弩张形成鲜明对比。
 
7月24日,习近平在京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主席冯德莱恩。
 
有人可能要问:这阵仗,到底啥意思?
 
咱拆解拆解:
 
一是"平等对话"的硬气。习近平微笑定调:“中欧都是国际社会中的‘大个子’”,潜台词是:别当美国跟班了,有事好商量,但别想骑我脖子上拉屎,咱们平起平坐谈合作!。
 
二是"给台阶"的智慧。 欧盟之前对中国电动车加35.3%关税,限制高科技出口,姿态硬得很。但中方没硬刚,反而抛出"最低进口价格"机制、稀土出口快速反应机制——既守住底线(你加税?我也有招),又留足空间(要合作?我给你搭梯子),既回应欧盟对中国电动车“产能过剩”的指责,又亮明中国市场开放的态度。
 
三是"不对抗"的清醒。 习近平主席说"中欧没有根本冲突",意思很直白:咱们可以合作,但你别指望我当你的"跟屁虫"。欧盟要是真被美国绑死,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中方这波操作,既给面子又立规矩,把"大国外交"玩明白了。
 
二、冯德莱恩甩"软钉子":美国听了怕不怕?
 
最让美国坐不住的,是冯德莱恩临走前的那句话:"欧盟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与跟美国的关系变坏无关。"
 
这话听着普通,细品全是"反骨":
 
第一,"不看美国脸色"。 美国这些年可没少对欧盟下狠手——特朗普时期逼欧盟加关税,从"零关税"闹到15%让步;副总统万斯在慕安会上直接骂欧盟"压制言论自由";能源危机时欧盟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结果自己通胀爆表、企业倒闭。现在冯德莱恩说"不跟你美国混一条线",等于当众打美国的脸。
 
第二,"在中美间找平衡"。 欧盟心里门儿清:中国是稳定供应链的"救命稻草",美国是随时可能割肉的"吸血鬼"。中国能给欧盟便宜商品、稳定市场,美国只会逼欧盟当"炮灰"。所以冯德莱恩的意思很明白:我既要和中国做生意,也不想彻底得罪美国——但别想再拿"脱钩中国"威胁我。
 
第三,"欧盟要自主"。 过去欧盟外交像"提线木偶",美国指哪打哪。现在冯德莱恩敢说这话,背后是德国车企集体反对对华加税(中国市场占德国汽车业1/3江山)、法国喊"战略自主"的底气。欧盟终于明白:跟着美国跑,自己是"冤大头";和中国合作,才是"双赢局"。
 
美国听了怕不怕?怕!但更扎心的是——欧盟这次是"心甘情愿"的。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三、中欧关系"翻篇"?先别急着喝彩
 
现在网上有人说"中欧要蜜月了",咱得泼盆冷水:
 
第一,欧盟不会"亲中",但可能会"远美"。 特朗普大搞贸易战,欧盟第一个被割肉。欧盟现在就想:与其当美国的"炮灰",不如和中国"谈生意"。但涉及价值观、俄乌问题,该怼还是会怼——毕竟欧洲政客的"政治正确"饭,不能不吃。
 
第二,经贸是核心,但矛盾还在。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税的事儿,短期内难翻篇。德国车企虽然反对,但欧盟委员会那帮官僚,就爱搞"政治正确"。未来可能用"价格承诺"糊弄——你中国车企别卖太便宜,我欧盟也不加太高关税。这种"各退一步"的方案,看着合作,实则互相让步。
 
第三,全球治理能合作,但别抱太大希望。 中欧发了《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听起来挺美好,但具体怎么落实?发达国家该出的钱,欧盟会不会赖账?技术转让会不会卡脖子?这些都是坑。不过好在双方在"反对单边霸凌"上达成共识——毕竟美国这些年干的"退群""制裁"事儿,中欧都看在眼里。
 
四、美国急了?但更惨的是"没人听它的了"
 
冯德莱恩这趟访华,最慌的是美国——
 
第一,关税大棒要失效了。 美国靠"加税"逼盟友听话,现在欧盟说"我不跟你玩",德国、法国企业更愿意和中国合作,美国的"贸易战"成了"独角戏"。
 
第二,分化欧盟没那么容易了。 德国、法国带头喊"战略自主",东欧国家也不傻——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自己能源贵、经济崩;和中国合作,至少能卖点农产品、拿点投资。欧盟内部"亲美派"的声音,越来越弱。
 
第三,霸权神话要破防了。 美国总觉得"全世界都得听我的",现在欧盟敢说"我和中国合作,关你屁事",其他国家(比如东盟、中东)看了更要琢磨:美国靠得住吗?中国能给我带来啥?
 
总之,冯德莱恩这次访华,与其说是"中欧关系转折",不如说是"全球格局重塑"的缩影;中国用实力证明,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你想骑我脖子上拉屎,门都没有。欧盟用行动证明:嘴上再硬,身体还是诚实的;跟着美国混,不如和中国做生意。
 
7月25日冯德莱恩在记者会上说:“欧洲将永远捍卫自身的利益,就像中国也一样,我们将提升双方合作,建立更加平衡、更可持续的关系。下一个50年的欧中关系将取决于我们今天的选择。”
 
而历史将追加一句注脚:未来的中欧关系,可能还会有摩擦,但大方向定了——合作大于对抗,务实多于嘴炮。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