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原文發表於2025年7月29日)
最近,岛内"台独"势力又上演了一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戏码——赖清德打着"出访拉美三国"的幌子,想借"过境"美国搞政治操弄。结果呢?被美方兜头泼了盆冷水:纽约不让进,达拉斯别琢磨,连"过境"的资格都成了泡影。
最新消息显示,被外界紧盯的赖清德"窜访拉美+过境美国"计划,在特朗普政府拒绝他的“过境”请求后,赖清德方面已决定取消此次窜访计划。而其赖清德办公室先是慌称"近期无出访安排",后又改口"计划延后",种种操作,活脱脱一场自导自演的"政治戏码"。
事情要从7月初说起。彼时,赖清德计划8月"出访"台当局在拉美仅剩的三个所谓"邦交国"——巴拉圭、危地马拉、伯利兹,并试图在往返途中经停纽约、达拉斯,借机与美方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勾连,搞一场"政治秀"。
这种老套的"过境窜美"戏码,本质不过是"台独"势力借"出访"之名,行"倚美谋独"之实:既想刷一波"国际存在感",又试图试探美方对"台独"的支持底线。
但剧情很快反转。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已明确拒绝赖清德"访问"纽约的请求,至于是否完全禁止其经停美国,虽未明说,但"不得访问"的强硬态度,已足够让这场精心策划的"窜访"胎死腹中。
要知道,特朗普政府这两年在台湾问题上没少玩"两面派":一边卖着天价军火给台当局,一边又怕触怒中国大陆。这次直接给赖清德"关闸",说穿了就俩字儿:忌惮。
美国怕什么?怕的是在中美博弈的关键档口,给本就紧张的台海局势再添一把火。毕竟,中国早就划下红线——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任何"越线"行为都要付出代价。
美国现在正急着跟中国谈贸易、谈科技合作,犯不着为了赖清德这个"政治小丑"砸了自己的大局。说白了,台湾当局在华盛顿眼里,不过是颗随时能丢弃的"棋子"——需要搅局时拿来用用,碍事时立刻踢开。
再看赖清德这头,从"务实台独工作者"到"台湾地区领导人",嘴上的"台独"调门越唱越高,实际处境却越来越尴尬。明明是自己上赶着要"过境",偏要包装成"正常外交";明明是被美方打脸,还要拿"台风灾后重建""贸易磋商"当遮羞布。
更讽刺的是,他取消行程的理由越冠冕堂皇,越暴露了背后的心虚——所谓"邦交国",不过是靠钱买来的"纸枷锁";所谓"国际空间",不过是美国施舍的"残羹冷炙"。
更耐人寻味的是,赖清德办公室先是抛出"因台风灾后重建、美台贸易磋商及区域局势"取消行程的理由,随后又被知情人士"纠正"——真正打退堂鼓的,是美方拒绝提供"过境"便利后的被动妥协。
这场闹剧的荒诞性,在于"台独"势力的"自我暴露"。他们一边口口声声"维护台湾所谓'国际空间'",一边却要靠美方"恩准"才能"过境";一边渲染"民主自由",一边却沦为美国的政治工具。
所谓"出访",本质是拿台湾民众的利益当筹码,为个人政治私利和"台独"分裂行径找借口。
而美方的拒绝,则撕下了"支持台湾"的虚伪面具——他们或许愿意在军售、经贸上占台湾便宜,却绝不愿为了"台独"冒与中国大陆直接冲突的风险。毕竟,特朗普政府当前正急于与中国谈贸易,不愿因台湾问题节外生枝;更清楚,任何对"台独"的纵容,都将严重冲击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
有人说,美国这次"拒绝"是释放善意。可咱得看清:善意从来不是靠妥协换来的,而是靠实力撑起来的。中国有足够的底气、也有足够的手段,让任何"台独"分裂行径和外部干涉势力付出惨重代价。
从佩洛西窜台时的环岛军演,到蔡英文"过境"美国的冷遇,历史早已证明:搞"倚美谋独",最后只会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现在的问题不是赖清德能不能"过境",而是他根本就没资格谈"过境"——一个连自己主权都保不住的"地方政权",有什么脸面在国际上"蹦跶"?
赖清德的"窜访"黄了,不过是"台独"势力近期遭遇的又一次挫败。但这绝不是终点——只要"台独"的毒瘤还在,只要外部干涉的黑手还在,类似的政治闹剧就会反复上演。
不过没关系,中国有句老话叫"多行不义必自毙"。当"台独"势力把所有路都走到尽头时,等待他们的,只会是历史的审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