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應 : 0 | |||||||
(原文發表於2025年10月31日)
今天外交部记者会这段问答,堪称一场精彩的外交“见招拆招”。特朗普随口抛出的“G2”概念,被中方用四两拨千斤的智慧,轻轻拨回了应有的轨道。
先看特朗普的“G2”话术——这可不是随口一说,背后藏着三层心思:
第一,商业人喜欢“做招牌”,用“G2”这个标签,想把中美关系包装成“全球顶尖双人峰会”,给自己的外交成绩单贴金;
第二,暗含某种“分蛋糕”的暗示,试图把世界格局简化为“中美两家说了算”,迎合其“美国优先”的战略叙事;
第三,更是话术试探,想看看中方是否会顺着这个框架接招,哪怕默许,都可能被解读为对“中美共治”的默认。
但中方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的“破局”。郭嘉昆发言人的话,至少藏着三重深意:
第一,定性上划清界限。不提“G2”,而是强调“良性互动”,直接把“集团对抗”的嫌疑撇清。更妙的是那句“大国担当”,把中美关系从“二人转”拉升到“为世界办大事”的格局,瞬间化解了“小圈子”的狭隘。
第二,身份上锚定根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南方一员”——这几个身份标签,看似平常,实则是战略定盘星。这是明确告诉世界:中国的朋友圈永远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不会跟美国搞什么“大国俱乐部”来分割世界。
第三,路径上亮明立场。“真正的多边主义”“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每一个词都在对标“G2”潜藏的霸权逻辑。尤其“平等有序”四个字,分明是针对某些国家想要的“美国主导的秩序”,提出了中国版的未来蓝图。
更耐人寻味的是中美背后的战略温差:
特朗普想着的是“交易艺术”,试图用“G2”话术给中美关系“重新挂牌”;
而中国着眼的是“体系建构”,始终在联合国、世贸组织等多边框架下谈合作。一个在玩“二人转”的营销策略,一个在策划“国际大合唱”的总谱。
至于贸易协议与多边主义的矛盾问题,中方的回答更是绵里藏针:贸易协议是双边事务,但中国倡导的多边主义是全球公器。用“恪守世贸规则”来回应,既堵住了“违背多边主义”的质疑,又暗批了美国此前各种单边制裁的不合规。这步棋,下得漂亮!
说到底,这场外交问答看似温和,实则是一场关于“未来世界秩序定义权”的微较量。特朗普想用“G2”的标签悄悄改写剧本,而中国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把剧本拉回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主线。
还是那句话:中国不玩“二人转”,我们要的是“国际大合唱”。这个立场,北京一直很清晰,世界也该听明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