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原文發表於2023年6月26日) 瓦格纳兵变戏剧性发生,只持续了大约24小时,又戏剧性地结束了。普里戈任接受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斡旋,将军队从距离莫斯科200公里的地方掉头南归,并撤出占领的南部军区司令部。他表示,这是一场“正义游行”。 普里戈任的表现与军事叛乱的通常逻辑大相径庭,他就像带着手下的“合同工”讨薪一样,刚一起事,又被认识他20年的老朋友卢卡申科劝了回去。为什么会这样? 我觉得,普里戈任从起兵的那一刻起,就知道真正的武装叛乱不会有前途。 他或许能够率瓦军攻入莫斯科,但是之后呢?他毕竟只有区区两万多人,能够惹事,但何以控局安天下? 俄罗斯接下来的政治走向不可能由他这个“厨子”率瓦军来安排,接下来的无论乱局还是法治都不会放过他,俄罗斯历史也不会放过他,他的结局注定会是悲惨的。 看来他在起事之初就缺少真正的“政治目标”,他在那24小时里咄咄逼人的讲话更像是“讨薪策略”。 那么普里戈任究竟讨的是什么“薪”呢?
第一,瓦格纳军队可能在战场上的确有一些“缺粮少弹”的遭遇,损失惨重。他强烈不满,瓦军士兵也与他共情。他反复表示,不能让瓦军士兵在前线“送死”,他要改变这个局面。 第二,他个人不甘平庸,他的瓦军在乌克兰多处、特别是巴赫穆特立下战功,但他仍是私营公司老板,属于俄罗斯体制的“编外”。 他很想给自己谋个官职,正如普京所指的“过高野心和个人利益”,而谋官不成,他就搞一次轰轰烈烈的兵变,让自己成为全球瞩目的超级名人,并载入俄罗斯史册。 普里戈任的做事方式肯定不是政治家深谋远虑型的,他很冲动,边想边干,边干边想,对结果在乎但又不那么在乎。他如果在政治上“很成熟”,他就不会起兵了,一旦起兵,也不会把它当成“正义游行”而匆匆收场。 那么普京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平复叛乱、化险为夷的呢? 一、迅速定性,形成强大舆论压力 事情发生后,俄总统普京迅速对国防部、俄联邦内务部、俄罗斯国民近卫军等强力机构、特种部门下达系列指示,并“全天候地”听取落实情况的汇报。在此基础上,普京发表5分30秒的全国电视讲话,将普里戈任的行为定性为“武装叛乱”,是对国家和人民的背后袭击,是叛国行为,俄罗斯正被暴乱分子推向失败和投降的境地。 揭露普里戈任这么做是“过分的野心与个人利益”导致的,表示“将为保卫国家竭尽全力”“为此采取强有力的行动”。 普里戈任此前一直打着只反绍伊古(国防部长)、不反普京;只反对军队腐败、不反对总统的爱国旗号,从而钻得一时的空子,企图在夹缝中求得个人野心欲望的实现,不想,这次玩的有点大。普京讲话,直接给其定了性,使其陷入了全国一片声讨中,斥责其行为“正中敌人下怀”“是在为敌人工作”。 二、果断立案,形成强大法律震慑 事发后,俄联邦总检察长伊戈尔·克拉斯诺夫就针对蓄谋武装叛乱作出刑事立案问题,及时向普京作出汇报,并报告了采取司法行动的合法性。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侦查司根据《俄罗斯刑法典》第279条,就组织武装叛乱之事实对普里戈任提起刑事诉讼。普京在电视讲话中发誓,所有蓄意走上背叛和要挟之路并准备发动武装叛变的人都必将受到惩罚,下令俄军消除武装叛乱组织者。 三、内部喊话,瓦解分化瓦格纳实力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公共关系中心、俄罗斯国防部均在24日事发凌晨迅速作出通报,在社交媒体上传播的以普里戈任名义发布的关于俄罗斯国防部对“‘瓦格纳’私营军事集团的后方部队”进行轰炸的所有消息均不属实,是信息挑衅。从而使普里戈任的行动失去“正当”借口与所谓的理由。 当天俄国防部在向瓦格纳突击分队的战士发出呼吁时宣布,他们被欺骗进入普里戈任的犯罪冒险并参与了武装叛乱。“你们几个支队的许多同志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们寻求帮助,以确保他们能够安全返回永久部署点。我们已经向所有申请的士兵和指挥官提供了这种帮助”,呼吁瓦格纳战士谨慎行事,尽快与国防部或执法机构的代表取得联系,“我们保证每个人的安全”。 俄国防部在“电报”发出的幅标有“凝聚力与团结”口号的图片 在瓦格纳集团享有崇高声望的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联合部队副总指挥谢尔盖·苏罗维金大将也呼吁瓦格纳集团的指挥官和战士服从俄罗斯总统的意志,和平解决问题。莫斯科及全俄罗斯东正教宗主教基里尔也对普里戈任和瓦格纳战士的叛乱做出了反应,“任何在国内挑拨离间的企图都是没有道理的最大罪行”。 代表不同地区和人口阶层的数十名其他俄罗斯主要政治家和公众人物也发表了类似的声明。普里戈任的军事叛乱引起了整个俄罗斯的大规模谴责,这给普里戈任本人及其追随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众叛亲离迹象。一名私营军瓦格纳战士直言不讳地说:“我们被背叛和欺骗了。” 基里尔宗主教 四、局地进入反恐状态,形成遏阻打击态势
在莫斯科、莫斯科州和其他一些地区进入反恐体制状态,俄军与其他国家强力机构采取相应反恐措施。
五、及时通报友好国家,获得多国支持
当天,普京致电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领导人,通报了国内情况。此外,普京还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通报了俄发生的情况。俄罗斯得到了多国领导人的支持。白俄罗斯安全会议就此发表声明称,白俄罗斯仍是俄罗斯的盟友,并强调,任何军事和政治范围及民间社会的内部冲突,都是送给西方集团的礼物。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指出,正在发生的事件是俄罗斯的内部事务,宪法秩序和法治是维护国家法律秩序的先决条件,是社会安全和成功发展的基础。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的电话会谈中称,任何人都不该从当前在俄罗斯发生的事件中攫取利益,土耳其已准备好为调节局势做贡献。伊朗、肯尼亚外交部也都表达了对俄罗斯维护稳定与法治的支持。这也进一步打掉了普里戈任希望得到外部声援的幻想。 六、刚柔并济,给首犯以出路
关键时刻,为了最高目标与最大利益,善于妥协,这也是普京在处理这一事件时高明的一招,不致对手作出狗急跳墙、孤注一掷、鱼死网破之举。话,可以说的很硬,但事情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灵活操作。 把避免流血事件和内部对峙,同时避免遭遇不可预测的结果,作为最高目标,为达此目的,在卢卡申科斡旋调停下,普京同意在终止叛乱的前提下,放弃对普里戈任的刑事立案、法律追责,让其出走白俄罗斯,从而令美西方没有等来进一步的好戏。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在做这事之前,稳定前线官兵的军心。普京短时间内,给前线作战各个方向指挥员打过两个电话,电视讲话也是针对前线官兵说的动员、稳心鼓劲的话。 让亲痛仇快的事戛然而止,是该佩服普京的能力与手腕呢,还是该叹服他的运气呢?
俄罗斯总统普京接受“俄罗斯1”电视台采访时称,他“全天候”控制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进程。
——普京最新动态? 据塔斯社25日报道,普京称,他优先关注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有关问题。 普京还称,目前他经常与俄军工企业负责人等讨论武器生产有关问题。 当被问及“是否会在凌晨3点听取关于重要问题的报告”时,普京回答称,他“近期睡得很晚”。“当然,我必须一直保持联系。”普京称。
6月24日,在俄罗斯顿河畔罗斯托夫,瓦格纳组织车队驶过。 6月24日,在俄罗斯顿河畔罗斯托夫,军用车辆编队驶过(视频截图)。 ——瓦格纳组织何去何从?
按俄方表态,从最初就拒绝参加叛乱的瓦格纳人员,将能与俄国防部签署合同,参加24日行动的瓦格纳人员也不会被起诉。 6月24日,在俄罗斯顿河畔罗斯托夫,当地居民站在装甲车旁(视频截图)。新华社发(弗拉基米尔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