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好文共賞
这件事,刻不容缓
牛弹琴
微信号
2024年4月17日

(原文發表於2024年3月12日)



快递员的日子,最近不好过。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本是利好行业长期发展的快递新规,引发了快递行业的连锁反应。

有些快递小哥辞职了;

也有快递员为了赶时间,出了小事故,赔了半年收入;

还有从业者吐槽,“收入没有罚款高”“为了送货上门,电话费增加了一千块”。

但这样不对,错的不是快递小哥,也不是新规,目前,“这种失衡”背后,蕴含着一个道理:

劳动者最光荣,劳动者也需要有保障。

(一)

每年两会,“劳动保障”总是个热词。比如,今年两会,就有人提出“离线休息权”应该被重视,也有人认为劳动保障制度应该加速进行“适老化改造”进程。

但,这些可能还不算最要紧的。

当下,有一个群体的劳动保障,既重要,又紧急,甚至称得上刻不容缓。

这个劳动者群体,就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它包括了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职业,是互联网的产物。

跟传统就业形态相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关系更灵活、工作方式跟手机和互联网紧密相关、工作内容多样且多变、工作时间有弹性、工作安排更多由个人支配而非组织安排……

也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为中国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

就从业者看来,新就业形态,优势有三:

 

1、工作自由度、自主性高;
2、准入门槛低;
3、为争夺市场,互联网巨头们往往经常会提供“高补贴”,这不光拉高了从业者的收入,还有直击人性的“惊喜感”。

 

于是,短短十数年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人群迅速变大。送快递、送外卖,成了很多人的就业选择。

据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以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为主要群体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占职工总数近21%。

而除了规模大,更重要的是“介入深”。

如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连接着中国所有的城市与农村,并成为所有行业的“最后一公里”。

遗憾的是,这么重要的一个群体,有时却是极为脆弱的。

这种脆弱已经率先暴露在竞争激烈的快递员群体中。



(二)

媒体曾集中报道过这样一位快递小哥的故事。

2021年时,快递员张某某于派件途中突发疾病,同事看到后拨打120送到医院。被确诊为“主动脉夹层”这一凶险急症后,他在急诊急救室被抢救了三天,后来转到心脏大血管外科,需手术方有生机。

但是,手术费用需要40万元,而他拿不出这个钱。

当地民众进行了捐助——尤其是当地媒体发现,外号叫小胖的这名快递员,之前热衷于做公益,曾献血高达15、6次,并报名捐髓后。

但是,最终手术费仍未凑齐,小胖被迫出院,几天后,不幸去世。

事后,快递员人群被社会深度关注,人们发现,“自由的工作”背后,有时另有代价。

 

1、快递员的收入并不均衡,我们能看到“快递小哥月入3万”这样的逸闻,更能见月入几千的众生;
2、快递员的收入并不稳定,看资源,看积累,也看运气;
3、都是快递员,但身份仍有不同。与快递公司直签的“专职快递员”和与第三方公司签约的“众包快递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劳动保障”。

 

为了降低成本,一些快递公司会选择将大部分业务都承包给第三方公司,而第三方公司再分发给快递员。通常情况下,这些快递员大多将这份工作视为“短工”,更看中现金,而第三方公司也乐见其成,最多为这些员工购买“意外险”。

至于保险,请自便。

买保险就意味着花工资,更何况,谁会觉得能轮到自己出事?

小胖这样悲剧的背后,是人性的博弈,也是行业的弊端。

一方面,这个行业越来越大,竞争却越来越激烈。

据中国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320.7亿件,同比增长19.4%,业务量还在不断增长。为了争抢业务,各个快递公司纷纷压低自己的报价,在义乌这样的快递大市,“八毛发全国”的情况早已不新鲜。

快递公司咬着牙,亏着本,打价格血战,就意味着要压缩成本,最先砍掉的,就是似乎看不见摸不着的劳动保障。

另一方面,这个行业跟经济生活绑定日甚一日,受法律法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三)

今年3月,《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实施,其中第28条规定: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经用户同意,不得代为确认收到快件,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快递末端服务设施。

这当然能够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也对于逐步陷入价格战的快递行业来说,是期盼很久的事。但同时对于一些加盟系快递企业来说,一时间,行业风起云涌。

人人都知道,行业拐点到了,再这样下去不行。但是,往哪走?

有人不想着“用发展来解决发展带来的问题”,反而怨天尤人,觉得当前这种行业价格血战的背景之下,快递员想要不违规,只能减少工作量,“原本一天能派300个件,现在一半都不到,收入受到影响,快递员自然会离职。”

这好像有一定道理,但其实刻意忽略了一个变量:

快递公司的作用,或者说,快递公司应该起到的作用。

实际上,就在2024年3月1日快递新规中,也有不一样的情况出现。

比如京东物流。京东物流不光没有出现离职潮,身边的小哥,依然是几年前的小哥,而且,肉眼可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群,涌入了京东物流。

凭什么?

3月6日盘后,京东物流披露2023年度报告。

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66.25亿元,同比增长21.3%;经调整后的净利润达到27.6亿元,同比增加218.8%。

营收、净利创新高。这背后,京东做对了三件事:

第一、加大科技投入,增效;

第二、实现科学管理,降本;

第三、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一点,人的正向反馈。

“京东的快递员,向来是这个行业中最忠诚的一线员工。”有行业从业者曾感慨,“他们真正把自己当做公司的一部分,而非牛马,真心维护公司的声誉,努力提升自己的服务,甚至可以为公司带来新的客户。”

这背后,有个道理很简单:

“将心比心”。



(四)

60岁的快递员王斌生活在武汉,在京东物流工作十几年。退休后,他首月领到了5646元的退休金。

京东物流员工,江苏人杨路被检查出患上了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京东的“员工救助基金”为他提供了52万“救命钱”,帮助他缓解了燃眉之急。

在快递新规中,不少快递员吐槽“一个月电话费要增加上千元”、“电话号码被封”?而同样坚持17年送货上门的京东快递员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据山东济南一位京东小哥说,为了保障快递小哥上门服务,他们的电话卡是公司和电信运营商合作的,不仅实名备案,而且推出的“小哥套餐”一个月有近4000分钟通话时长和几十G流量,套餐费用公司支付。这样算下来,又给小哥省了一笔钱。

实际上,在“劳动保障”这方面,京东一直是在行业里有口皆碑。



正式合同、六险一金、医疗保障、人文关怀、司龄补贴、员工公寓,甚至“给小哥办的套餐每个月有4000分钟通话和几十G流量”这样的细节,京东为普通员工构建了一个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系统。

这样的投入是巨大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京东物流一线人力资源支出达821亿元,一线员工的薪酬福利支出同比增长23.9%。

但这么做也是值得的,因为只有员工全力以赴,企业才会卓有成效,产品和服务会越来越好,消费者也才能最终获益。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当然,别人想学京东,也不容易,因为京东的基因,京东的实力,京东的积累,别人有时真学不会。

毕竟,在中国,少有一个企业家像刘强东一样,称一线员工为兄弟,而员工也视之为“东哥”。

与其复制,还不如回归本质:

“把人当人看,自会有回报。”



(五)

今年,在国家邮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推动下,各省市和相关企业都在积极落实《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把快递员基本劳动权益保障工作提上重要日程、摆在突出位置,并将劳动合同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对市场主体依法经营情况的评价体系。

这是一件好事,但仍需时间。

不过,从京东的身上,至少能看到一点儿关于劳动保障的社会运行规律:

“劳动保障”这件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障,也需要科技发展的推动,还需要社会观念的共识,而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应该是企业。

当然,这是投资,而非成本。

毕竟,有意愿、有能力的劳动者才是这个社会最关键的要素,企业想要发展,需要尽力促成这个局面。

京东已经证实,一个由企业率先推动的正向螺旋可以构建,而且它会越转越快,越来越省力,直至切实有效。

“上面有政策,企业强保障,员工有奔头,服务赢客户。”

这应该成为中国新就业形态劳动所有行业的共识,而非个例。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