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奧運來了,社會勢將掀起一波運動潮。 但凡奧運或世界盃這類全球體育盛事,天天看直播賽事,一定會挑動大家的運動神經,尤其香港有份拿獎的項目,一個獎牌,往往能激發新一波學習熱潮,如過去的風帆、單車、乒乓球、劍擊、游泳…… 一位運動員、一枚獎牌、一個目標、一份希望,由李麗珊、黃金寶到何詩蓓、張家朗,幾多年輕人就是把這些名字作標竿:我要像他/她一樣! 去泳池看看,玩水的都是成年人,孩子統統在操水。那天我在泳池遇到三個幼稚園生,四、五歲的孩子,在教練鞭策下,連續沒停的游了一小時,蛙泳、背泳、自由泳式式皆能,每一趟都在計時,完全不是鬧著玩的。 這種畫面,處處可見,看著那三條小飛魚,我以為,他們一定是未來的香港驕傲。 卻原來,未必如是。 如果不是前港隊泳將兼知名演員方力申挺身而出,揭發體壇黑幕,大家都不知道,原來我們簡單地以為努力就可達到目標,只是一種幻想。 早前,方力申為旗下泳會的小泳手出頭,公開炮轟泳總,事緣一名9歲泳手因其泳會「級別不夠高」而被拒參加分齡賽,事件隨後發酵,令外界關注泳總的屬會制度,原來泳會是分三級制,最低級別的泳會,運動員即使成績達標甚至超標,都沒資格參加分齡錦標賽。 什麼叫「贏在起跑線」?原來你入對泳會,就贏了一半,否則,哪怕你識飛,連比賽表格你都拿不到。 我一直以為,運動是最公平的遊戲,只要有天份、肯努力,一對白飯魚也可跑贏世界冠軍,原來,現實並非如此,這年代,竟然還要講背景論階級。 上星期,在立法會議員霍啟剛斡旋下,方力申與香港游泳總會會長王敏超、港協暨奧委會義務秘書長楊祖賜及另一立法會議員何敬康會面,事後泳總宣布該名9歲小泳手可以個人身份參賽了,未來會按相同原則就每宗個案作考量。 大家拍手叫好,認為事件完滿落幕,泳總從善如流,方力申伸張正義。 然而,我會想,如果,那個孩子不是在方力申的泳會?如果,他只是一個在屋邨跟不知名教練學游泳的神童?他游到識飛,沒人替他出頭,他能參賽嗎? 如果說,何詩蓓讓我們看到香港運動員的希望,那麼,方力申就讓大家看到不公平體育制度下的千瘡百孔。 幾個月前,兩名舉重運動員向媒體投訴並報警,指體院發放給他們的20萬「體育訓練資助」被香港舉重健力總會扣起,事件公開後他們更被健力總會報復,凍結了他們的會籍,令他們無法比賽。 因為他們不是方力申,也沒有舉重界方力申為他們出頭,結果事件無人關注。 最近我也收到一個真人真事個案:一位有志成為籃球教練的年輕人,為了拿一個註冊持牌教練牌,跟足香港籃球總會程序,報讀先修班、培訓班、考筆試、儲實習時數、再完成溫故知新班……然後,籃總說:你是新教練,要另約時間再申請再處理。 前前後後,耗了4年,期間這位年輕人已帶領好多孩子在籃球比賽獲獎,就差一個註冊教練牌。他四處問訊:為什麼拿個教練牌那麼難?有人告訴他:體壇好黑暗㗎,要識人㗎! 我不相信,開放透明事事講規矩講法律的香港,仍有這種「要識人」的歪風。感謝方力申,他帶出的不只是泳圈問題,更是整個香港體育界長期積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