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好文共賞
罗振宇:当代人为什么要读《资治通鉴》?
罗辑思维
关注罗辑思维,我们一起终身学习
2024年9月17日

(原文發表於2024年9月9日)

你好,我是罗胖罗振宇。
为什么像《资治通鉴》这样的书,对我们这代中国人特别重要?
我自己是70后。我在上学的时候,什么《资治通鉴》《史记》《论语》《庄子》,并不是必读书。我自己喜欢,只是一个很小众的爱好。原因很简单,在那个时代,向西方学习全新的现代化知识,是完成我们民族复兴的必要条件。这是100多年来中国社会上上下下的共识。甚至连鲁迅先生当年都讲过,“不要读中国书”。
但是,过去这些年,咱们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苏醒了。这倒不是说,要走文化上的回头路。而是身为中国人,仅仅是西方的知识,已经不能支撑起我们的精神空间。我们必须,也应该回到自己的文化传统里,去寻找更多的精神资源。道理是明摆着的,不知道自己从哪儿来,你怎么能够知道自己往哪儿去呢?更不可能知道自己是谁啊。
那好,下一个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在那么多中国文化典籍中,我们如此看重这一部《资治通鉴》呢?
这就牵涉到历史在中华文明中的独特价值了。
一般人说到“历史”两个字,想起来的好像就是一个一个的故事。有人物、有事件、有转折、有高潮、有结尾,等等。有的有趣,有的没什么意思。所谓故事,过去的事嘛,好像就是闲聊时候说的闲话,是打发时间用的娱乐品。
要是这么想的话,就太低估历史的价值了。
历史不仅是故事,历史还是一整套人的行为模板,它是会映射进现实,对我们的现实选择造成重大影响的。套用一句电脑术语,历史是可供我们快速调用的、过上有尊严生活的“快捷方式”。
这么说有点抽象。我举个例子。
在魏晋南北朝之前,如果有这么个人,读书,然后当官,官当得不怎么好,只好滚回家去种田,那这个人在旁观者的眼里,是不是一个典型的失败者?至少也没什么可骄傲的对吧。对,当时就是这样一种观念。
但是请注意,当历史到了公元405年11月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一个小县令辞官不做,回家了,回家的路上写了一篇文章,叫《归去来兮辞》。你知道的,这个人叫陶渊明,那一年,他40岁。然后,他用自己余生20年的时间,种田、写诗、受穷,承受儿子没出息的痛苦,然后像一个普通人那样去世了。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和他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会觉得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死了而已。但是,只要稍微拉开一点历史的视野,我们就知道,陶渊明最后20年的生活,惊心动魄,因为它的价值超过了同时代发生的几乎所有的事。
因为有了陶渊明,因为有了陶渊明这晚年的20年,后世中国人里所有失意的人,不管是被动失意的,还是主动辞官不做的,他们心里烦闷的时候,都可以来到陶渊明这个名字旁边坐下来,和他聊几句,听他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者是“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从此,咱们中国人就知道了,人在飞黄腾达之外,还可以有另外一个努力的方向:拼尽全身力气,和山川田园融为一体,度过普通而有真趣的一生。
我刚才说的陶渊明,只是其中很小很小的一个例子。但是,积累得多了,当一个中国人和一个西方人在一起,面对一模一样的人生挑战的时候,他们内心感受的丰盈程度是不一样的。
中国因为历史绵长,因为文化没有中断,数千年积累出来的人格模板,可以被一个当代中国人随时调用。就像昆明大观楼那幅对联上说的,“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你看,我们中国人就有这个本事,一登楼,放眼一望,数千年往事,滚滚英雄就在眼前,这就是历史长的文明的好处啊。
金庸的武侠小说里,有一位如雷贯耳的人物,张三丰。话说,张三丰和弟子说到一位前辈大侠,叫“百损道人”,众徒弟沉默着,没人搭话,因为百损道人是何方神圣,弟子们都不知道。因为张三丰活得太久了,他熟悉的很多人和事,旁人都不清楚,哪怕是跟了他最久的徒弟也都不清楚。
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个当代中国人,其实都是这样的张三丰。虽然我们的肉体生命都不足百年,但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这个数千年传统的继承人,我们的精神世界里,就有着数千年积累下来的人格基因。而其他文明里的人,就没有我们这样的优势。
你可能会问了,这样的文明优势对我们个人来说有什么用呢?用处挺大的。你想:
孔子奔走一生,不得重用,他内心孤独吗?不孤独,因为他可以经常梦见500年前的周公;
司马迁受尽摧残,悲愤作书,他内心孤独吗?不孤独,因为400年前有个叫左丘明的人写了《左传》,给他指明了道路;
一个普通的中国木匠,辛苦劳作一生,他内心孤独吗?不孤独,因为他知道,自己对手艺精益求精,祖师爷鲁班地下有知,会看着他微笑的;
一个戏班里的演员,所谓下九流,社会地位卑微,他内心孤独吗?不孤独,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一行叫“梨园行”,是唐代皇帝唐玄宗李隆基所创,皇帝都能演戏,我这也没有什么丢人的。
……
我们中国历史太长,又有着举世无双的连续性,所以,这个庞大的人格基因库积累的数据就足够多,我们当代人的任何处境,都可以用极高的分辨率在历史中找到对应的镜像。
同样是帝王的谋士,既可以有张良那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也可以有陈平那样巧计百出诡谲奸诈的,还可以有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
同样是莽撞人,可以有张飞那样粗中带细的,也可以有李逵那样天真烂漫的,还可以有鲁智深那样豁达热血的;
同样是创立伟大帝国的人,西方人讲来讲去,好像脑子里也只有一个恺撒这样的模型,但是咱们中国人呢?一说起来就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中国人有着更多、更精细的人格模型。
在这么丰盛的历史资源面前,一个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真的是可以“各取所需,丰俭由人”呐。
当然,中国历史的这种力量,不仅赋予每个人以勇气,整个民族的勇气也是这么来的。
当年,汉武帝用卫青、霍去病北伐匈奴,虽然很成功,但也闹得民穷财尽。在当时看,对汉武帝这个人的评价是功过参半的。但是换到历史的角度来看呢?汉武帝给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不管外来侵略者多么凶残,中国人心里都有数——中原民族是有办法积累力量,反败为胜的。
所以你看,后来就一次又一次地应验。
宋朝灭亡之后,不到100年,朱元璋那代人,就可以喊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心里有底气。
而这句口号,在600多年后,颠覆满清的那一代革命党人,又可以几乎一字不变地喊出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几十年后,日本用一个工业国的力量,碾压式地要征服中国这个农业国。不管局势多么绝望,中国人心里都清楚,日本人想灭亡中国,办不到。咱们仍然可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你想,这其实不需要多少历史知识,抗战的时候,在中国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你跟普通老百姓只要提起一个人的名字,岳飞岳武穆,他们的抗日激情马上就能点燃。
你看,历史不是过去的故事,不是印在书本上的高级知识,历史就是我们当代中国人,无论是危难关头,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能随时借重到的力量。
前不久,我读到赵汀阳老师的一本书,叫《惠此中国》,其中有一段话,我当时看了就很激动,抄录下来,今天也分享给你:
一个精神世界越被广泛使用,越被更多的人分享共用,就会因此凝聚起越多的文化附加值和难以拒绝的魔力,就越能够吸引更多的心灵,结果会形成一个无穷增值的循环。
读历史,不是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故事,而是为了让我们这个脆弱、短促的生命加入到那个无穷增值的循环里去,去汲取力量,支撑我们过好这一生。
理解了赵汀阳老师这段话,也就顺便解释了,为什么在中国那么多的历史典籍里面,我们最看重这一部《资治通鉴》。
你想,《资治通鉴》诞生于宋代,和《春秋》《左传》《史记》《汉书》这些书相比,不仅是篇幅长、历史跨度大,它还因为卷入到那个无穷增值的循环里去的精神资源更多。
这些资源既包括到宋代才正式成熟的儒家意识形态,也包括伟人在思考当代中国问题的时候读了它17遍的传说,等等。看待精神资源咱们就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哪里卷入过更多的精神资源,哪里就有更多的力量。
这就是我们当代中国人一定要读《资治通鉴》的理由。
下一个问题是,现在摆在你面前的这套《熊逸版资治通鉴》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要知道,熊逸老师的这个版本,不是翻译,也不是注释,而是串讲。所谓翻译,是假装《资治通鉴》能穿越到现代来;所谓注释,是假装我们现代人可以穿越回宋代去。而我们心里都有数,因为文言文和现代白话文之间的差距,实际上这两种穿越都挺难的。
而熊逸老师这回采取的是串讲方式,简单说就是用当代人的视野,当代人的知识储备来重新写一遍《资治通鉴》,逐字逐句逐段地去串讲它。虽然这样做工程量非常大,现在摆在你面前的这套书也不过是完成了前四辑的36本,但这是我们这代中国人真正值得拥有的版本。
说到这儿,我还要回答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得到里面已经有了熊逸老师的资治通鉴的音频课,还要出版这套书?
虽然经过编辑,内容不完全一样,但是这仍然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要知道,纸质版的书和音频的课,其实承担着完全不同的文化使命。简单说就是:
听音频的课,是让《资治通鉴》进入你我的生命场域;而书架上摆上这么一套书,则是让你我的生命进入《资治通鉴》的场域。
什么意思?就拿我自己来说,《资治通鉴熊逸版》的内容其实我已经挺熟的了。但我还是要把这套书恭恭敬敬地摆在自己家的书架上。它在那儿,我的书房就不一样了。
它在那儿,就会时时刻刻地召唤我回去,哪怕我只是偶尔翻开了其中一篇,读了其中一段,都是开卷有益。即使我再也没有读它,只要在我的书房里,每次一抬眼就看到它在那儿,也是对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拥有的精神财富的提示。这就叫,让我的生命进入《资治通鉴》的场域。
除此之外,我其实还有一个隐隐的期待,期待未来的某一天发生一个场景。
那可能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不在家。我的孩子偶然闯进我的书房,偶然从书架上拿起了这部《熊逸版资治通鉴》,偶然看到其中某一段话,那个瞬间,她的眼睛亮了。那个瞬间之后,她的精神世界从此就不一样了。
对,不要低估这个瞬间出现的概率。
文明从来就是这么传承的。一个孩子,在阁楼上、在图书馆的角落里、在朋友家的客厅里,偶然翻到一本书,偶然看到一段话,从此生命就被改变。
所以,不要低估一册好书对一个灵魂的召唤。我们一起等待,熊逸完成这个庞大的工程。我们也一起等待,这几册书改变我们和我们孩子生命的时刻。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