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原文發表於2024年10月22日)从2022年2月24日,因北约东扩及顿巴斯冲突,普京宣布开展“特别军事行动”,计划对乌克兰进行非军事化和去纳粹化,俄乌冲突正式爆发开始,俄乌战争已经进行了2年零8个月时间了。在以美国为首北约支持下,俄乌战争仍然处于胶着状态,由于美国为首北约财大气粗,提供各种尖端武器、物质、资源和金钱的帮助,时间一长反而使得俄罗斯有些捉襟见肘。近期以来,俄罗斯出现先进武器被击落,兵源短缺、武器短缺、后勤补给短缺。正因为此,普京前段时间不断在中国、蒙古国、朝鲜、中亚原来盟国,甚至多年未曾亲密关系的印度、越南之间活动。意图非常明显,在美国封锁之下,求合作扩大自己朋友圈,获得更多资金武器弹药等资源的支持。 在获得支持过程中,最显现的是朝鲜派兵援俄,“派出4个旅团规模的特战部队士兵,规模为12000人”。加上之前15000名奔赴俄罗斯的后勤兵等。估计朝鲜在俄罗斯的士兵将近三万人。 在俄乌战争开始的时候,普京夸下海口说三天解决战斗,最后又说七天解决战斗。从当时来看,我个人以为这么短时间是不可能的。因为非常明显,在开战之前,普京是到了其他国家打过招呼的,这就意味着没那么简单。普京预料到了乌克兰背后是北约支持,同车臣、高加索武装等比较起来,要棘手很多。 和很多网友一样,我一直认为俄罗斯不应该入侵乌克兰。但是到了战争发酵发展,特别是在这个时候,我反过来觉得俄罗斯不能失败。具体理由如下: 一是世界平衡会被完全打破。我相信绝大部分网友都很清楚,今天这个世界格局基本上都是在二战基础上建立的。二战之后,世界基本上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对抗到了最高峰。一段时间内,苏联凭借集权计划经济体制,靠着斯大林强权政治手腕,一度还领先过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后来,美国及西方国家,在对抗之余关注国内民生,将战争时期产生的各种科技成果运用到市场中去,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资本主义阵营发展活力和生产效率明显高于苏联为首社会主义阵营。 说到这里,我们为苏联感到惋惜的是,二战之后斯大林狭隘的集权主义观念,缺少列宁政策灵活性,使得苏联各项尖端技术没有充分运用到市场中去,没有为民生发展使用。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则是将科技转向了市场民生福祉发展上。这一点非常突出的是,美国、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在二战时期发展。我们今天见到的好的汽车、船只、电子产品、工业用品等等,基本上都是来自西方发达国家,他们把战争科技成果成功运用到市场中去,促进了经济高速发展,也推动民间创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苏联依然热衷对抗,斯大林依然热衷干掉政治对手,甚至不惜做出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修改政治经济学理论,彻底把苏联经济变成一团死水,甚是可惜。 这一点,中国领导人就看得十分清楚,在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核心的就是搞活,改变原来阶级斗争为纲的策略,逐步向市场经济过度,推动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经济活力得到空前释放,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继中国之后,有很多国家也学习中国经验,其中越南近年来一些列动作都是在观察借鉴中国改革开放经验基础上进行的,经济实力明显提升,综合国力得到增强。 反观一团死水,顽固不化的苏联,最后落得解体命运。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华约的结算,北约持续东扩,不断压迫原来苏联势力。为了缓解这一局面,重振苏联雄风,曾经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采取了休克疗法,但这种不切实际下猛药做法最后以失败告终。叶利钦为了打造强大俄罗斯,在选接班人上也是反反复复推出各个派别,不同类型的后备人员,最后选中了普京。1999年12月31日,时任总统叶利钦宣布辞职,普京出任代总统。2000年,普京首次当选总统. 我记得当初普京当选总统时候,俄罗斯支持力极高,他站在广场上流下了深情眼泪,说了一句“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当时年轻的我听了也是热情澎湃,激动万分。如今二十四年过去了,俄罗斯在世界影响力恐怕不及原苏联,但依然是能对抗美国一支独大的单极社会的唯一主导力量。 从24年表现来看,俄罗斯尽管想尽了一切办法,普京也很努力,但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呢?普京是一位很能干的总统,经历丰富、身体素质好,会开坦克、架飞机、会空手道,就综合素质来说,现任总统估计谁都敌不过他。他在车臣、高加索武装上展现的勇气和果敢,也是十分令人敬佩的。但,普京最大的问题是他可能是一个能干的人,他的做法却不符合时代要求,他的身上多多少少有些斯大林影子。注重集权手段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市场激发苏联的活力来发展壮大。这就是为什么,苏联解体之后,曾和西方国家有过短暂的蜜月期,普京上台之后迅速降温,直到今天发展成为对立局面的原因。 这个对立局面能够持续到现在,是因为瘦死骆驼比马大,俄罗斯毕竟有强大军事实力,西方国家一直千方百计压制和削弱俄罗斯。恰好俄罗斯陷入了对乌克兰战争的泥潭,这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就在10月19号,七国集团承诺将在包括军事支持等范畴内继续支持乌克兰,并称支持乌克兰继续“走向全面融入欧洲-大西洋一体化的道路,包括加入北约”。 也就说,如果俄罗斯失败,从二战以来冷战形成的世界格局将彻底被打破,全球很快成为单极世界。 二是北约一定会转向亚洲。各位网友是否考虑过一个问题。如果俄罗斯失败之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会怎样?如果俄罗斯彻底失败,西方国家在欧洲,乃至全球伟大的威胁解除,他们必将会转向亚洲。亚洲市场远远大于俄罗斯,首当其冲的是和中国的竞争。如果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在亚洲扩展,我们该怎么办?朝鲜实力太弱,如果没有俄罗斯、中国支持,他们怎么可能和美国斗争?所以,真正面对强大对手的就剩下中国。 从经济发展来看,美国对我们处处限制。我们很多人想法很幼稚,提起美国什么都好。但他们不了解国家与国家,就和人与人,公司与公司之间,是一个永恒竞争关系。如果不发生利益冲突还好,只要发生利益冲突,美国必将露出他们的真面目。这就是美国为什么限制高科技对我们出口,打压华为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限制中国发展。按照美国设想,他们永远希望中国是一个低端制造业国家,是他们产业链的末端,完全受制于他们,还可以随时根据自己需求收割韭菜。就连日本、韩国也被美国收割过韭菜。 从事军事上看,美国对我们有钳制布局。他们有太平洋舰队,在太平洋岛屿上有军事基地,在日本冲绳军事基地,在韩国军事基地,都是在针对中国。包括现在台湾问题,为什么美国一直坚持九二共识,没有打破这个局面。很明显,就是不愿意和中国彻底闹翻,把中国完全推向俄罗斯,形成新的紧张局面,甚至爆发全面战争。解决问题要一步一步来,要实事求是,要把损失放在最小,要看看是否有必要,要反复权衡利弊得失。这是一个成熟政治家必备的条件,所以美国参谋机构一定也看得清现在局面,他们根据时局发展,主要精力对付俄罗斯,对中国采取恰当的控制压制,削弱中国参与全球的竞争力。 从外交上来看,美国不断拉拢越南,这个是和美国有过深刻仇恨的国家,他们还拉拢蒙古国,这个是曾经中苏同盟国。但是国际关系,说白了也是利益关系,“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现在需要就去做需要的事,不需要有冲突再说。关键是在这里面怎样做到各取所需,这就看各个国家的本事了。这点就不得不佩服我们伟大的教员。他的斗争本领,斗争原则,我看无人能及。 三是全球又将寻求新的平衡。如果俄罗斯失败,美国转向亚洲对中国处处限制,那么美国即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巨无霸时代。冷战之后,我们看到美国解决掉了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借助以色列力量等,基本控制了整个西亚和中东地区。叙利亚也是战火纷飞,没有多大威胁。现在西亚一带唯独和美国不是一条心的只有伊拉克。所以说,俄罗斯如果失败,美国就是超级巨无霸,没有任何人能和他竞争。 我们很大一部分网友一定会认为,美国统治了世界,全球一定会更强大。我觉得这简直是做梦,痴人说梦。为什么呢?这些人不了解人性。国家也是人组成的,只有人与人之间竞争,不同类型相互学习掣肘,才是进步和发展根本动力。如果美国失去了竞争对手,真的变成超级大国,那么美国就一定会开始走下坡路。失去了斗争的动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哪里都存在,美国也不例外。如同古罗马一样,拥有希腊和迦太基竞争下古罗马,发展势头十分强劲,等到标称超级帝国后,国家开始走下坡路,这也许是宿命,但截止目前也没人走得出这个怪圈。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奔驰感谢宝马,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竞争,奔驰才会发展更好。世界也是因为公平竞争才会有发展,才会更和谐。如果美国一家独大,就没有公平可言,也就不存在正常竞争,这就是教员说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道理。 那个时候世界既是为美国马首是瞻世界,同时也是想联合起来整到美国世界,在失去警觉中失去自我,在动荡中重新构建世界格局,最终谁胜谁负天知晓,但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是灾难的来临,因为人为的灾难来临。 综上,从独立自主,维护我们自身利益来看,不希望俄罗斯失败,甚至最好俄罗斯有所作为,给予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一些压迫和压力,我们就能获得更广阔更好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