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好文共賞
欧洲是如何进入大航海时代的?
白霞客
2025年2月24日

(原文發表於2025年2月16日)

上一篇文章提到,促使欧洲发生工业革命的关键,就是欧洲各国通过海外殖民打通了贸易路线,这成为了后来工业革命的关键。而海外殖民则是始于大航海时代,今天来聊聊欧洲是如何进入大航海时代的。
 
农业时代的社会结构
 
在工业革命前的世界各国,土地都是绝对的生产资料,土地上能种出什么?产量多少?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社会结构。
 
这一时期决定一个国家富强程度的根本因素,就是一个国家拥有的适耕土地面积等。拥有更多的土地,就拥有更多的人口。这是大航海时代前,一个国家富强与否的逻辑。所以对于农业政权而言,开疆拓土非常重要。
 
中国在黄河、长江流域的肥沃土地,使得古代中国吃尽了地理红利,成为了天朝上国。
 
土地上的适耕作物,是受地理环境,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等影响的。
 
有些土地适合种小麦和水稻等粮食作物。这类土地的所有者就是地主阶级,地主阶级控制的土地,也就控制了这片土地上的人口;
 
有些土地则适合种植棉花葡萄等经济作物。种植只是第一步,后续还要经中游的作坊加工生产以及下游的运输到终端。下游就是在商业里非常关键的渠道。在农业时代,保障货物路线的安全,避免被抢劫,就需要常备一支武装力量。负责这些的群体,就逐渐形成了资产阶级。
 
受限于古代生产力与消费水平,人们一直在吃饱的刚需上挣扎。对经济作物的需求非常有限,经济作物更多是满足古代权贵阶级的享乐需求。
 
这也就意味着地主阶级是这一时期的主导力量,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非常有限。欧洲在这个阶段也持续了几千年,一直到工业革命的发生。
 
贫瘠的葡萄牙
 
整个欧洲大陆上,适宜粮食种植的地区主要是欧洲中部的中欧平原,也就是今天的法国北部至波兰,是世界最肥沃的黑土带之一,一直都是欧洲粮仓。欧洲历史上出现的大一统政权,如罗马帝国、拿破仑帝国等,都是围绕着这边富饶的土地建立起来的。
 
但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所在的南欧地区,主要都是山地地形。尤其是位于欧洲南部边陲的葡萄牙,在农业时代,真的可以用“贫瘠清苦,偏远落后”来形容。
 
葡萄牙全境约80%为山地和丘陵。在农业时代,这就意味着交通不便,劳动力碎片化,难以实现大规模集约种植。
 
北部为花岗岩山地,土壤贫瘠且易受侵蚀;中部为石灰岩高原,土层薄且保水性差。因为土地贫瘠,土地需要的休耕期就更长,这也就意味着土地的单位产量低。这就导致作物的生长周期和产量非常受限。
 
仅南部阿连特茹地区有小面积适合粮食作物种植的平原地区,根据15世纪的数据,葡萄牙耕地面积仅占国土17%,不过这也就意味着整个葡萄牙地主阶级的势力是很有限的。
 
整个中世纪,葡萄牙都在和饥饿做斗争,中世纪文献中常见因歉收引发的饥荒记录,比如1333年的葡萄牙大饥荒。
 
这种地区如果放在古代中国,大概率得被归类为未开化的蛮荒之地了。或许,在中世纪的欧洲,在其他土地富饶的国家眼里,葡萄牙就属于蛮荒之地。
 
葡萄牙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干旱,降水量非常少,(5-9月降水量不足50毫米);但是到了冬季却又会集中降雨(年均降水量北部1200毫米,南部400毫米)。
 
这种气候和地理条件倒是容易形成冲积土壤,类似今天新疆的土壤条件。
 
这种土壤难以种植粮食生产。但是却适合种植葡萄、橄榄等经济作物,中世纪时期,葡萄牙北部的河谷地带(如杜罗河谷),就在大规模种植葡萄以及出口葡萄酒。
 
葡萄牙全国的经济严重依赖经济作物的出口与粮食作物的进口,这给当地资产阶级的生长创造了空间。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是会决定当地的政权形态的,详述参考之前的文章:《为什么商业秩序在古代中国无法发展起来?》。
 
葡萄牙的地理位置靠海,在南部有不少优质的天然深水港。这一特点也间接推动了葡萄牙发展海洋贸易。根据13世纪记录显示,葡萄牙里斯本港年均进口小麦2万吨。西班牙的情况比葡萄牙好一点,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
 
打破垄断,探索未知世界
 
中世纪葡萄牙必须从外部寻求生存机会,但是外部已知的发展机会往往都被强国垄断。逼迫葡萄牙与西班牙去探索未知世界的直接动力,正是要打破垄断。
 
15世纪前的欧洲航海贸易路线,全都局限在“欧亚非大陆全部的已知世界中,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地区。
 
谁能控制地中海地区重要的航道和港口,(如吉布提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等关键地段),就能通过对过往商船的征税和贸易垄断获得巨大利益。
 
大航海时代前,不少国家的势力盘踞在这里,中世纪时期,地中海地区所有的国际冲突,基本都是在地中海沿线。这里成为了欧洲强国角逐的战场。
 
葡萄牙土地贫瘠,这就意味着本地的人口增长和繁衍是非常有限的。在大航海时代前,葡萄牙的人口巅峰期也就约100万左右。这样的土地资源和人口基数,军队的规模也会非常有限。
 
所以,即便是航海,葡萄牙在常规的海洋贸易区域,也没有任何的优势和话语权。
 
这些因素都迫使葡萄牙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开辟未知的新航线。这也意味着,葡萄牙与西班牙在航海技术相关方面的发展,是同时代顶级的。这为后来麦哲伦环球航行打下了基础。于是从15世纪起,两国转向探索未知世界。 
 
海外扩张的开始
 
由于严重依赖外贸,贸易航线的安全对葡萄牙尤为重要,葡萄牙需要长期维持一支强大的远洋舰队,来保护贸易路线与关键战略港口的安全。而葡萄牙海外扩张的始发点,就是要保护本国小麦供应航线的安全。
 
1415年的休达战役是葡萄牙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标志着葡萄牙海外扩张的开端,并为后来的大航海时代奠定了基础。
 
休达控制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与大西洋贸易的关键枢纽。一直到现在,休达都是北非重要的战略港口, 只是在没有开发大西洋航线前,这里就很不起眼。
 
在15世纪早期,这里是被阿拉伯商人控制的,1415年8月21日,葡萄牙军队攻占休达。 
 
上文就提到,以葡萄牙的国力,发动战争,一定是一个非常冒险的举动,可以看出,当时已经被逼到这一步了。
 
这是葡萄牙首次在海外建立据点,获得了地中海贸易的跳板。更重要的是,通过此次对外扩张,王室尝到了甜头。获取了大量战利品,如:黄金、香料等。
 
整个葡萄牙和西班牙高层受此战启发,开始资助航海探险,推动葡萄牙沿非洲西海岸扩张。从此开启了“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序章。这一时期的航海探索为后来的全球航运网络和殖民帝国奠定了基础。
 
这两个国家作为先入局者,也吃尽了大航海时代前期的红利。16世纪初,葡萄牙与西班牙通过《托尔德西利亚斯条约》划定了各自的势力范围。
 
西班牙主要向西扩展,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
 
葡萄牙则向东开辟航道。1498年,达·伽马在绕过好望角成功抵达印度,开启了在亚洲的殖民。葡萄牙的殖民范围一直扩张到中国的台湾与澳门。到了16世纪初,葡萄牙几乎垄断了整个东印度航线。
 
任何事情形成趋势以后,所有人看到有利可图都会争相恐后的进入,行业会快速的发展,这很容易。难的是从0到1这个阶段,这一阶段充满了未知,迷茫和不确定性。而突破这一阶段的,正是最贫瘠的葡萄牙和西班牙。
 
1-100的殖民时代
 
逐渐的,葡萄牙开始奴隶贸易和资源掠夺,并获得了巨额利润。
 
整个欧洲看在眼里开始争相效仿。相继在全球建立了大量的殖民地。殖民势头发展的这么快的本质还是经济利益的驱动。
 
根据1450年的数据,欧洲本土的黄金产量仅占全球1%。货币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关键,欧洲本土贵金属产量稀缺,也一直在抑制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但这种形式随着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开采出了大量的金银矿后(如波托西银矿)发生了逆转。
 
这些贵金属被运回欧洲后,满足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铸造货币需求,大幅提升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
 
总结
 
其实论国力,论实力,同时期的任何一个欧洲国家,都比葡萄牙更有机会去开辟大西洋航线。同时期的大明王朝,比哥伦布早一个世纪就到达了东非。
 
但是最终完成这一突破的,却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在中世纪欧洲历史上很没用存在感的小国。这像极了今天的商业社会。
 
从苹果手机,到特斯拉,再到如今爆火的的Deepseek。这些改变世界的创新,最早,不起眼的创始人都在小作坊里沉淀了许久。同时期,同行业,垄断市场的公司原本更有机会,但是都错过了时代的变革。
 
就像很多出身很好的富二代,一继承家业总是很快就会败光一样。
 
垄断性,意味着确定性,维持现状就可以获取高收益,那自然没有动力去开辟更多的新市场增量。
 
而去开辟新航线,意味着未知,风险,和不确定性,这或许也是草根逆袭的机会。
 
所以,收益不是对认知的补偿,而是对风险的补偿。而葡萄牙为什么愿意去承受这个风险呢?无非是被环境逼迫的迫不得已罢了。
 
改变命运的因素
 
不过有生存压力的国家和地区多了,但能冒险的成功,也跟先天的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葡萄牙是一个内陆国家,也不会成功。这就是所谓的“命”。
 
在现代社会,命和运都是可以改变的。命其实就是个体生活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家庭环境与城市环境和社会环境。改变了环境,命自然也就改变了;“运”则是后天自主选择走的路。
 
所以,参考葡萄牙的启发,要把自己放在理论上符合成功的环境条件里,这个环境的因素,也应该包括:有探索未知世界的机会(上限高),有一定的生存压力,不确定性大,有危机感。
 
最关键的是:勇于承担风险,命运的齿轮就有可能会转动。
 
最后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文章:"美洲的发现和好望角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件事,但其最初动机却源于最卑劣的贪婪。"
 
对比欧洲是如何迈入大航海时代的,中国无法向海洋扩张的原因就很明确了。下一篇文章来讲。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