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好文共賞
深度好文:我们教育是一场骗局吗?
貓視青年
2025年3月11日

(原文發表於2025年2月15日)

我们追求大学教育,

因为过度商业内卷,
还是缺少就业出口,
注定是一场骗局。
(一)商业内卷
这是我们大学教育内伤,从普通人还没来到这个世界就开始了,因为房地产行业捆绑婚姻,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丈母娘经济,当前农村自建房在相亲市场根本没有竞争力,要想见到相亲对象,你需要在当地县城有套房,假如能在省会城市和一线城市有套房,那就根本不缺相亲对象。
那女方为何执着城市买房?因为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乡村地区财政匮乏,尤其是2006年农业税免除后,乡村财政更是进一步塌陷,难以支撑乡村医疗教育服务,推动医疗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我们为了更好生活涌向城市,我们为了下一代教育涌向城市.
然而随着农村人口涌向城市,推动城市地价水涨船高,导致城市财政富得流油,就有更多财力投入医疗教育,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同时城市土著不仅凭借户口低成本入读名校,还能通过拆迁拥有农民无可企及财富,占据校外培训内卷优势。
反观农二代进城上学,首先内卷就是城市户口,农村精英通过学历入户,普通农民则要买房才能入户,其次内卷就是学区房,教育资源越好房子越贵,普通农民只能选择教育资源薄弱的城市郊区房子,根本没钱购买教育资源强大的核心城区房子.
农村精英学历入户,可以避免普通农民买房内卷,却无法避免学区房内卷,因为要想去核心城区上学,就得去核心城区租房,并且一租就要六年,这就是一笔不小开支,一线城市甚至高达几十万,这就是城市老破小房子走红关键,因为它的价值不在于居住价值,而在于教育价值.
同时城市户口还像一道无法超越屏障,阻止农村学生阶层跨越,甚至二三四五线城市学生阶层跨越,尤其是北京上海985和211高校云集,但这两个地方房价却高得离谱,就没几个人买得起,但大学招生又是分省招生,并且因为要依赖当地财政,所以录取比例侧重本地学生,以致北京上海高考升学压力,要远远小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然后就是中考五五分流,因为我们职业教育地位低下,分流职业教育等同阶层滑落,所以拼命涌向高中赛道,这时校外培训内卷就开始了,当前我们虽然提出教育双减,初衷是减少学科学习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发展兴趣爱好,同时加强体育锻炼,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然而实际效果却是校内教育严重不足,很多学生无法掌握知识,要么求助于父母指导,耗费父母时间成本,要么求助于校外辅导机构,耗费父母金钱成本,尤其是校外培训机构停摆,转变为一对一私教,就让校外培训成本指数级上升,只剩下富人才能承担起费用,其他穷人孩子却在快乐教育引导下被淘汰。
更为可怕是教材设计,没有以前循序渐进知识点体系,而是开放性知识架构,虽然避免以前填鸭式教育,有利于推动学生创新思维,但是很多学生在教材上学到知识,很难应用在实际考试中,不得不求助于购买教辅书,或者求助于校外培训,加速校外培训商业化发展,更容易淘汰穷人孩子.
还有科技特长招生,虽然符合我们科技创新国家战略,却不利于教育平等,因为它不像数学那样理论研究低成本,属于纯智商比赛,而是叠加金钱的商业比赛,需要报昂贵校外培训课程,才有机会赢得科创比赛,从而引发校外特长培训内卷,最后只有富人玩得起,并以此低分录取名校,淘汰穷人高分考生.
(二)就业出口
这是我们大学教育外伤,从1996年开始推行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高校不再负责分配工作,到2000年全面停止包分配工作制度,再到2007年全国范围内彻底取消包分配工作,就代表高校不再是拥有就业出口铁饭碗,只是延缓社会就业工具,甚至是一门赚钱学历生意.
因为大学不再承担就业责任,就肆无忌惮招生,从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公立大学招生规模越来越大,没有上万学生规模,出门都不好意思打招呼,同时大学校园面积越建越大,一个大学拥有多个校区比比皆是,甚至还跨省设立分校,校园建筑更是一个比一个宏伟,但师资和教学质量却直线下降,忘记“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有大师之谓”古训.
那么大学为何热衷扩大规模和建设校区?答案是经济驱动,一方面招生学生越多,收取学费就越多,同时校园环境更优越,收取学费就越高,另一方面是大学生惊人消费能力,能带动大学周边经济发展,推动周边房价和商铺租金上涨,直白说就是大学生成为高校眼中行走印钞机.
由此公立大学前面开路,民办大学积极跟进,公立本科院校不断兼并专科院校,然后让后者以本科院校名义招生,民办大学则不断尝试从专科升级到本科,以至本科生数量指数级上涨,变得越来越不值钱,却掏空了不少穷人大学生家庭积蓄.
因为本科学历贬值,除了推动我们向上内卷到硕士学历和博士学历外,就是进一步压缩普通大学生就业出口,我们大企业招聘门槛从本科,上移到985和211高校,根本就不去一般本科院校举办校园招聘会,并且收到一般本科院校学生简历也会PASS掉,连面试资格都不给,当一般本科院校学生好不容易考研进入985和211高校,却又遭到第一学历歧视,直接在筛选简历环节就淘汰了.
然后说公务员,虽然不至于像大企业那样明目张胆学历歧视,但是大城市公务员僧多粥少,早就被985和211高校学生瓜分,要知道清华北大毕业抢着做街道办事员,一般本科院校学生根本没机会。
小城市公务员则裙带关系盛行,先前大学没有扩招,本科没有贬值前,穷人大学生还能依靠学历优势,相对轻松获得就业岗位,并且获得晋升,但如今本科学历贬值,婆罗门子弟低分就能上个三本,甚至民办本科,增加公务员考试竞争压力,并且依靠裙带关系更容易得到晋升.
所以对于普通家庭孩子,我们大学教育更像是一场骗局,因为你们没钱不能在北京上海买房,没钱在二三四五六线城市,甚至没钱在当地县城买房,所以接受相对较差师资教育,以及较低名校录取比例,即便天赋异禀和头悬梁锥刺股勤奋学习,也难以弥补房价和校外培训内卷带来差距.
由此普通家庭孩子很少能进入985和211顶尖高校,大部分只能进入到一般本科院校,甚至专科院校,丧失了公务员和大企业两大优质就业出口,只能挣扎于中小民营企业,不仅工资收入低,而且时刻面临着失业风险,甚至涌向外卖快递员等临时工岗位,成为和农民一样没有社保的弱势群体。
然而富裕家庭孩子则通过房价内卷赢在起跑线,他们接受着优秀师资教育,以及较高名校录取比列,还能投入更多金钱内卷校外培训,既拉大了学科成绩差距,又能依靠科技特长生身份,低分录取到985和211顶尖高校,占据公务员和大企业两大优质就业出口.
(三)去向何方
这是我们需要思考问题,大学教育不应该过度商业内卷的精英教育,因为社会均值回归是万古不变道理,就是说科学家后代会变成凡人,富人后代也会变成穷人,反而穷苦家庭出生孩子,不断脱颖而出成为富人,甚至成为改变历史的科学家,所以精英主义者灌输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思想是错误的.
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人之道损不足以补有余,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道往往很难战胜天道,假如人为过度压抑天道这股自下而上力量,就会造成世界不稳定,甚至洗牌推倒重来,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灾难.
我们需要给普通家庭孩子阶层上升通道,他们可以通过天赋和勤奋向上流动,而不是因为贫穷就只能停留在社会底层,尤其不能过度商业内卷,扼杀他们向上流动希望,否则人人躺平社会,就成为一潭死水,注定会被外来文明征服.
我们必须看到教育商业化,对普通家庭孩子造成伤害,他们家庭拼尽全力卷房价和校外培训,掏空家庭储蓄,拉动国家经济发展,更让先富群体越来越富,但还是输掉了这场商业内卷游戏,只能上二流大学,找个三流工作,这是在扼杀勤奋鼓励躺平,需要尽快得到扭转。
所以教育平权就是人类理想,它是构建和谐社会基础,关键在于机会均等,首当其中就是破除教育商业化,通过教育资源均衡分布,减少房价商业化内卷,通过校内教育取代校外培训,减少校外培训商业化内卷,通过重建大学就业责任体系,减少大学商业化内卷,从而让我们教育从当前一门生意,回归到教书育人本质.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