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好文共賞
九个问题,搞懂关税战对个人的影响
罗辑思维
2025年4月15日

(原文發表於2025年4月11日)

 

01

这件事对我的核心利益是好是坏?

当然是坏,它给我的生活图景带来了巨大熵增。

02

我该怎么办?

我的核心资产、核心利益都在中国本土,这不光指的是财务资产,也包括我所认同的关系、情感、意义资产,所以中国是我的主场系统。
既然如此,那就来看看,系统中,跟我核心利益一致的最大玩家,如何应对这个冲击。因为按照博弈论里的智猪博弈模型,小猪的最优策略就是等待和跟随大猪的行动。

03

主场当中,核心利益最大的玩家是谁?

中国政府。

04

中国政府对对等关税是何反应?

中国政府的反应是“奉陪到底”。
中国在美国宣布对等关税的一天之后,就宣布反制,成了全球第一个提出反制的国家。不但同样对所有从美国进口的商品加征34%的关税,而且还把一批美国企业纳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暂停一部分美国货物的进口,实施稀土出口管制等。新华社说,中国的反制发出了“11箭”。
到了4月9日,中国又进一步追加反制,再次把从美国进口货物的关税提高了50%。
整体上,中国非常坚决且强势。
对内呢?
从4月7日开始,归属国务院财政部的中央汇金、归属国资委的中国诚通和中国国新,都开始出手增持A股市场的ETF和央企股、科技股;随后,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也开始入市增持;银行和公募基金们也都纷纷进场。就连淡水泉、神农投资等一批私募机构,也开始纷纷唱多。进化论资本的创始人王一平也发文说,他的基金,4月8日直接干到满仓了。
这让上证指数在经历了一天巨震后,顶着特朗普再次加征的50%关税,稳在了3150点。

05

这一次,中方的反应是冲动怄气吗?

不是,事前准备很久了。
3月份,北京召开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开幕式上曾说了一句话:中国已经为可能出现的外部超预期冲击做了准备,必要时还将推出新的增量政策,确保中国经济能够平稳运行。
考虑到特朗普在2024年竞选时,就一再把对华加征高关税当作政治资本,我们可以推测,他这次的对等关税,显然也在“外部超预期冲击”里,中国为此已经至少准备半年了。
而如果目光回看得远一点,早在2020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国就开始提,供应链安全。
基于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认为,中国用来应对这场关税战的政策是有连续性的。
我们还可以再补充两个观察,来感受这种“有备而战”。
一个消息是,4月7日以来,香港特首李家超和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都刻意在不同场合提到了一件事:在这一轮关税战中,香港仍然是自由港,是单独关税地区,不会跟随内地向美国加征34%关税。这两年,香港仍然在积极招商引资,发展新兴工业。
什么意思?显然是在提醒对美国有进出口贸易需求的企业,香港是个回旋之地。
另一个消息是,4月8日,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一份公告,提醒境外旅客,来中国购物可以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实施。
什么意思?中国制造在美国本土买,要承担125%的关税,你不如来中国旅个游,顺便带点土鸡蛋、无人机回去,说不定机票都能赚回来。你看看,应战对等关税,还跟推广入境旅游联动上了。

06

我们的胜算大吗?

短期,我们当然要承受巨大损失。
毕竟,当下中国面临125%这个关税税率,意味着中国对美的出口在事实上被冻结了。2024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总额是5246亿美元,占到我们GDP的3%以上了。
这个损失我有办法规避吗?似乎没办法。前面说了,我的核心利益在这里,搬不走,也不想搬走,于是只能做好必须承担代价的觉悟。比如,出口在短期肯定要受巨大影响。我们能做的就是,强化细节决策的胜率,来减少损失。
不过,一方面,我赌这个税率不会持续太久;另一方面,去翻历史看长期的话,中国在类似的战争里没有输。
按照统计,当前美国在全球最终进口需求中的占比在15%左右,即使它完全停止进口,全球其它100多个贸易伙伴,大概花5年就能收复出口损失。所以你可能知道,4月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就跟欧洲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通了电话,探讨加大中欧之间的贸易合作。
特朗普在上一个任期内的2018年,也发起过对中国的关税贸易战。当时,中国的回应态度跟这次不同,是比较温和的。而且上一轮的贸易战,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代价,几乎全都由它自己承担了。
造无人机的大疆,从2016年开始,就不断被美国升级制裁措施,先是禁止美国政府和军方采购,随后又限制它获取核心零部件,2024年干脆禁止它的新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但大疆仍然保住了超过70%的全球市场份额,美国市场占有率甚至也不降反升。
类似的,华为2018年以来也逐渐失去了北美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们更是几乎从没进入过北美市场,但这也没耽误它们在美国之外的世界市场里变得更强,还拉起了中国半导体和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产业链。
怎么实现的?
两个驱动力起了关键作用:
一个是,中国自己的内需在逐渐生效,经济内循环在加快;
另一个是,中国手里有产能、有现货,是全球市场难以抗拒的大卖家。7年来,越南、墨西哥、印度,都尝试过在全球供应链上成为另一个中国,但都没做成。

07

特朗普发动这场关税战,是在对抗什么?

简单来说,我们理解问题有一个基本预设:理性人的基本行为动机都是为了反熵增。特朗普这个任期上任后的所有作为,包括对等关税,也是在反熵增,对抗他的总统生涯中的各类不如意。
那特朗普发动这场全面对等关税战争,是在对抗什么呢?
我个人认为,对特朗普来说,当下排在前三的事情是:
• 维持选民基本盘对他的信心。
• 缓解美国的债务危机。
• 美国的再工业化、制造业回流。

08

特朗普想做的事情,胜率大吗?

我认为不大。
毕竟2018年的贸易战也是以关税为武器,特朗普没有赢。
特朗普1月上任,到4月上旬,12周的时间,此前想要推动的很多事情都在碰壁,比如号称24小时内调停俄乌战争,没成功;
让马斯克带队裁撤100万联邦雇员,只完成了10万起,就引发了官僚系统的混乱和抗议;
对TikTok的不卖就禁要挟,未遂,又主动给延期了75天;想吞并加拿大和格兰陵岛,事没办到,却跟盟友坏了关系。
这期间,他发行加密货币为自己狠赚了一笔,但现在价格也跌到了只剩开始的1/10。我们实在很难从他的诸多行动里,看出政策的连续能力。
4月份对等关税这次,特朗普即便是主动再次开战,似乎也斗志不高。在开征关税前的3月底,特朗普就在白宫记者会上,公开邀约中国用TikTok来交换关税减免。关税推出后,特朗普又邀约了两三次。即便在中国已经发起34%对等反制后,特朗普仍然在社交媒体上反复说,自己在等中国打来电话。
所以,我的个人结论是,对他的政策胜率存疑。
而且多说一句,其实就算没有中国的坚决反制,美国自身也扛不住高关税带来的通胀。但现在中国坚决反制了,这么一来一回,世界可能就会对中国有了新的观感——得亏中国高调反抗,老哥几个都得以减少受苦。

09

最值得担心的事情是什么?

我个人最担心两个问题:
第一是,特朗普以关税为武器启动谈判,成功要挟到一批国家,跟美国组成“零关税排华同盟”,也就是同盟内互相零关税,但一起对中国开征高关税,这会真实冲击到我们在美国之外的全球化努力,让我们落入新的险境。
另一个担心的问题是,特朗普政府通过未知手段,让中国台湾地区替美国背上巨大的债务。
以上,是截止到目前,我个人对这件事情的简单梳理和理解。事情的细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对等关税”这个超级信号,和事情的脉络走向留下印象,有待未来它跟其他的事件、或者跟我们的人生动线产生交集。

现在,蔡钰老师在得到App的课程《商业参考4》正在更新中,这门课会带你跟踪上商业世界的重要变化,还会跟你分享她历时23年打磨的独家商业观察方法论,助你拥有预判变化、感知未来的能力。

推荐你现在加入,也欢迎你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你的亲人和朋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成为身边人的“商业参考专家”。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