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原文發表於2025年4月7日)3月31日晚上7時,美國參議院上演一幕破紀錄演說,民主黨聯邦參議員布克(Cory Booker)由這一刻開始展開馬拉松演說,一講,就25小時又6分鐘,打破美國參議院史上最長演說紀錄,期間,他完全沒有上廁所、沒有進食、甚至沒有坐下休息。
25小時,即是超過一天,一個人不停嘴不吃不喝不拉不坐講了一日一夜,絕對是種特異功能。
況且,他的演說是有內容的,主要是批評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世界首富馬斯克,範圍包括:對等關稅、聯邦醫療補助、社會安全保障、言論自由、減稅等問題。
一個人講不了這麼多,故布克除了發表個人己見,也朗讀來自選民的信來反映市民心聲,亦開放讓其他民主黨參議員提問和發言,讓演說能一直延續,因為只要布克仍在發言,參議院就要保持開放。
雖然最終改變不了什麼,但25小時6分鐘,是代議士要向社會呈現的一種姿態,一種對美國現政府極度不滿的姿態,他們甚至認為,美國正處於大是大非的道德危機之中。
無論你是否認同這「長氣袋」議員的行為,但他能搜集資料做足功課一個人講足一日一夜,這份勤奮及能耐,也是要敬佩的。畢竟,議事堂的作用,就是給大家議事論政,而不是純粹簽到。
不過,有人口若懸河一整天,有人卻閉起金口一整年。
日前,《明報》拿了全港470名區議員的開會發言次數作統計,發現有33名區議員去年在逾八成的大會會議中無發言,其中6人更是全年「零發言」,這6人除了一名是直選議員外,其他全屬委任或當然議員。
有人說,「得把口」未必是好事,或者有些人喜歡少說話多做事呢!
於是,《明報》又有另一項統計,記者翻查全港470名區議員的全年工作報告,發現直選區議員去年平均接獲1295宗個案,明顯較委任及當然區議員高。
有當然議員全年只接了9宗個案,是最少的一個,跟處理最多2980宗個案的民選議員相比,工作量相差超過300倍。
又有人說,數字未必代表一切,議員接獲個案也要成功處理才算數,他們在大會開金口發言也要有益有建設性才有意義,故民政事務總署亦來打圓場說:個案數字受多種因素影響,不應單憑發言次數或接個案多寡來評定區議員的工作表現。
那麼,應該靠什麼呢?發言數字作不得準、個案數字又作不得準,市民該用什麼準則來衡量區議員的工作表現呢?
父母也好、老師也好、老闆也好,最忌偏心,當有些人仆心仆命、死做爛做得不到讚賞,但有些人懶懶散散、只憑關係卻處處受包庇,那麼,真做事的人,最後只會死心離場,受害的,還是我們普羅大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