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好文共賞
不管有钱没钱,孩子的这笔开支不能省,成年后会感激你
牛弹琴
2025年7月18日
(原文發表於2025年7月15日)
 

前几天刷到一条视频,河南郑州11岁小学生,爱上读历史后,口出金句世界上又怎么会只有玩游戏这一种乐趣呢?历史带来的乐趣,才是无穷尽的见识和智慧!

 

小小年纪,语言表达和思想见地都是一流

 

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葛剑雄说,读历史,能让孩子拥有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思辨力、求知欲!

 

好多靠育儿出圈的明星父母,都非常注重孩子的历史启蒙。

 

白岩松的儿子从小爱读历史,李湘专门请老师教王诗龄中国史,撒贝宁更是经常带着5岁龙凤胎去西安、杭州感受历史。

 

 

历史学家许倬云说,12岁前孩子感受历史,最好的方式不是读《史记》,而是“游古都”

 

余秋雨说:“一座古都,就是一部活着的中国史。”

 

 

未曾凝视秦俑盔甲上的霜痕,如何想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霸气磅礴。

 

未曾站在应天门遗址遥望盛世大唐,又怎会懂得课本里那句“洛阳春日最繁华,红绿荫中十万家”。

 

 

对普通家庭来说,花掉一整年的积蓄,陪孩子逛遍各大古都,实在有点奢侈。

 

何况,假期出行到处都是人挤人,孩子走马观花看一圈,回家别说学历史、背诗词了,连一篇小作文都写不出来。

 

为了让家长少花“冤枉钱”,小编也进行了调研,给大家推荐这套——

 

《写给孩子的古都历史之旅》

六座城,串起5000年风云

给孩子真正鲜活、有温度的大史观

 

 

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说过,让文物活起来,就是让历史中的人物活起来

 

在这本书里,历史不再是帝王将相的宏大叙事,而是普通人真实的际遇。

 

30个有血有肉的小人物,串起“有温度的中国”

 

作者从史书典籍的缝隙中,创造了30个不同时代小人物,

 

比如,东汉时期的书斋老板、洛阳太学院的学子、三国时期的水手

 

 

还有五代十国的宫廷画师韩国留学生长安西市小摊贩……

 

以30个小人物视角,让孩子“穿越回到历史现场”:

 

 

从汉代戍边士兵的家书,读懂“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多伟大

 

那些写在木简上的思念,见证了中国与世界对话的艰辛与荣光。

 

从《清明上河图》中外卖小哥的视角,看到北宋时汴京的“富贵迷人眼”他端着炙肉、羹汤穿梭虹桥,身后是无数店铺构成的商业帝国,比同时期巴黎繁华十倍

 

 

每一个普通人的故事,都是打开历史大门的一把钥匙。

 

当孩子通过这些“普通人的视角”再去看历史,会发现——

 

历史不再是宏大、遥远的王朝叙事,而是市井巷陌里的人间烟火,是砖瓦之间的生活智慧

 

 

6座风云变幻的古都,带孩子读懂5000年的华夏文明

 

以前孩子读到的历史,要么以时间为轴,要么以王朝更迭、帝王上位为背景。

 

而这套书用六座古都的故事,给孩子上了一节无比生动的历史课。

 

 

西安篇(西周 → 盛唐)

 

从西周青铜器上最早的“中国”二字,讲到大唐长安城的百万人口。

 

这里见证了华夏文明从诞生到鼎盛的全过程。每一块秦砖汉瓦,都在诉说着中华文明的崛起之路

 

 

洛阳篇(东周 → 北宋)

 

孔子在这里向老子问礼,佛教从这里传入中原,武则天在这里改唐为周

 

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文化融合的史诗。

 

 

南京篇(三国  → 大明)

 

孙权在此建都开创基业,郑和从这里扬帆远航。

 

长江之畔的这座城,既是南北中国的枢纽,也是陆海丝绸之路的交汇点

 

 

开封篇(五代 →  北宋)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在这里流通,《清明上河图》里的市井生活比欧洲早了五百年

 

北宋的开封,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

 

 

杭州(五代 → 南宋 → 明清)

 

吴越国“保境安民”的治世智慧,到南宋临安城“百业荟萃”的商业奇迹,再到明清“下有苏杭”的人文积淀。

 

西湖水利工程展现古人智慧,丝绸、茶叶、瓷器从这里走向世界……

 

 

北京篇(元朝 → 明清)

 

从元大都的国际都会,到紫禁城的金銮玉殿,这座都城用六百年时光,浓缩了中华文明最辉煌的篇章

 

 

在众多历史读物中,这套书真的独树一帜——

 

它不讲述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而是通过30个平凡人视角,

 

带孩子走进历史的街巷阡陌,聆听那些被时光湮没的市井回声

 

随手举个例子,就知道这套书写得多具体

 

贞观之治到底是怎样的盛世?历史书上可能一笔带过。

 

但这套书写得却是——

 

 

从东到西,百姓外出无须关门,也不必带干粮,路上到处都能买到吃的。

 

国家连续几年大丰收,贞观十五年,米价更是跌到了一斗二钱

 

要知道唐初年,一抖米卖好几百钱,而唐朝末年,一抖米卖千钱

 

通过古往今来最关心的物价水平,孩子就能瞬间理解什么叫做“盛世”

 

 

这套书一出版就得到浙大历史学副教授、中国古代史研究所副所长 陈志坚,第74届雨果奖得主郝景芳、著名作家紫金陈的实名推荐。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