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好文共賞
《视角》
野虎
2025年8月2日
(原文發表於2025年7月26日)
 

我反复醒来,梦是破碎的。不是突兀的崩塌,而是一种持续性的瓦解,像结构疲劳后的塌陷,静默、缓慢,却不可逆。

 

夜晚安静,我听见星星的声音。那是微弱却真实的信号。白天,城市声音开始覆盖一切,规律运作、流程优先、信息密集。一切都在有序运行,唯独人开始变形。

 

我看到的世界是扭曲的。表面上的逻辑与规范完整无缺,制度稳固,程序齐全,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充满遮蔽,话语系统失去了信任基础,表达变成了一种策略,诚实变得不合时宜。

 

我本以为,是这个社会出了问题。是秩序自身正在松动,是价值的基准点悄然滑移。但我越是凝视,越是意识到那些扭曲并不是偶然,它们已经被制度化,被市场逻辑内化,成为某种可计算、可接受、甚至被鼓励的“现实主义”。

 

真正发生变化的,是人。

更准确地说,是人的判断方式、表达方式、适应方式。

伦理、语言和感知在逐步被调整,以适配一个以效率与存续为核心的系统。

 

但这并非“进步”,而是一种集体性的扭曲。

 

也许很多人并未意识到,

他们已经在悄然接受一种变形的坐标系统,

在其中完成自我压缩、自我塑形,并视之为理性。

 

我不是滞后者,也不是理想主义者。

我只是拒绝默认那些被重新命名的事物等同于“正确”。

我不怀念过去,但我警惕现在正在被怎样命名。

 

当公共语言被话术取代,

当风险被包装成“灵活应变”,

当沉默成为职场的“成熟表现”,

我们正在放弃的是判断本身。

 

视角的扭曲并不总是来自外部,它也可能源自一个社会内部对一致性的过度追求。一切看似正常数据增长、秩序良好、风险可控,唯独人的结构正在被改写。

 

不是我变得格格不入,是这个系统在排斥任何尚未适配的视角。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