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好文共賞
中美会谈藏三大暗战,90 天续命背后,特朗普埋通胀炸弹
华山穹剑
2025年8月7日
(原文發表於2025年7月31日)
 

中美经贸会谈落幕,表面看像是握手言和的温情戏,扒开来看全是藏着钩子的攻防战。一句话说透:双方都没把话说死,但也没给对方留多少体面,所谓 “建设性”,翻译过来就是 “没吵崩,但想彻底搞定?做梦”。

一、90 天 “续命符” 是缓兵之计,还是埋雷?

美方代表格里尔抛出来的 “再延 90 天”,与其说是让步,不如说是给特朗普搭了个台阶。毕竟 8 月 12 日关税休战到期,真要立刻按下 “贸易战 2.0” 的启动键,美股能直接给特朗普演一出 “熔断大戏”。路透社特意拎出 “三位数关税” 吓唬人,潜台词很明白:这 90 天不是和平协议,是倒计时。90 天后谈不拢,100% 以上的关税大棒照样会砸下来,到时候市场别喊疼。

更有意思的是,中方李代表的 “如期延期” 四个字。敢用 “如期” 这种板上钉钉的词,说明技术层面早就把延期文本核对完了,这等于提前给国内产业链吃了颗定心丸:至少未来三个月,关税不会立刻失控。但 “如期” 背后也藏着警告:延期是有条件的,不是白给的。

二、特朗普成了 “背锅侠”?

贝森特和格里尔一口一个 “总统决定”,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这算盘打得精:万一8月12日后股市暴跌,财政部和贸易代表办公室能立刻摘干净自己,“老板拍的板,跟我们没关系”。这种把政治风险全压在一个人身上的操作,说白了就是 “先保命,再看戏”。

中方的 24% 对等关税展期,则是另一套 “止损打法”。李代表的话翻译过来就是:我们可以继续冻结反制关税,但美方得同步老实。要是敢毁约,之前暂停的 24% 立刻生效,不带半点犹豫。这话既是给美方划红线,也是给国内企业交底:最坏的情况也就这样了,早做准备。

三、互亮底牌的背后:谁也耗不起

会谈里那句 “全面深入交流宏观经济政策”,听着像官话,实则是双方把刀子架在对方脖子上互相提醒。中方大概率当面敲打了美方:你们 9 月要降息,真敢把对华关税提到 100% 以上?到时候通胀数据能把你脸打肿。

美方也没客气,直接戳中方痛处:你们二季度 GDP 平减指数都负了,出口再崩,就业扛得住吗?说白了,这是两个大经济体的 “互相摊牌”:谁也别把谁逼到绝路。真撕破脸,美方通胀压不住,中方出口稳不住,最后都是两败俱伤。

四、那些 “政治口红” 下的真相

什么 “充分肯定日内瓦共识、伦敦框架”,看着像是给各自国内交差的漂亮话。实际上呢?日内瓦共识可能就是 “联合工作组继续每周开视频会” 的代名词,光开会不解决问题;伦敦框架更简单,技术出口管制、农产品采购这些老问题,继续拖着呗,谁也不想先让步。

但中美谈判的水,比欧盟那摊浑水还深。稀土、芬太尼、TikTok、台湾问题全搅在一起,哪一个都是能引爆舆论的炸药包。特朗普那句 “感觉比昨天更好”,纯属典型的烟雾弹。说 “感觉好” 既能稳住市场,万一之后翻脸,也能随时改口,反正 “感觉” 这东西,没个准头。

最该警惕的是那颗 20% 的 “芬太尼关税”。美方早就放话,这税基本不会降,除非中国拿出 “看得见的成绩单”。中方6 月底把两种芬太尼前体列入严控清单,本想当 “见面礼”,结果美方只认 “政治分量”,不认 “联合国义务”。这意味着哪怕 90 天休战成了,这 20% 的税也会像根刺,随时能被特朗普拔出来扎人。

还有个更阴的点:美方突然把 “中国买俄伊石油” 塞进谈判,明着是谈贸易,实则是在试探 “二级制裁” 的底线。中方一句 “坚决反对长臂管辖”,等于把话挑明了:想拿能源安全拿捏我们?没门。但这议题被摆上台,就意味着后续随时可能被美方拿来发难。

说到底,这场会谈没什么 “突破性进展”,反而把双方的底牌和软肋都亮得差不多了。90 天的延期,不是结束,是新一轮博弈的开始。特朗普会不会按下关税升级键?中方的反制会不会如期落地?

答案,恐怕要等到 8 月 12 日之后,才能见分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美之间的经贸拉扯,还得继续耗下去。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