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好文共賞
收入不低也攒不下钱,八成因为“没做规划”
罗輯思維
2025年9月29日
(原文發表於2025年9月28日)
01

把规划作为工具

在开始谈规划之前,我先澄清一个细节,就是规划,它不是目标,不是战略,甚至也不是战术,它是一种做事的方法和工具。
你不论定了什么人生目标,实现它的时候最好有个规划;你不论采用什么战略,规划都是一个好的工具。
人一辈子会遇到很多大事,比如结婚、养孩子,再比如理财和管理自己的收入,这些事情都需要提前规划好。
规划有两个要点,第一是计算,算一算你有什么资源,如何分配。第二是发现矛盾,排除不可能性。
今天很多人关注挣钱、省钱,但是很少注意钱的规划。这里我借一个身边的例子,详细讲讲这件事。
主人公是我在硅谷的一位朋友,我们就叫她小赵吧,事情发生在20多年前。
小赵在美国读完书,就在硅谷的一家科技公司工作了。通常,在硅谷稍微好一点的科技公司工作的单身员工,每年工资加股票收入,肯定是花不完的。小赵当时还没有结婚,甚至还没有男朋友,不过她决定在硅谷买房。
硅谷的房屋不便宜,特别是中心地区。小赵的钱在好位置最多能买一个小公寓,当然她也可以选择在较远的新开发的楼盘买房。当时一些开发商在圣荷西开发了一些不大的独栋新楼盘,当地的学区不算好,到小赵的公司也不近,但是是新房。
于是小赵就贷款买了一套,交了大约20%的首付,贷款了30-40万美元。那是20多年前的房价,现在硅谷郊区的房价也早不止这个价钱了。为了把房子打造成自己的梦想居所,小赵还花了不少钱重新装修,特别是把一面墙都装修成了书架,因为她喜欢读书。因为是单身一个人,她又把两个卧室打通,把原来三室两厅的房子,变成了两室两厅。
这样下来,小赵不仅把工作几年攒的钱都花光了,把公司给的股票也卖了,而且背上了一笔房贷。当时美国房贷的利率超过6%,相当高。
在小赵购买了自己的房子之后,一开始她确实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朋友们都夸她还没有结婚,就有了自己的房子,毕竟在硅谷,很多人结婚了还是租房住。但是随后,小赵的生活水平就受到了影响,原来经常去旅游度假的她,不得不把旅游的钱用来还房贷。再往后,小赵准备恋爱结婚,那栋房子就成为了负担。
你可能会奇怪,婚前有自己的房子不是好事情吗?但问题是小赵的房子地点不太好,上班不方便,男朋友不愿意住在那里。后来小赵准备结婚,男方考虑在硅谷中心地段买房,但需要两人一起凑钱,买一套共有资产的住房。这样一来,小赵在郊区的房子基本上就成了摆设。
在美国保有住房的成本不低,每年需要支付房价1%-2%的房产税。我曾经问过小赵,是否打算把那栋房子租出去,小赵说,一来地段不好,租不了多少钱,二来是她花钱装修的房子,也舍不得。
在结婚后,小赵和她的先生在经济上是AA制,共同的房屋他们一起负担,小赵自己的房子得她自己供养。于是,结婚后的小赵就要供养1.5套房子,日子过得很拮据。虽然她的先生在生活费上不是很计较,有时会多掏点,但是小赵那套闲置房子的供养,他是一分钱也不掏。
转眼到了2008年次贷危机,美国很多位置差的住房,包括硅谷边远地区的房子,价格跳水。小赵的那套房子,价值大大缩水,但是房贷还得按照原来的价格再还,这让她感到很郁闷,干脆把那个不产生价值的房子给卖了。
最后一算,这么多年下来,扣除掉各种成本和当初的装修费用,小赵居然没挣到钱。不仅如此,由于供养房子的负担太重,小赵工作了十年,也没攒下什么退休金。她和先生的钱是单独算的,因此将来她的先生也不会养她。
次贷危机时,美国的房价下跌,一些有眼光的人趁机换了更大、更好的房子。当时小赵的先生也考虑,既然甩掉了一套房子的负担,不如把他们共有的房子卖了,换一个大房子。小赵这边,由于被房子搞怕了,当时的股市行情又不好,她宁可买美国的国债作为投资。那种投资产品虽然安全,但其实回报很低。
转眼到了2012年,美国的股市和房市展现出欣欣向荣之态,这时候小赵又开始后悔了。但是因为股价和房价已经比较贵了,小赵也就不愿意上车了。后来,等到小孩上学,小赵发现自己所在的学区不算好,选择送孩子去私立学校,这又把家里的钱都花光了。
按照通常的想象,像小赵这样在互联网热之前就在硅谷工作的人,干个20年早就财务自由了,但是这么多年下来,小赵忙忙碌碌,还在攒退休金呢。
小赵的情况,其实在硅谷并不少见。如果你看一下他们的收入,至少在工资单上是相当高的。但是很多人也就勉强维持收支平衡而已,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财务规划。

02

财务规划的三个原则

我们应该怎样做好自己的财务规划呢?这里我分享三个最重要的原则。
第一,思考一下,以你现在和将来可预见的收入,在每月收支平衡的情况下,你打算过什么样的生活。
有人会说,我打算住好学区的大房子,开好车,穿戴名牌服饰。能不能这样做呢?要根据自己的收入条件来判断。有人会想,如果现在条件不满足,那就努力挣钱嘛。
其实,这个挣钱的区间也是可预期的,有时候再努力,也无法完全覆盖这些开支。这时候,关键是要做好取舍,放弃掉其中一些花钱的想法。
除了基本的生活需求,我们首要保证的,是自己最看重的生活价值。比如我有两位朋友,他们都是单身,爱好旅行。他们每月的工资除了留够养老金外,大部分用在了旅行上面。住的房子,也是比较便宜的,至于各种奢侈品,或者豪华车,他们根本没有兴趣。因为搞清楚了自己打算过什么样的生活,他们的生活幸福感就很高。
反过来,如果你收入比较高,刻意节省可能并不是一个有效的规划。比如一个人年薪百万,还天天去菜市场捡漏快过期的食品,每个月也就省下1千元的食品钱,这样节省的成本,可能远不如投入时间和精力在其他事情上带来的价值。
第二,投资和花费的比例要合理,每一项花销,都应该有个比例。
比如美国很多中产家庭,把收入的大约10%存成退休金,把25%用于还房贷,将来退休时房子卖掉的钱,就用来养老。这些支出通常是雷打不动的。剩下的钱,才是每个月真正能花的。
通常,扣除汽车的开销,各种保险、吃饭、水电煤气和上网等等,基本上也剩不下太多了。有没有规划的家庭之间的区别在于,一般有规划的家庭钱通常是够花的,没有规划的家庭常常钱不够花,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花多了。因此,为了确保钱够花,要给每一项的花销设定一个限度,超过了就不能花了,这就是一种规划。
有了规划后,就不会因为什么东西降价,非常合算,就跑去买一大堆放着,因为那样花销就可能会超出预算。美国有很多中产家庭,年收入20、30万美元,花起钱来却特别抠门,那是因为他们在规划完之后,发现某项花销只有这么一点预算。很多家庭出门旅行,不会考虑住五星级的酒店,因为规划下来,预算不够。
规划财务的第三个原则,是根据预期的寿命,判断存的退休金是否够用。
现在的财务经理,一般会按照100岁,最多120岁来给客户做规划。过去人们是担心自己活得短,今天很多人的问题是活得太长了,攒的钱不够花。很多人在想,自己有退休金,有点积蓄,省着点不会有问题。
其实,由于退休金的增长通常赶不上物价上涨,积蓄如果不是很好的投资,用一点就少一点。退休十年后,真可能出现钱不够花的情况。如果再生一场大病,没有保险的覆盖支撑,可能瞬间沦为赤贫。很多人在做规划的时候,觉得自己身体很好,因此不考虑生大病的情况。
相反,当一个人在做规划的时候,把这些因素都考虑了之后,就会发现很多开销,什么送子女上私立学校,经常出国旅行,随意购物,都是需要谨慎考虑的。
十多年前,中国不少退休家庭,把一辈子积攒的钱,全部拿给子女去交买房的首付,这种做法其实就有不小的风险。等到了老人生病的时候,家里根本无法支撑。这也再次提醒我们,财务规划需要兼顾长远和当下。
最后总结一下,规划不是目标,它是一种工具,这种工具使用之后,你就会发现很多想法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之处,就会发现很多事情其实不能做。在财务上,很多事情不做,钱也就留住了。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