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好文共賞
“双十一”第17年,平台、商家和你,都累了?
罗輯思維
2025年11月14日
01

电商“双十一”价值还有多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而在2024年前三季度,这个占比是25.7%;在2023年前三季度,这一比重则是26.4%。
也就是说,最近三年来,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的占比逐年下降。
根据《财经》针对2025年电商“双十一”的一线调查报道,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电商过去那种野蛮生长、粗放经营的时代已经结束,精细化运营、争夺存量用户的时代正式来临。
综合媒体和研究机构的观察分析,2025年已经是阿里巴巴发起电商“双十一”的第17年。在经历此前流量和销量的快速上涨之后,电商“双十一”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促销活动,成为观察中国消费韧性、产业变革与技术创新的重要窗口。
而2025年的“双十一”,表现出了一些新特征:周期拉长、玩法简化、技术深嵌等。这些表现反映出了三个主要变化:电商面临的竞争环境巨大变化,电商产业链的重构,以及实物商品消费的格局之变。

02

电商竞争环境的巨大变化

先看第一点,电商竞争环境的巨大变化。
这既指电商在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中的占比和规模增长存在约束,也指电商竞争焦点不再局限于越来越贵的流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2023年疫情后的情况来看,网上实物销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实际上在逐年下降。当然,因为电商“双十一”,每年四季度网上实物销售的占比又会有所上升,但总体上看这一占比已经到了瓶颈期。
背后原因的也不复杂,快递物流的限制是一个重要原因。比如2024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21%,连续11年稳居世界第一。2025年前三季度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7.2%,其中绝大部分来自电商。
而网上实物销售额的增速,远比快递业务量的增速要低得多,主要原因是电商居高不下的退货率。很多电商平台退货率超过一半,有的品类甚至超过70%,尤其是每年的“双十一”,是退货量的年度高峰期。所以,电商基于流量和打折的销售效率,其实没有那高。
根据相关电商平台的统计,2025年电商“双十一”的流量变得更贵,更多商家不得不精打细算在流量上的投入产出比。
商家向《财经》提供的数据表明,2024年他们还可以实现5倍的流量投入产出比。也就是说,通过邀请大V和投流,每多花100元流量投入,可以多实现500元销售增长。但2025年流量投入产出比已经降到了3.5倍左右。
官方媒体的调研也表明,2025年“双十一”,各大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焦点,实际从“流量战”转向了“效率战”。

03

电商产业链全面重构

各大平台的竞争转向“效率战”,也涉及我们要继续讨论的第二点,电商产业链全面重构。也就是说,电商上中下游的价值分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首先就是流量仍然重要,但匹配更加精准。
在AI大模型和智能算力提升的情况下,头部电商更加注重通过AI赋能,提升商家和用户之间的供需匹配精度,帮助商家锁定有真实需求的客户。同时短视频平台的直播电商占据“双十一”50%以上的销售额。这实际上变成了头部电商之间,AI技术和视频直播等更复杂的系统能力的综合竞争。
其次,快递模式也发生了变化。
2025年以来爆发的外卖大战,本质上是各大电商更加注重通过即时零售,打破线下快递的时限。在各大城市,越来越多的电商销售,不仅可以做到当日达,而且开始争取半日达、小时达。电商快递物流和本地生活即时零售的界限开始模糊,电商产业链的效率在惊人提升。
从行业观察来看,这种涉及电商产业全链路的升级,如果应用得当,确实可以降低消费者的决策成本,也为商家创造更均衡、更可持续的经营空间。这样一来,有综合能力的头部电商平台,将会迎来新一轮新机遇。
可以预计,从2025年外卖大战和“双十一”新生态开始,未来电商竞争新的淘汰赛实际上已经开始。从阿里到京东,从拼多多到抖音、快手,以及美团,都在经历深刻的电商产业链重构和跨界整合,几年之后局面将进一步大变。

04

实物商品消费的格局之变

最后看第三点:实物商品消费的格局之变。这一点不仅和网上实物销售有关,更和中国的居民消费倾向和消费结构变化有关。
大的背景是,随着中国人均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逐年提升,各类型的实物消费,比如米面粮油、衣食住行等的消费,并不必然同步增长,甚至有可能是逐年下降的。这是很多国家从发展中经济体向发达经济体转变的过程中,都会出现的情况。
这就带来了实物商品消费的格局之变。这种变化不是实体商品不再重要,而是品类和价值开始分化。
有明确使用功能的日常消费品,价格并不必然随经济增长而上升,反而可能因生产成本下降而出现价格下降;同时那些使用功能不足,但有设计附加值或情绪价值的潮玩、古法足金首饰等新商品,反而实现价格上升、销量增长。
增长还会出现在各种网上服务上,比如网络游戏、网络短剧、知识付费、在线咨询等。这些都在不断改变电商销售的格局与生态,形成与实体商品消费,尤其是网上实物商品销售不一样的增长态势。从未来几年看,这些方面的变化更值得研究。
因此综合来看,并不是电商行业整体不景气,而是电商行业生态、竞争格局、商业模式和价值分布在发生重要变化。这对于电商行业的投资布局可能带来新的影响。

05

如何调整电商行业的投资布局?

首先从商贸零售板块整体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行业营收增长出现了进一步的结构性分化:部分子行业,比如代运营、黄金珠宝、跨境电商表现较好,但百货、超市等传统零售板块面临消费疲软的压力。
其中,A股多元化零售行业的33只成分股,前三季度合计营收同比下降7.02%,合计净利润同比下降16.08%。
与此同时,正在陆续发布三季报的港股和美股中概股电商板块,三季度业绩整体表现稳健,部分公司业绩超预期。近期在电商“双十一”促销的刺激下,A股、港股和中概股零售板块的部分公司股价回升。
那投资机会在哪里呢?从经营效率和业绩增长的角度看,电商平台的价值仍然是最受关注的,它们之间的分化也非常明显。
从行业重要性和年度投资收益上看,最受关注的仍然是阿里巴巴和拼多多。
在阿里巴巴已经结束的2025财年里,营收增长5.86%,净利润猛增76.61%。阿里2026财年一季度,延续了净利润猛增76%以上的强劲势头,主要是因为它的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和行政管理费用都大幅下降。
其中,淘天集团的电商营收增长9%,海外电商业务增长30%以上,整体净利率提升到17%以上。此外,阿里云业务的营收和净利润也明显增长。因此,2025年以来阿里估值被重新看好,股价累积上涨90%以上。
相比之下,一度增长势头迅猛的拼多多,2025年上半年业绩和2024年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2024年它的营收增长59%,净利润增长87%;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速只有8.59%,净利润还同比下降24.18%。主要原因是,它的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分别增长了22.55%和23.21%,这是为了保持它在电商领域的用户规模优势。
由于拼多多并没有参与阿里、京东、美团之间的即时零售和外卖大战,因此市场对它的三季报和全年业绩增长保持乐观。它的股价从6月份以来持续小幅反弹,截止到11月10日,2025年累计上涨40%以上。同时,拼多多的估值仍然具有相对优势。
至于深度参与外卖大战的京东和美团,从净利润和股价表现上则是双输。“双十一”估计也很难扭转它们不利的商业和投资价值,其中的风险值得你关注。
2025年上半年,京东营收增长19.28%,扩大了业绩规模,但净利润同比下降14.18%。主要原因是,它的销售和管理费用猛增70%以上,研发费用增长也在20%以上,公司净利润率因此下降至2.73%。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市场预计京东在外卖大战中的巨额补贴,必将影响它的三季报和全年盈利水平。因此从2025年4月到8月京东股价持续下跌,9月股价一度反弹,10月恢复下跌。截止到11月10日,京东股价2025年累积下跌近10%.这个股价表现是三大电商里最差的。
如果“双十一”期间没有更好的业绩表现,京东2025年的业绩增长堪忧。但从估值水平来看,目前京东的市盈率不到9倍。在港股,它的市盈率比阿里、美团和行业平均市盈率低一半左右,连美股电商及零售行业平均市盈率的1/3都不到。这主要是因为,投资市场对京东的盈利水平和利润增速存在怀疑,对它的竞争力不信任。
同样在外卖大战中利益受损的美团,它最核心的外卖和即时零售业务也面临压力。2025年上半年美团营收增长14.71%,通过内卷实现了收入规模扩大,但净利润同比下降37.67%,净利润率降到6%以下,相比2024年几乎腰斩。这也让投资市场极不看好美团的盈利增长前景,它2025年以来股价累计下跌33%左右。
最后再看最受关注的视频直播电商领域。
抖音并不是上市公司,因此它的“双十一”和日常电商业务增长只能作为参考。和它同类型但规模更小的上市公司是快手,2025年上半年快手营收增长大约12%,净利润增长约10%,净利润率在13%以上。由于所在赛道的成长性,快手2025年股价止跌反弹,累计上涨将近68%,后续发展值得关注。
总之,从2025年“双十一”看电商行业生态和竞争之变,能让我们的分析回归电商行业本质,从而为未来相关的投资布局准备。因为一个新的智能电商时代,可能会从2026年开始,更清晰地呈现出明显的分化发展。
以上就是有关电商“双十一”开始发生重要变化的投资热点分析。所有分析都是基于市场公开信息进行的研究讨论,不构成任何具体投资建议。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