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好文共賞
为什么犯罪率直线下降,保安反而暴增?
罗輯思維
2025年11月18日
01

保安多到什么程度?

截止到2023年,国内大概有676万名保安。
什么概念?相当于每200个人里就有一个。但问题是,我们国内的犯罪率,这些年一直是在直线下降的啊。
从1999年到2019年这20年间,中国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从16.2万件下降到6万件,年均下降4.8%。到2023年,中国每十万人命案发生数只有0.46起。盗抢骗案件,比2019年下降了31.4%。说白了,我们是世界上命案发案率最低,也是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但与此同时,保安的数量在暴增。2006年,全国保安从业人员约400万;2023年增加到676万。保安服务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331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3000亿元,翻了一倍多。
这就奇怪了。按照通常的设想,保安保安,就是“保卫平安”的啊。安全指数一路上升,对保安的需求应该下降才对,怎么会不降反升呢?这个行业的容纳力到底是从哪来的呢?
最近,正好在咱们得到看到一本电子书,人类学博士何袜皮写的《大门口的陌生人》。这本书脱胎于何袜皮针对保安这个职业做的田野调查,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针对保安这个职业的系统性观察。
02

国内的保安为什么这么多?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从这个行业的历史说起。
保安在国内是个很年轻的行业。中国第一家保安公司,1984年才在深圳蛇口成立。到今天,也不过40年历史。
为什么是这一年?又为什么是在深圳蛇口呢?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刚开始,蛇口工业区发展迅猛,外来人口激增,治安问题越来越突出。有一天,蛇口港公安分局的民警张中方,去勘查一家失窃的百货公司仓库,负责人跟他说:“能不能派民警来帮忙执勤?”
但问题是,当时并没有那么多的警力。怎么办?张中方就去香港考察了一圈,发现香港的保安业很成熟。回来后,他就向蛇口工业区借了一笔钱,开始招募保安。最终,他从四五百名申请人中选出三个年轻人,成为中国第一批保安。
这也是保安公司的基础雏形,而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的保安公司,都是由公安机关开办的国有企业。
直到2010年,《保安服务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确认了民营资本在保安领域的合法性。之后,民营保安公司开始快速增长。同时,国内的犯罪率也在直线下降。
有人可能会说,会不会就是因为保安多了,所以犯罪率才下降?根据何袜皮的观察,保安确实有作用,但不多,至少不是犯罪率下降的决定性因素。犯罪率下降的最关键原因之一,是咱们国内构建了“天网工程”,这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视频监控网络。
天网工程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罪案的破案率,吴谢宇和劳荣枝都是因为在公共场所被监控拍到,后来落网的。同时,天网也对犯罪分子起到了巨大的震慑作用。除了天网,国内的各类刑侦手段也在快速成熟。
你看,既然居民安全已经有了这么多保障,按理说对保安的需求应该变少,为什么反而增加呢?
这主要是因为,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保安这个环节已经承接了大量细碎的功能,远远不只是字面上的“保安”而已。万一把他们抽离,可能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比如,保安的关键职能之一,是“承接冲突”。假如保安大量减少,那么物业公司会有处理不完的麻烦。要知道,就算时代再怎么变化,小区里面总有些杂七杂八的事,必须由真人盯着。
比如,家政工、快递员、群租房客,这些人都是保安要“管理”的对象。他们可以进入小区,但必须登记、必须走指定通道、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离开。这些事物业公司管不过来。就算能管,他们也不想招惹冲突,因此都会外包给保安公司。
再比如,很多地产公司和业主,都把保安当成了小区品质的显性指标之一。保安的数量多不多,外表是否精神,身高是否足够,都成了人们衡量小区“值不值钱”的指标。假如保安“不给楼盘长脸”,甚至会直接影响房子的价格。
再比如,别看有的业主偶尔会跟保安发生冲突,但假如保安变少,业主们可能会更不适应。
有家保安公司曾经算过一笔账。一个中档小区,每户每月物业费300元,其中保安服务费占40%,也就是120元。一个小区500户,每年保安服务费收入72万元。但这个小区一年发生的盗窃案件,顶多一两起,损失金额不过几千元。
但业主愿意买单,他们购买的不是“防范实际损失”,而是“心理安全感”。保安24小时站在门口,这种感觉,值钱。尤其是,假如别的小区都有好多保安,唯独你这个小区保安少,那么你大概率上会不太踏实。
你看,在过去40年的发展里,保安这个职业早就长出了很多新的功能。他们要替物业公司打理“日常麻烦”,要给小区的房价“撑门面”,还承载着业主的一部分“安全感”。
换句话说,一个职业,它不像一幢建筑,建好了之后就老老实实待在那,不增不减。现实世界中的职业,更像一株植物。
它在生长的过程中,根系一定会越扎越深,一定会向四周蔓延,触及周围的方方面面。时间长了,它会成为这个生态的一部分,离开它,周围的物种也会受到影响。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一种职业的实际功能会不断发展,并且超出最初的设计。
03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职业的坚韧程度

这套逻辑不仅在保安这个职业上存在,在很多职业都成立。
比如,健身教练。健身房现在遍地都是,健身教练的数量也在暴增。但你知道吗,很多人买私教课,不是为了学健身。有数据显示,28.8%的健身房用户购买私教的主要原因是“陪伴”,而不是健身指导。
好的私人教练,不一定是极度专业的训练师,但一定是出色的“情感向导”。他们通过闲聊掌握你的心情状态,知道在你累的时候鼓励你,在你沮丧的时候安慰你。
换句话说,健身教练最初的功能是“训练”,而经过多年的发展,“鼓励与陪伴”的属性正在越来越重。
再比如,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行业,2020年市场规模480亿元,2025年预计达到1041亿元,翻了一倍多。
但你知道吗,很多人去心理咨询,不是为了治疗心理疾病。何袜皮在书里讲了一个故事。一位独居老人,家里只放得下一张床。心理咨询师入户探访时,老人拉着咨询师不停歇地把年轻时的经历和所见所闻全部倾诉一遍,从中午一点,聊到了晚上七点。聊完以后,老爷子说:“痛快了。”
你看,这位老人需要的不是心理治疗,而是有人倾听。
数据显示,64.1%的老年人曾感到孤独,41.6%需要心理慰藉。心理咨询师提供的,不只是专业的心理治疗,更重要的是持续的、稳定的、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情感陪伴。心理治疗的需求是有限的,但倾听陪伴的需求是巨大的。
再比如,月嫂。月嫂这个职业,表面上是照顾产妇和婴儿。但实际上,月嫂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是缓解家庭矛盾。有数据显示,经过月嫂调解的家庭,育儿观念冲突的发生率,能从78%降到29%。因为在育儿问题上,年轻父母和老人经常有观念冲突。老人坚持“捂月子”传统,年轻人相信科学育儿。双方都觉得自己对,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时候,假如请个月嫂,把任务外包出去,不仅分担了家里的育儿工作,更能缓解家庭内部的“育儿矛盾”。换句话说,月嫂提供的不只是专业护理,还有家庭关系的润滑。
你看,前面这些职业的实际价值,都已经超出了最初的“功能设计”
保安不只是防范犯罪,健身教练不只是教健身,心理咨询师不只是治疗心理疾病,月嫂不只是照顾孩子。每个职业,在表面的职责之外,都演化出了新的作用。
这些演化出的新作用,也许是这些行业能够容纳大量从业者的真正原因。这个角度也能够帮我们思考很多问题。
比如,AI来了,是不是很多人要失业?不一定。因为面对一个职业,很多人只看到了它的“表面职能”。但在这些“表面职能”之外,很多职业在漫长的发展中,都演化出了自己“隐性职能”。
这些隐性职能往往扎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情感陪伴、承接冲突、化解代际矛盾,这些功能很难被机器替代。
再比如,行业太卷了,是不是已经没有容身之处?也未必。因为在用户的表面需求之下,也许还有大量的,未被满足的隐性需求。这也许就是留给后来人的机会。
假如说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启发,我觉得可能是,永远不要低估任何一个职业的坚韧程度。就像面对一株植物,你永远不知道它的根系有多深,以及它在整个生态中有着多么广泛的关联。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