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好文共賞
佛教的慈悲與基督慈愛的比較研究
梁燕城
2021年3月11日

梁燕城

中國哲學博士

博士生指導教授

 

高層次的宗教,都不是只行善,而是使人生命得一種境界,領悟宇宙的崇高真實。行善只是有了高層體驗後,自然行出來的。所謂宗教勸人為善,是很表面的瞭解。

佛教原是一種哲學,是一種教化,只叫人禮佛,學習佛陀的領悟,不是叫人拜神佛的。

佛學原初不是以慈悲為本,佛陀哲學教人如實看世界,世間一切因緣起滅,變化無常,事物皆無不變性,故稱為空,一切在流轉,一切性皆空。人痛苦來自執著,看不透變化,一旦變了,如美女變為胖女,或老了,就會痛苦。看透了,以平常心看,就解脫痛苦。

後來大乘佛教開始,產生了菩薩思想,認為修成佛之前,是菩薩的地步,或說菩薩是佛的前生,其特性是慈悲。

但這是一矛盾,若原初佛教以宇宙是緣起而成,那是一切皆空,慈悲也由緣而起,也只是空,不是終極的。

但大乘佛教有一派,將空的哲學轉變為泛神論,稱為真心系統,以宇宙終極為一無限的自性清淨心,為佛的法身,為佛性,其性是慈悲的,宇宙以慈悲為本,不以空為本,空只是其清淨及超越本質的描寫。

慈是與眾生樂,悲是拔眾生苦,而有今日佛教的慈悲行。

但佛教始終是出世間法,是求解脫,而不是改變世間的不義,人生的出路是一起坐下修煉,慈悲是佈施,不在改變世界。

基督教是人在追求領悟最高真理時,遇到宇宙最高親情仁愛的上帝,從上帝主動向人的啟示中,體悟上帝無盡的恩情美善,潔淨內心苦罪,全體消解人的業,使人內外自由,這不是哲學推論,而是人與宇宙恩情的感通。

上帝向人顯現,與先知對話,顯明自己是慈愛和公義的,慈愛是神的本性,聖經也多次提到慈悲,原文是溫柔憐憫,慈悲是神無條件大愛之一屬性,也是其本性的彰顯。

上帝關愛人類的苦難罪惡,並不以公義刑罰人類,卻道成肉身來人間,成為耶穌基督,與人同甘共苦,受極大苦難,被鞭打侮辱,釘死十架,來承擔人的痛苦,取代人類身心罪業的刑罰,一次過寬恕和潔淨人類所有罪業,再死而復活,帶來生命的重生,使一切得重頭開始,人身心也死而復活,成為新人,而得改變世界,將上帝的天國實現在人間。

基督復活為多人所見,證明死後有永生,人不必講輪迴,卻可當下潔淨罪業得永生。

基督受釘十字架的大苦,是上帝慈愛本性的彰顯。一次過解決人類的苦難,罪惡和死亡三大問題,了決人生命所有煩惱苦楚。

佛教和基督教都會做關愛人的好事,佛的慈悲也是勸人為善,重佛性和菩薩行,我很欣賞,是好的教化和好的哲學。

基督的犧牲和大愛,不單是為善,卻是生命的救贖,人生煩惱的總了決,可帶來永生,不只是好的教化和哲學,卻是生命之道。現世人得永生,即可當下在天國中,天國公民在地上,都無條件行出愛與公義,帶給眾生喜樂,盡力改變眾生之苦,而得大喜樂,如在永恆美善及光榮的天堂一樣。

我從15歲修佛與道家,18歲後入儒學,追隨大學者唐君毅與牟宗三,一切境界我都親身經曆體驗,22歲明基督之道,發現聖經與耶穌所言,都完全真實。基督信仰可欣賞包容及超越儒道佛境界,而得入終極大光榮大自在大圓滿境。

願人人得真實體會上帝大慈悲仁愛的恩情,得救贖,得新生命,得永生,再去以愛關懷受苦的眾生。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