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好文共賞
疫情下的大預言家
屈穎妍
港人講地專欄
2022年5月19日
(原文發表於2022年5月18日)
 
限聚多月,最近政府終於向大眾開閘,食肆老闆守得雲開,個個忙得不可交加。
 
放寬限聚令,市民都湧出來吃喝玩樂,生意復常了,老闆照計飲得杯落,然而,一位做食肆的朋友卻憂心忡忡說:「疫情未止,驚惶未定。」
 
現在,心血少一點都不適宜做老闆,因為當你以為客人回來了,好景了,可以多入貨,澳洲龍蝦、南非鮑、阿拉斯加長腳蟹……不知哪天,又會忽然來一個第N波,毫無預警下,明天就要關門大吉,魚蝦蟹要丟回咸水海。
 
不是狼來了,是真實經歷,試過多次了,所以即使政府宣布明天(5月19日)開始再放寬晚市時間到凌晨12點、宴會可有120人,食肆老闆仍如驚弓鳥:係咪真架?唔好玩呀,我哋已經唔嚇得!
 
驚,因為政策五時花六時變,讓人無所適從;而政策五時花六時變的原因,是因為有班專家天天在預言。預言都不打緊,問題是,他們水晶球畫面個個不一樣。
 
隨便舉幾個例:
 
5月7日,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孔繁毅教授說,兩星期後確診個案會回落至雙位數字,社交距離可提早放寬。
 
5月14日,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預言,香港將會於兩周後爆第六波,提醒大家「這兩周要約人見面好見了」。
 
5月16日,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說,放寬後會常有「警鐘誤鳴」,市民無需擔心第六波。
 
同日,港大公共衞生學院高本恩教授又說,本港疫情已進入第六波,其實香港已有一半以上人口染疫,足夠築起群體免疫屏障,是時候思考與病毒共存,故建議60歲以下成人免用「疫苗通行證」。
 
單是一間港大醫學院,就有4位專家跳出來對疫情提出不同評估及建議,有說「有得食好食」,有說香港已群體免疫,有說大家要習慣「警鐘誤鳴」……訊息混亂,人言人殊,像極年尾的流年運程書,各有各說法,反正估錯又不用我埋單。
 
還記得前幾天全民瘋傳那個港大醫學院叫醫科學生避免去堅尼地城吃飯的通告嗎?他們竟然以手上掌握的污水檢測資料,繞過衞生署自行向自己學生發布預警,這種做法非常不負責任,也對堅尼地城區的食肆不公平。
 
古時打仗有軍令:妖言惑眾、動搖軍心者斬!香港這兩年多的抗疫問題,敗於沒有統籌、沒有章法、沒有統一發言人、政府顧問專家也沒有統一意見。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今天嚇到市民蜂湧出去搶食物廁紙,明天又再嚇大家四處撲必理痛。
 
兩年半了,香港人的情緒已經好脆弱,食肆老闆朋友說得對:「政府如再由得紛亂的意見放任發酵,不作出正確引導以穩定軍心,市民即使不被疫情搞死,也會先被專家搞癲。」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