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原文發表於2023年11月8日)今天我要郑重为你推荐我们得到图书的镇馆之宝《资治通鉴熊逸版》。因为除了是一名图书编辑,我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初二学生的家长。有不少同学、朋友、亲戚,他们的孩子也是在这个年龄段。之前因为看过这套书,见了我,就会经常念叨,你们这套书,可太适合推荐给学生家长了。 有了他们的“怂恿”,以及“怂恿”背后对这套书的认可,才让我起心动念,为中学生家长,好好推荐一下这套书。 我要推荐给你的第一个理由是,这套书非常实用。 怎么个实用法?它可以有效地帮助到孩子的文科学习。 说实话,在此之前,我并不是一个喜欢读历史书的人。最初看到熊逸老师在得到开《资治通鉴》课程的时候,我还心里嘀咕,怎么会有这么多人爱听呀? 但后来,在我们编辑这套书的过程中,我发现,熊老师写的《资治通鉴》,哪里是历史呀,完全是部百科全书,不仅涵盖了文学、哲学、心理学、政治学、管理学,等等,多个学科的内容,西方和现代的知识,也都纳入了进来。如果孩子读了这套书,相当于在文科学习上,开了一个外挂。 就拿语文来说,初高中课本上会有非常多古文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对于现在的孩子,一是很多意思和现在完全不同,二是多是节选,如果不结合完整的文章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读,理解起来就很费解。孩子也会停留在为了背古文而背古文的阶段,觉得学古文是件非常头疼的苦差事。 而读熊逸老师的《资治通鉴》,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 首先,书里会有大量的对文字追根溯源的内容,也有很多辨析。就以 “席”字为例,席,主席的席,熊逸老师说,在桌椅普及之前,古人都是席地而坐的。所谓“席地而坐”,就是在地上铺一张席子,跪坐在席子上。每个人的席子都是单独的,只有身份相当、关系亲密的人才可以同坐一张席子。席子在礼仪生活中非常重要,所以派生出很多常用的词语来。 比如朋友断交称为“割席”,就是把席子割成两半,各坐一半,从此不再是友人。席位还要分高低贵贱,也就有了“主席”“首席”的说法。宴请宾客叫“宴席”,受邀参加叫作“出席”。主人要给人留位置,叫作“席位”。 你看,经过熊逸老师这么一讲解,孩子对这些习以为常的词语就有了全新的理解,再看到类似的词语,就能一通百通。这样的例子在书里还有很多。 其次,很多著名的古文,都发生在《资治通鉴》所记录的这些历史里。比如孩子们中学语文课本里学到的《孟子见梁惠王》《唐雎不辱使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资治通鉴熊逸版》里,都有详细的介绍。如果孩子了解了这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这些古文在他脑子里就不再是死的,而是融会贯通的。 顺便需要说一下的是,在讲《资治通鉴》的时候,熊逸老师总是先把古文列出来,再用通俗的话解释,后面再跟一些很有意思的事例。 你会发现,张仪也好,苏秦也罢,巴拉巴拉跟王说了很多话,王就一个字“诺”。既说明了王的威严,又言简意赅。等孩子看完熊逸老师的讲解,再回过头来看古文,就会有种强烈的感受,这些句子可真美,简洁,而有韵味。古文在他眼里就不再是艰难的,而是有着华章之美、极简之美。 当然,这套书对于孩子的意义远远不止是对于古文的帮助,对于孩子阅读理解和写作文也会有重要的价值。 书里有非常多的成语的出处。单单《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三辑,就有几十个成语,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破釜沉舟、草菅人命、高屋建瓴、杞人忧天、秋毫无犯、投鼠忌器,等等,都是在秦亡汉兴的这个历史时期发生的。 如果孩子理解了这些成语故事和典故是怎么来的,再看到文章时,就能准确地理解它们的意思,也可以在作文中灵活运用起来。 我要推荐给你的第二个理由是,《资治通鉴熊逸版》可以开拓孩子的视野,无论是参观博物馆、旅游,还是听讲座、看电影,孩子会发现,很多内容自己都读过。 比如《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二辑里,熊逸老师在讲到胡服骑射时,讲到了先秦时代传统服饰的发展。 先秦时代,最早人们穿的是上衣下裳(cháng)。所谓“裳”,简单来说,就是前边一片“遮羞布”,后边一片“屁股帘儿”。裳一路发展,变成了像裙子一样的衣服。既然像裙子,腿肯定是光着的,于是又发展出了绑腿。后来人们把上衣和下裳缝合在一起,称为“深衣”。 深衣不仅舒服,还非常方便,但唯独不便于运动,骑马就更不合适了——毕竟宽袍大袖,还没有裤子。于是,熊逸老师又回顾了裤子的发展历程。 裤子其实出现得很晚。在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了裤子的雏形——只有两个裤腿。到战国时代,发展出了裤腰和裤裆,但这种裤子本质上是一种“开裆裤”。在先秦年间,人坐在地上,屁股着地,双腿伸开,这叫“箕踞”( jī jù)。这种坐姿虽然很放松,但很不雅,容易走光。 去年我带着儿子去国家博物馆参观一个展览,是著名的文物学家、考古学家孙机先生策划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当时讲解员带着我们参观,讲了40多分钟。他就讲到上衣下裳,讲到了箕踞,讲到古人为什么不能这样坐,讲到裤子的演变,传统服饰的发展。 孩子发现,所有这些内容,在熊逸老师的《资治通鉴》里,都讲过!讲解员讲的每一个字,说的每一个专业术语,他瞬间就能理解。对传统文化,尤其是服饰了解很少的孩子,当时的感受是,这些居然我都懂!兴奋了半天,回来的路上,一直跟我念叨。 还有一次,学校举办了一场航天讲座,孩子听完回家就说,妈,熊逸老师书里讲,在交通问题上,有一个世界性法则——水路优于陆路,还真是这样。以前我还不理解,明明是高铁和高速公路更方便嘛。今天航天专家讲,之所以会在海南文昌这样的地方建航天基地,除了离赤道近,火箭能借助地球自转更快进入轨道这些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火箭上的大型设备,比如大直径的发动机,需要通过海运才能送达。靠铁路、靠公路,是运不进去的,因为直径被限制住了,也没法穿过沿途的隧道。 和孩子一起去看电影《封神》,孩子知道,不止是敌国之间会有质子,在商朝,诸侯国还要把不太疼爱的儿子交到商王那里做质押。这些内容,《资治通鉴熊逸版》里,都有。 一旦孩子把书里面的内容,和生活中的事物结合起来,在现实和理论之间互相印证,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就会有一点入木三分的感觉,见识也会远超同龄人。 我要推荐给你的第三个理由是,让孩子读这套书,还可以培养他求真的精神。 熊逸老师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任何观点,他都不盲听盲从,而是会查阅大量的史料,来查明历史的真相,力争客观地反映历史事实。 他不是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怎么写,他就怎么解释,怎么翻译,而是结合了《史记》《战国策》《左传》《汉书》等几百部史书,以及朱熹、胡三省等众多学者的观点,甚至最新的考古发现,来尽可能地还原历史。 有人批评熊逸老师掉书袋,在我看来,并非如此。熊逸老师是不辞辛苦,带着质疑的精神,将所有争议的正方、反方的观点,和可怀疑之处,都摆到你面前,带着你去分析,去探寻。 比如,广为人知的鸿门宴,虽然故事情节紧张,精彩绝伦,但熊逸老师对此提出了一系列的疑问: 第一个疑问,刘邦的处境真的这么被动吗?虽然是仓皇出逃,但局面显然并不像樊哙说的那样“人方为刀俎,我方为鱼肉”, 席间只有范增要杀刘邦,但范增做不了主。 第二个疑问,如果项羽真的动了杀心,刘邦逃回霸上军营就能保全性命吗?刘邦的一系列出逃安排,给人的感觉是只要逃出鸿门,回到自己的大本营,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如果真是这样,刘邦从一开始就不必赴鸿门宴,直接和项羽明刀明枪对垒就是。 第三个疑问,站在项羽的角度,当时既没有杀刘邦的必要,也没有杀刘邦的理由。以刘邦平定关中的功劳,他不但会成为楚人心中的英雄,也会得到诸侯联军的尊重,如果项羽真的杀了刘邦,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政治恶果,未必是他能承受得起的。以范增的头脑,怎么可能想不通如此显而易见的道理呢? 经过一番质疑和论证,熊逸老师说,真实的鸿门宴,核心意义很可能不是杀刘邦,而是确定统属关系。因为刘邦和项羽原本各自统率一支军队,互不统属,在各自为战时不会产生什么矛盾,而一旦面对面,矛盾马上就凸显出来了。刘邦主动示弱,承认了项羽的领袖地位,甘居项羽之下,问题就都好解决了。 像这样的内容,《资治通鉴熊逸版》里,还有很多。比如在大泽乡起义里,熊逸老师问延误期限真的是死罪吗?会不会是陈胜在危言耸听,忽悠大家跟自己一起造反呢?在破釜沉舟的战役里,熊逸老师问,既然已经破釜沉舟,锅都砸了,没法烧饭了,那剩余的三天口粮该怎么下肚呢?在还定三秦的战役中,熊逸老师从刘邦入蜀出蜀的路线和时间等多个角度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暗度陈仓”确有其事,“明修栈道”只是后人的编排罢了。 如果孩子长期浸润在熊逸老师这样的书里,他会看到,没有什么是铁板一块的,哪怕是流传千年的历史,也可能存在漏洞;他会发现,原来权威如司马光也是经常会犯错的,知道了不迷信、不盲从;他会学到,怎么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能明白什么是好的分析、好的推理,以及如何抽丝剥茧去验证;他会懂得,求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而我们知道,培养起求真的精神,对于孩子来说,是多么的可贵。孩子对未知事物抱着惊讶的心态,对世界抱着质疑的态度和独立的思考,当他投身于未来时,就会成为更具竞争力、更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当然,我要提醒你的是,读这套书,最好的方式是你和孩子一起读,而不是把书买给孩子,自己在旁边刷手机。比如课余,比如周末,比如假期里,你和孩子一人一本交替着读 以这个开本的体量,两三天读完一本,不成问题。如果你们在阅读之余,还能经常交流一下心得,也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当然,如果孩子实在课业比较紧张,推荐你自己读,在他遇到相关的问题时,讲给他听,或者拿给他看,对他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