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社會眾生相
伦敦街头穿藏装的女孩
CHARU
微信号
2024年7月8日

(原文發表於2024年6月29日)

 

在成都长大、上学,前往英国就读经济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曾在世界500强、地产、奢侈品零售商业、跨国集团等实习工作。 
看到这里,您心中或许有疑问,我的经历和藏文化毫无关系,为什么从近年突然发生180度转变,开始关注少数民族,尤其是藏族、藏文化,藏地的一切呢?
其实我从小和藏地结缘。父亲经常因工作原因去藏地出差,比如拉萨、日喀则和康定。他经常夸藏族人淳朴好客、心思纯净、很有义气,同时也给我讲过布达拉宫的雄伟、牧区的雪山、草原和牦牛。

有一次去一位退休藏族爷爷家,那是我第一次喝到酥油茶,小时候不懂,只觉得那是一股又咸又油的怪味,却不知长大后变成了我的日常最爱。
 
在伦敦街头被外国人围观的藏式穿搭
后来因为另外一件事开启了命运的齿轮,正式结下了我与藏地的不解之缘。小学时有一个和塔公小学的手拉手活动,当时学校动员,父母决定陪我一起去。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深入到藏地。
那里简直是另一个世界。城市里一切理所应当的东西,在那里都是奢侈品。住在帐篷里,我渐渐习惯了那里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甚至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
无论是饮食、黑帐篷、牛粪,一切都是取自大自然,是大自然的恩赐。牦牛是牧人最好的伙伴,即便生活条件艰苦,人们也心思单纯。或许是因为信仰,也或许是因为环境的单纯,他们的内心都非常富足。
留学圈有一句话,叫“出国是最好的爱国教育”。17岁独自前往英国留学,其中最为思念的除了家乡,还是藏地。
刚出国时崇洋媚外,认为国外什么都发达,然而之后却发现,工业化的社会或许在标准语境下是发达、高效,然而却越来越没有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和温暖。
而在藏地,人们对万物生灵一视同仁的爱护,对于山川湖泊和自然环境无比尊敬,对于亲人、朋友,甚至陌生人,表现出的更是发自内心的真诚。这在全世界范围内是普遍缺失的珍贵品质。
藏地牧人的智慧和哲学,对我后来的成长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一有假期就往藏地跑,尽可能节约、环保,时刻怀揣一颗感恩之心。
之前学校请了一位著名环保主义者讲环保议题,我和身边的同学开玩笑说,还不如去藏地跟着牧民们学习与牦牛,与自然的共处之道,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懂如何与自然相处。
可能现在的我们,比起任何时候都需要学习牧人的智慧和哲学。
大学时接触了一些社科书籍和课程,驱使我想要去深入了解关于这片土地和这个民族的一切。但是爱好归爱好,那时的我还是像很多人一样追求各种看似“高大上”的头衔,进入了金融行业和券商公司。

 

然而,我却越发变得抑郁。每当极度疲惫的时候,我会想念藏地。在物欲横流和设施发达的大城市,人们精神世界的强大和心理健康或许远落后于一个普通的藏族牧人。 
辞职后,我一个人提着行李从成都坐车深入藏地体验传统手工艺之美,从卓番林、喀瓦坚的藏毯、德格麦宿的利马铜、黑陶、牦牛编织、藏纸藏香,到唐卡绘画等。逐渐地,我认识到了藏地手工艺独一无二的美学。
藏族人至今仍坚持用最天然的植物和矿物颜料,一针一线手工慢慢做,这对于如今的工业化社会弥足珍贵。当我拿到一个小包或一条围巾时,触感是那么的温暖,甚至能闻到混着牦牛、酥油和青草的味道。

戴着迦入双色牦牛绒围巾的弗阿包

藏地的美学体系放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非常独特的。这里既有像唐卡和氆氇一样颜色极其丰富鲜艳的极繁之美,也有像牧区黑帐篷和黑陶一样色彩单一,但深沉古朴、非常耐看的大气之美。而这些颜色背后的象征意义都和天地万物、生灵息息相关。
藏地的美有一种非常原始而磅礴的生命力,一种发源于自然本身的力量,很特别,这是其他任何体系的艺术和工艺都无法替代的。
然而现实有很多挑战。商业社会的高速发展、自媒体短视频的兴起,还有近年旅游的兴起,都使得藏地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大城市生活,舍弃了优秀的传统品质和审美。当很多人习惯了赚自媒体和旅游的快钱时,越来越少的人愿意花时间去辛苦学习民族传统手工艺。
作为一个学经济学出身的社科人,发现大多数工坊都运营得不容易,原材料、员工培训、物流等成本居高不下;
其次,产品的设计审美与消费者之间有巨大的差异,过于传统的话大多消费者不买单,而太过创新的话又失去了藏文化原本的内涵。
营销和销售也是个难点,在激烈厮杀的商场之中,大多数民族工坊并没有大品牌那样充足的宣发经费或营销团队,而经济下行期消费降级,所有人都在勒紧裤腰带,这时作为极其小众的可选消费,营收就面临更多挑战。

闲聊时有好几位主理人都表示不知道能坚持多久,连员工发工资的钱都要借家里的亲戚朋友,销售数据也不理想,再这样下去就没有资粮可继续支撑为爱发电。
我非常敬佩他们,同时也在想能做点什么可以“扩圈”,甚至“破圈”。
我在英国同样接触到了一些做传统面料、花纹图案及服饰的本土品牌,比如在大不列颠版的青藏高原—苏格兰,“羊口“比”人口”多,因此羊毛产业很发达。这里不仅有传承百年为皇室供货的大品牌,也有坚持手作的小工坊。

其中苏格兰著名的"Tartan"格子纹是最具代表性的花纹,iseabal通过探索复刻皮刻技艺做出了包包和配饰;gareth则把苏格兰鹿角做成了吊灯、餐具、烛台等"野奢"摆件。
然而,即便是文化丰富,羊毛产业历史悠久的苏格兰,也面临很大的挑战。从去工业化开始,大量羊毛纺织产业转移到了海外,工坊也改成了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机器织造。人与机器性价比的天平发生了倾斜。
羊毛工坊创始人annabel在尝试学徒制,招募大学纺织专业的毕业生深造,希望鼓励更多年轻人坚持,同时也在努力向全球客人们讲述苏格兰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美学,希望更多的人对苏格兰感兴趣。
这种情怀着实令人感动,但是看到价格所有人都退缩,这是现实之痛,高昂的人力与时间成本,有限的产量是一座大山。经济低迷时消费者们也是有心无力。
不禁感叹,当所有工坊全部用机器纺织时,那这些本土品牌还是Made in Scotland吗?

或许,一种可持续方案是做好与更大市场(比如内地和国际)的链接,去理解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偏好与习惯,从而更好地去运用传统元素进行设计、打磨更好的产品,同时配套相应的营销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这样一方面有能力进行扩大生产,从业者也能拿到更稳定、更好的收入,进而更愿意坚持,同时也吸引更多的新人加入,愿意从事与传播本民族文化相关的事;
另一方面,当更多的消费者以各种场景和产品形式了解到藏文化的美学元素,就会对游牧文化和藏地的传统美学产生更深刻的感悟。
当他们发现来自高原的产品也能在城市中扮演实用和好看的多重功能,自然就有更多的兴趣去深入了解,甚至安利给亲朋好友,产生更多的链接。有了经济和人群基础,文化的传播也就有了着力点。

 

我现在也在自己的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一些相关内容,并以日常生活化的方式去做一些接地气的宣传。比如,我历时一年把英国的宿舍爆改成了藏式民居。

来自尼泊尔的氆氇地毯、日喀则江孜的旺垫、藏式木盒、吉祥八宝的羊毛抱枕、赞斯卡山谷的部落纹样,以及从麦宿山谷带来的黑陶茶杯和花瓶,随时感受原始古朴的质感,藏味十足。

即便身在万里之外,即便租着一个蜗居的狭小空间,也要把小小的房间布置的像“家"一样。

 

手作器物的温度、织物的温暖,哪怕看起来可能不那么精致,甚至有些粗糙,但这才是家应该有的气息。

同时,我也在做一些混搭尝试,让更多人看到民族美学融入日常的可穿性和可行性。最近举办的几场藏地美食和手工艺主题聚会及茶话会,吸引了很多小伙伴关注藏地,关注藏文化美学和手工艺,最后都成功被我转化成了自来水粉丝。
 

很多时候,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可能就是这样润物细无声,从生活着手,慢慢让更多的人愿意去尝试,进而喜欢,最终变成爱好者,一圈一圈的扩大。

无论是做产品营销,还是文化传播,我都秉持两个初心:一是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去宣传藏地的美学和文化;二是希望民族优秀的审美、艺术、传统手艺等都能被传承下来,在快消时代的洪流中站稳脚跟。这样,文化才会有持续旺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至于之后想做什么,我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大概不会回到传统轨道去做金融,而是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
我似乎无法阻止内心的召唤,从小到大,藏地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到现在已经长成了大树,它召唤我的声音越发强烈。

或许前途未卜,但我还是想试试(或许是孤注一掷)。有时候,做事情需要牧人们如孩童般心无旁骛和单纯的心思。或许是时候从旁观者/爱好者,变成推动者和入局者了。

至于功利和前途等现实问题,我以一段萨迦格言来激励自己,也与大家共勉: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