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原文發表於2024年11月2日)很多家长的焦虑,都离不开孩子学围棋的进度,每每看着孩子下不过别人,着急上火的往往是家长,更进一步地,很多家长会把孩子学围棋的速度,归结于天赋,或者我们常说的智商。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我们不妨看看专业机构的统计数据,让数据说话,对这个问题提供一个思考和结论。
01 学围棋到底需不需要智商
从统计数据来看,围棋水平与智商之间的关联性不高,甚至越是脱离了启蒙期的孩子,越是如此。
该统计是由实验的形式进行的,第一组是业余棋手(Elo<2000)(围棋等级分),另外一组是职业棋手(Elo>2000)。
ELO,即等级分,是评价一个棋手实力的客观指数,图为2024年9月中国职业棋手等级分榜单
其中业余棋手的统计结果是:围棋水平和智商的相关性为0.32(相关性为1代表相关,0.4代表弱相关),远低于代表弱相关的0.4。
而职业组的结果就更出人意料了,仅为0.14,可以说和智商基本不相关。
虽然围棋职业棋手中常为高智商者,但也有通过努力走上巅峰的棋手
有人可能会说,结果不准确。那么我们来看其他的对照实验。
在数学项目的同类对照实验中,相关性高达70%,并且越是数学专业、数学高学历的人,智商就越高,这也就意味着学数学对智商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数学,真的很残酷啊
两组实验的对照结果都说明,围棋与智商或者我们常说的天赋,并不存在直接的关系。
02 学好围棋,到底靠什么
从统计结果来看,学好围棋更多地依靠的是小棋手自己的努力,而非先天的智商。
这点我们是很容易分析出来的,业余段位的相关性要远高于职业组的相关性,而二者之间的差距,除了练习的内容不同外,最大的差异就是练习的频率了。
目前,职业棋手每天用在围棋上的时间,都在6小时以上,世界冠军李轩豪九段在聂道的采访中透露,对职业棋手来说,除国家集训以外,日常每天专注练棋的时间也都要在6小时以上,个别努力的棋手还会加练。
大量的努力,再配合上如今AI带来的复盘功能,让职业棋手们更加可以通过努力来弥补过去我们常说的“境界围棋”带来的差距。
AI,让职业棋手们之间的理解差距迅速缩小,努力能带来的结果进一步扩大
对大部分孩子们来说,能在做完老师作业以外,每周再抽出点时间练棋,就已经是相当不易了。在这种练习强度下,智商所带来的效率自然而然就被一再放大了,但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影响依旧停留在0.32,连弱相关都算不上。
所以,想要学好围棋,更多的还是依靠平时的练习与努力。
在聂道教练看来,随着围棋人口的不断增多,再加上围棋教育的逐渐标准化、体系化、专业化,当代青少年通过老师的指导还有自己的努力,是都有能力能够升入业余5段的。
03 学好围棋,到底靠什么
在《聂道之星》系列文章中,不乏进步特别快的孩子们,他们往往以极快的速度冲至业余4段、业余5段,甚至是在全国级的比赛中取得成绩,让人好生羡慕。
但很多人没有看到的是,这些孩子除了对围棋的热爱之外,课后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比如某位两年便升入业余5段的业余小棋手,他一个月课后要下70-80盘棋,大量的训练和复盘,为他的棋力提升提供了基础。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在围棋领域同样也适用。
那么有的家长可能会问,既然努力这么重要,天赋难道就没有发挥的余地了吗?当然不是,天赋能带给孩子最大的礼物,其实就是学围棋的兴趣。
孩子们都是对胜负极其敏感的群体,对于启蒙期的“萌娃”们来说,哪怕是被吃掉一颗子,都有可能兴起一场眼泪的海啸,而好的天赋,不仅能帮助孩子们快速入门,更能很大程度避免早期“受挫”的情况,通过胜利快速建立起兴趣,毕竟赢棋带来的快乐,成年人都享受其中。
赢棋的感觉,确实让人欣喜非常
除了这点之外,为了维持班级内部的胜率“平衡”,天赋好的孩子往往匹配的对手也都是那些天赋比较好的孩子,高强度的对战让这些孩子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理解,熟练知识,这些在早期的围棋学习中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兴趣带来动力,对局夯实知识,天赋快的孩子们在早期的围棋学习中,能够占据先机也是不争的事实。
兴趣培养,也恰恰是启蒙阶段孩子们学围棋最重要的一环。
不过在后续的学习中,天赋能够带来的收益会变得越来越小,特别是在业余高段位的学习中,没有一盘盘的对练、没有一次次地复盘,想要凭借天赋往上冲,就非常非常难了,这种时候能够坚持每天训练的孩子,成绩就会越来越好,甚至后来居上。
所以,在孩子们学围棋的过程中,我们既要看到孩子的天赋,利用好它,也不要太过于看重天赋、依靠天赋,能真正决定孩子学习进度的,只有老师的水平、课程的高度、孩子的努力与家长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