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社會眾生相
从吃子到围地,孩子们都将学会什么?
聶衛平圍棋道場
2025年6月27日

(原文發表於2025年6月21日)

在学围棋之初,孩子们最先接触到的就是吃子,无论是对各个棋形的掌握,还是各种各类吃子的技巧,本质上都是在学会如何去对抗对手。
 
 
 
但围棋之所以称作“围棋”而非吃子棋,就是因为围棋是一个比拼围地的项目,在刚刚结束的第15届春兰杯决赛上,两位争冠选手朴廷桓九段和杨楷文九段的棋,一整盘下来吃子的数量一只手就能数得清楚。
 
 
 
 
一盘棋下来,俩人加起来提了5颗子
 
 
 
那么从吃子到围地,孩子们将经历怎样的考验?为什么这一关也被誉为“孩子们最容易出现瓶颈期”的一关?成功通过之后孩子们又将得到哪些收获?今天我们就不妨来聊一聊,从吃子到围地的那些事。
 
 
01
 
 
围地思维
 
孩子们通过围棋学到的宝藏
 
 
 
其实,关于吃子与围地,一直以来都是围棋教学的一个难点,围棋作为围地的项目,教围地肯定是对的,但一上来就教围地肯定也是不现实的,特别是对于年龄小的孩子们来说,到底怎样才算是高效率地围地,实在是太过“抽象”了,因此先利用吃子棋提升孩子兴趣,并教给他们基本的棋形,再去过渡到围地,已经是目前围棋教学的主流方式。
 
 
 
在吃子阶段,孩子们都是被“吃子”的快乐领着走,从开局开始就是一个扭十字的模样,都是短兵相接的战斗。但在围地阶段,361个交叉点足以诞生任何可能,也将极大地颠覆孩子们对围棋的理解,就拿征吃来说,可能遥远地方不经意的一颗子,将改变整个吃棋的结果,这对于孩子们的震撼,以及思维上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他们开始了解布局,了解棋子对未来的影响,这其实就是改变的开始,当然对于思维的巨大改造,也会让孩子们产生诸多不适应的感觉,造成瓶颈期的现象。
 
 
 
不过从结果来看,在度过这一阶段之后,孩子们的这几项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
 
 
 
01
 
全局观念的萌芽与产生
 
在围地阶段,孩子们所要经历的思考量是巨大的,而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布局,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将初步认识到如何才算是高效的行棋方法,并通过“跳”“飞”等手段,为自己的“大棋”布下基础。
如果说吃子棋是真刀真枪的力量比拼,那么围地棋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两军对垒,是夜幕奇袭、还是两军对垒,是远交近攻,还是深入敌后,在一次次的判断中,孩子们将真正学会何为布局、何为计划,这种机会成本分析能力将成为未来决策思维的底层逻辑。
 
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而围棋则正成为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垫脚石,让他们得以身居高点,俯瞰全局。
 
在布局中树立全局观念
 
02
 
逻辑思维的直观提升
 
围棋行棋被古人称为“手谈”,每一步都是严密的逻辑表达,在全局棋的过程中,孩子们将学会围棋的内在逻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棋理”,怎么走是相对合理的,其内在的表达又是什么,通过不断的因果推理,孩子们将自然而然地去构建自己的逻辑、去读懂对手的逻辑,得到思维能力的直观提升。
 
很多家长都表示,孩子在学围棋之后,最直观的改变就是更“懂事儿”了,会安排时间了,这就是逻辑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直观表现。
 
 
 
通过围棋的计算,孩子们将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更好
 
 
 
03
 
专注力与抗挫力的锻炼场
 
 
在刚接触围棋的时候,孩子们很容易因为被吃子而哭泣,那么如果这次被吃掉的是一条大龙呢?这对于孩子们的抗挫力来说无疑是一场新的磨炼。
 
除了抗挫力外,专注力也是这一阶段孩子们提升的重点能力,特别是棋局越复杂、越焦灼的时候,任何一手棋都将导致全局的改变,还是以这次春兰杯决赛的第三局为例,朴廷桓从领先10目到落后近10目,输掉如此巨大的优势,仅仅需要3手棋,而孩子们在不断对弈的过程中,也将意识到任何一手棋都不容小觑的道理,也更能沉浸在棋局之中去,专注力也就自然而然地上涨了。
 
高度专注的职业棋手
 
 
 
04
 
体验到围棋真正的快乐
 
吃子,讲究的是战斗,但围地,讲究的却是全局的运营,1对1的单打独斗固然好看,但全军对垒的气势与后勤补给,才是战争艺术的终极体现,对孩子们来说,能够在棋盘上挥斥方遒并赢得胜利的感觉,是许多其他游戏根本无法带来的,越是学围棋、越是下棋,越能感受到围棋真正的快乐,并培养出一门终身的爱好。
 
那些支持人们下几万盘棋的,不是快乐又会是什么呢?
 
 
通过围棋,孩子们收获了快乐
 
02
 
围棋,超越技术的思维启蒙
 
图片
 
围棋教学从吃子到围地的进阶,本质上是从技术传授到思维培养的跃迁。所有技法教学都将围绕“围地”这一概念展开,而孩子们也将搭建结构化的认知。
 
老师们深知,那些在棋盘前咬着嘴唇权衡“吃子还是围空”的孩子,正在经历思维模式的静默革命。一位老师这样描述突破瓶颈的瞬间:“当孩子突然不再执着追杀对手的孤棋,转而轻轻落子加固自己的疆域时,他眼中会闪现前所未有的澄明——那是思维开悟的光芒。”
 
通过围地阶段的教学,孩子们最终获得的不是段位证书,而是一套应对复杂世界的认知操作系统——既能精确计算局部得失,更能站在人生高处俯瞰全局。
 
这或许才是围棋穿越四千年时空,依旧闪耀在人类文明殿堂的真正原因。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