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應 : 0 | |||||||
(原文發表於2025年11月24日)
孩子4岁开始学围棋,7岁就升入业余5段,职业棋手就连带娃战斗力竟恐怖如斯?
来自西安经开凤八的韦明瑞老师,带起娃来可真是一点没手软,特别是自家孩子还是个女孩的情况下,在学围棋过程中可是没少让这个老父亲操心,韦老师直言有时候都被气的有点“按捺不住”。
即便如此,韦老师依旧在3年内将娃带入业余5段,对此他表示,自己其实只是运用了科学的训练方法,并没有针对性地给她开小灶。
而今天,我们不妨跟随韦老师的视角,看看他是如何带娃的。
让孩子快速涨棋,抓住兴趣最关键
我认为学围棋有两个所谓的“天赋”,一个是对知识的记忆力和吸收能力,这堂课学了以后能立刻掌握并运用,这是孩子的天赋。
而另一个天赋,正是孩子的兴趣,通常来说,第二个天赋好的孩子,往往能够在围棋之路上走得更远。
由于我本身既是职业棋手,又是聂道的围棋老师,所以我带娃学棋,基本就是在家自己教她,寒暑假的时候会送到聂道去参加集训。
寒暑假,孩子们借助集训提升的重要时机
遗憾的是,我家闺女是一个对围棋兴趣平平的孩子,她的优点在于比较听话,父母说什么就会去做,但缺点则在于对围棋,或者说好胜心起初并不强烈,这点一度让我在教她的过程中很是“抓心挠肝”。
我记得她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爸爸,我今天输棋了,我不想下了。”
作为一名职业棋手,同时也作为聂道校区的围棋老师,我为了激发她的围棋兴趣使出了浑身解数,即便有时候看她下出来的棋脑子里气血翻涌,但还是控制住情绪,尽量用她能懂的方式耐心地讲给她听,不急于求成。
你别凶孩子,别给孩子压力,她才能慢慢地喜欢上一个东西。
这也是作为家长最难克服的部分。
规律练习,让她重建学棋信心
孩子陷入瓶颈期,或者说进步缓慢,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因为基础不牢,计算力不够导致的,所以在她丧失学围棋信心时,我总是鼓励她,因为她在日常训练方面是十分规律且刻苦的。
对我家闺女来说,我给她安排的训练量是每天1小时,以死活题、手筋题训练为主的练习方式。
对刚学围棋的孩子们来说,大量的实战对弈与复盘的效果,是远远不如刷题的,刷题的过程就是吸收知识的过程,一个定式的几种变化你都熟悉了,实战里用出来自然就赢棋了,这是学棋的客观规律。
除了日常练习之外,到了寒暑假我也会把她送到聂道集训,集中训练对孩子的成绩帮助是显而易见的,5天的集训都跟下来,那跟没上集训的孩子就是至少40小时的差距,这些经验将帮助她拿下了很好的成绩。
参加集训后,闺女的比赛状态有了大幅提升
我记得她一次寒假集训之后过来跟我说“爸爸,我觉得下围棋很有意思。”,那一刻作为父亲,真的心里就很受触动,觉得自己一路走来的努力没有白费。
如今我闺女已经业余5段,由于有了一技之长(至少领先同年龄95%以上的小朋友),她在生活中变得十分自信,整个人做事的风格也更加成熟,我觉得这就对她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成长。
我不指望她也能成为职业棋手,但围棋至少改变了她,塑造了她,并且在7岁这个年龄就经历过这么多风浪,同龄人与她的差距,我觉得是肉眼可见的。
女儿通过围棋获得了自信
练习方式要循序渐进,坚持才能看到成长
很多家长都习惯抱着AI复盘,AI的点虽然对,但孩子想不明白其中的逻辑,盲目照搬很可能“走火入魔”,所以我教我家闺女的时候,我采用了循序渐进的策略。
在级位阶段,我就让她每天刷题,那个阶段她的计算力还不扎实,练计算力就是在扎实她的基本功,如果基本功不扎实,那么到了段位阶段肯定是要吃亏的。
到了段位阶段,我才开始有意识地给她复盘,通过分析她棋的弱点,帮她及时调整训练策略,比如她的计算力比较弱,那我就依旧让她做题,这是我为她制定的训练方式。
但我觉得,孩子能到业余5段,最主要的还是我作为家长没放弃,以及孩子自身的坚持。
在过程中,我闺女有很多个阶段都对围棋兴趣不高,我也不着急,就让她坚持训练,一点点地把她拉回到围棋的轨道上来,孩子突破了能赢棋了,自然也就开心地学下去了。
虽然我是围棋教师,但我认为学围棋的道路是“一通百通”的,或者说我们做围棋家长的道路是“一通百通”的,只要对孩子抱有耐心,别给孩子太大压力,孩子坚持学下去,就一定是会收获成长的。
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通过围棋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当然西安地区的家长也可以来校区当面找我咨询,我也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