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恬淡以處世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曹其真
前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主席及
全國政協常委
2015年7月13日

由於自20091016日到12月的那一個多月時間裡,澳門同濟慈善會的工作,還處於構思和摸索階段。因此我在那段時間裡是相對的空閒,我常常為無法填滿我長期以來早已習以為常的作息時間而感到苦惱。在很偶然的情況下,我給父親寫了一封信。在父親收到我信件時的喜悅之情啓發下,我開始了在網上寫博客的生涯。當然在開始寫博客的初期,我並沒有長期寫文章的打算。因為我怕別人嘲笑我的文筆不好,並很在意我的文章是否會引起網友們閱讀的興趣。

 

不過,我很快就克服了我的這種怕人嘲笑和在意別人是否會喜歡我文章的心態。因為我自知我並非專業作者,而我寫文章的目的是執筆自娛,和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充實和快樂些。因此我的文章是否能引起他人的閱讀興趣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自認為重要即可。

 

經過5年多撰寫博文的實踐,我在寫文章時內心是快樂和平靜的。因為每當我寫下心中的所思所想和回憶人生中點點滴滴時,我的心靈總會處於非常寧靜的狀態。令我自己吃驚的是,我過往偶然感到的寂寞和空虛也已不復存在。我為自己通過寫文章而找到的可以盡情傾訴內心喜怒哀樂的渠道而感到特別的高興。

 

現在只要我有空餘的時間,我都會寫下我在那段時間裡,對世界上發生的事情的看法、感受,或者在那一天、甚至那一刻腦子裡的所思所想。也就是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我撰寫了480多篇文章。

 

除了上述我所說的,在寫下心中的所思所想和回憶人生中點點滴滴時,我總會處於非常平靜和喜悅的狀態和過往偶然感到的寂寞和空虛已不復存在外,通過我的博客,我找到了一個虛擬的網上世界。當然令我想不到的是,雖說網上的世界是虛擬的世界,但通過我和網友們的互動,我結識了不少在現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真實朋友。那些網友開始和我交往時,使用的都是虛擬的名字,但是當我們真的交上朋友後,他們通過電郵和發紙條的形色,告訴我他們真實的名字。

 

其中澳門同濟慈善會北京辦事處陳函思從網友變成親密的朋友、同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記得在我剛開始寫博客後的不久,我收到一封用虛擬網民的來郵。雖然這封來郵的發件人沒有用真的名字,但從內容來判斷的話,我確定這封信是出自澳門青年之手。而從郵件中所用的文字,和文筆來判斷,我可以肯定書寫這份電郵者是一位受過高等教育的人。

 

在這枚電郵中,這位青年用比較偏激的言辭批評了,由於澳門回歸後部分高官的無知,因此在執政上出現的嚴重錯失。但是從來函的言辭中,我也深切地體會到了作者在不知不覺中流露出的,熱愛澳門的激情。

 

在好奇心的驅使和內心深處存在一股著對澳門年輕一代懷有特殊感情的情況下,我回覆了電郵。就這樣我用真實的名字而她用虛擬的名字通上了電郵。雖然在當時我也曾覺得和一位自己連性別、名字都不知道的人通信感覺有些怪,但是我還是有信必覆,因為我相信只要我抱著誠懇的態度,這位青年最終一定會將真姓實名告訴我的。

 

果然,不出我所料,在一個多月後的一枚來郵中陳函思告訴了我她的真實姓名,和她在星加坡修讀碩士課程的情況。在知道她的真實姓名後,我和她的書信來往顯得更加通暢。在不久後,當她獲知自己有機位去美國繼續學業時,她來信徵求我意見。當然我的答覆是,她必須把握人生中的每一個機會。而去美國繼續學業正是她人生中難得的機會。在她美國學成歸來後,我倆才有緣第一次見面。想不到的是,那一次的見面成了她人生的轉折點。

 

其實在我們那次見面前,我們已互通了幾近兩年的信息,因此雖然我們素無謀面,但我們之間已經建立了一種相互信任和關懷的關係。通過閱讀她的來信,我除了感到她超乎年齡的成熟外,我還常常能觸摸到她純真和不亢不卑的內心世界。這一切都令我對她產生了一種特殊的好感。在不知不覺中,我的腦中產生了,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中和在她成長過程中為她做些什麼的想法。也因此在我們首次見面時,當她告訴我,她打算在暑假結束前找一份合適她的工作,從此開始她的職業生涯的那一刻,我建議她赴葡葡牙就讀葡萄牙語、學習歐洲文化和體驗歐洲文化中的精華。因為我堅信多元文化是我們開闊視野、拓展思路、提高判斷能力和增加創新思維的原動力。一年後當我在葡萄牙再見陳函思時,我向她作出加盟澳門同濟慈善會的邀請。

 

在過去接近兩年半的時間裡,陳函思在北京為澳門同濟慈善會開拓我們的慈善之路。我和她的相處和交談的機會增多了,我們之間的相互了解也大大地增加了。我們現在成了無所不談的知心朋友、工作伙伴和親如家人的親人。

 

從我和陳函思的相識、相知和相交事件中,我再次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緣份】的奇妙。我常常想,為什麼有的人和我們相處了很長的時間,有些更是和我有血緣關係的親屬,但是我和他們之間的感情卻並不深。但是我們對某些人卻有一見如故的親切感。當然我不懂佛教裡面的輪迴理論,更不知道我們是否有前世和來生。但是在我漫長的人生中發生的很多事情,特別是這個【緣】字上,卻是令我百思而不得其解的。

 

其實通過網絡我還結織了很多網友。他們都是閱讀我博客的讀者。他們通過網上的各種聯系方式,和我互通消息。他們除了對我的文章作出評論外,還會告訴我他們對社會上發生的各種事情的看法,和他們生活中的一些高興和失意的事情。網友們和我之間的互動常常令我感動和受到莫大的鼓舞。他們對我的支持為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光彩和樂趣。為此我特別感謝網絡世界。也因此在目前,我比過去的任何時候都更加珍惜和每一個相識的人之間的緣。

 

自從陳函思成了我無所不談的知心朋友、工作伙伴和親人後,我們之間的接觸日趨頻繁。而通過和她的接觸和交談,我對中國和澳門的年輕人對在社會上發生的各種大小事情的看法和想法也加深了了解。陳函思和我談及的很多問題往往是我長期疏忽或是根本想不到的問題。因此和她交談,常常會令我感到受益匪淺,有時更會讓我陷入深思。這也是為什麼我喜歡和不同年龄、不同職業、不同教育程度和不同階層人士交朋友的原因。當然,其中和年輕人交朋友對我來説尤為重要。因為年輕人充滿朝氣和活力,從他們身上我看到未来一片光明的同時,也自然地感染對生命的熱愛。

 

在過去的两年中,陳函思曾在三個不同的場合,分别向我說過的三句話,一直盤旋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它們是:

 

1.          過去,打死我也不相信,在這個世界裡有靠能力和智慧致富的商人。因為我認為商人一定是奸的。

 

2.          過去,我不相信在這個世界上存在真心的、不求回報的做善事的人。

 

3.          過去,我不相信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不計個人得失,而做對他人有利事情的人。

 

我對陳函思那三次簡單的陳述並沒有即時的反應。因為她的説話不涉及我們當時的話題。因此即使我想反應,我也有措手不及的感覺。不過儘管如此,她的那三句話還是给我留下的印象却非常的深刻,而且它們一直反覆地出現在我的腦海中。當然由於陳函思沒有説明她説這些話是否是有特别的針對性,她也沒有告訴我,為什麼她對那三個觀㸃產生變化的原因。因此我無法猜測,她在説這三句話時,她的腦中想的是什麽。對她冷不丁地爆出那幾句話,我的心中更有些覺得奇怪。不過令我奇怪的原因,並非是她在三句話中所表述的,她對商人、慈善人和心中不存私利,一心奉獻社會的人士的看法本身。而是為什麼在陳函思這個年輕人的腦子裡,會對那些人存有這樣的先入為主的想法。

 

在那一刻,我回想起當年我在陳函思的年齡時,對周圍的人和事的看法。我是在解放前的上海出生的。從我懂事起,我的父親就是個做生意的商人,因此雖然當我在讀小學時資本家在中國已是被打倒的階級,但我深信我的父親絕對不可能是一個喪盡良心的奸商,所以我對資本家和商人從來沒有心存偏見。在我到了澳門繼承父業後,自己也成了一個資本家,因此我深切地體會到在這個世界上是存在著憑智慧和努力致富的商人。因為在我的心中一直力求自己成為一個成功的、誠實的並且憑真本事的資本家和商人。

 

我成長在上世紀405060年代的中國內地。直到我1965年移居香港,我都深切地感受到,在那年代,對青少年的教育,除了著重於知識教育外,還特別注重對年輕人的道德教育。當時社會上的人與人之間基本上不存在貧富差距,社會的風氣特別良好。當時的年輕人普遍都特別愛國。而且每個年輕人都深受[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精神的影響,因此幾乎每個年輕人都懷著一顆為國家為社會貢獻的赤誠之心。在這種環境裡成長的我的眼中,我周圍所有的人都是絕對愛國愛民的、善良的和無私的。

 

在那種社會氛圍下,我們的物質生活儘管相對艱苦,但是幾乎所有的人在精神上都是很愉快的。因此我一直感到生長在那個時代的人的精神面貌也是非常健康,而且在心靈上都要比現在的年輕一代單純、幸福和愉快。

 

也正因為我是在【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中長大成人的,所以我從來都不會懷疑別人是否懷著一顆真誠去幫助在他們周圍需要被幫助的人。因為在那個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非常融洽的、人的精神面貌也是陽光的、而社會也是非常和諧的。也因此陳函思三次向我說的三句她以前對商人、慈善人和無私的人充滿懷疑的話語,引起了我的關注和令我陷入了深思。

 

我一直認為,在我國的改革開放的過去30餘年時間裡,我國的經濟高速發展,並且一躍成了世界上第二強大的經濟體。我國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隨經濟發展而大大地提高的情況下,我們中國社會應該是變得更和諧的。但是令我遺憾的是,事實上和5060年代相比較,我們的社會卻變得不那麼和諧了。年輕的陳函思的那些看法和想法,充分反應了社會上存在著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不信任,其中特別是反應了老百姓對權貴和富人的不信任。

 

其實我相信像陳函思這樣受過高等教育的、胸懷大志的青年有這些看法和想法絕非純屬個別現象。我深信在一定程度上,她的那些看法和想法是一般年輕人的看法和想法。由於我也曾年輕過,我覺得在年輕時,我們對社會上發生的一切都顯得特別敏感。又由於年輕人涉世不深,因此難免對社會上存在的一些不法商人或權貴的所作所為心存反感,因此而產生對所有的商人及權貴心存偏見。而這種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猜忌和不信任,卻是導致社會矛盾和造成社會不和諧的根本原因。因此這是值得我們每個人警惕和思考的大課題。

 

我相信為了消除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猜忌和不信任,在社會上建立互信及和諧的氣氛,政府應該抓好全民的德育教育,讓社會回歸到【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氛圍中。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