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恬淡以處世
在覺悟中奉獻,在奉獻中覺悟
曹其真
前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主席及
全國政協常委
2015年8月24日

(原文發表於2014929)

 

在這世界上發生的事情往往是非常奇妙的。就說日前在我完成《智慧的人生》一文後,我開始對自己這樣一個剛讀了兩、三年佛學書籍的人,竟然大膽地將自己對【禪】的理解寫成博文產生了信心上的動搖。所以我將剛完成的文章在微信上傳給了我的一個好朋友,希望諮詢一下她的意見,因為我的這位朋友是一位佛教徒。在我將文章傳送給她後,我又怕她會在網上不能打開,所以隨即又打了一個電話給她。在電話中她告訴我,她受一位我並不認識的屬澳門佛青會朋友之托,要將兩本有關禪修的書轉贈給我。由於我並不認識她那位佛青會的朋友,所以心中雖然感激,但還是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收下她的贈書。聽我此意,我的那位好友說,她的那位我並不相識的朋友經常上網看我的博文,所以知道我很喜歡聖嚴法師的著作,因此很有誠意的想將這兩本聖嚴法師撰寫的有關禪修的書籍送給我閱讀,而且她的朋友相信我一定會喜歡它們的。

 

那天下午我收到了兩本厚厚的書籍。雖然當時我沒空細看,但是我的心中還是有一種很奇怪和欣喜的感覺。因為雖然我在我的博文中曾透露我很喜歡聖嚴法師的著作,和禪師們撰寫的禪詩;令我奇怪的是,在我剛完成我自覺對禪稍為有了一些領悟,和認識到修禪對我的人生是非常重要的那一刻,就有一位不相識的朋友托人轉贈有關禪修的書籍。令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是,早不送、晚不送,為什麼偏偏是在這時送?我雖不迷信,但是我還是禁不住地想,難道這就是彿教中非常強調和重視的“因緣”?

 

那晚因為沒有應酬,所以在7:30左右晚餐後,我取出了兩本書閱讀。這兩本書中的一本是由聖嚴法師撰寫的《禪的體驗、禪的開示》,而另一本名為《如月印空》。這本《如月印空》的封面印有聖嚴法師《默照禪講錄》,但是編輯、導讀和評註卻是一位名為John Crook的英國人,相信文章是用英文撰寫並由一位薛慧儀女士翻譯成中文的。在看到這本書時,我心中泛起一陣好奇。雖然我知道外國人也修禪,如喬布斯就在生前特地到印度學習修禪,但是在我印象中佛學和禪學始終是我們東方人的東西。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急不及待地翻開了這本《如月印空》。

 

這本《如月印空》是根據聖嚴法師於1989年和1995年在英國威爾斯指導《默照禪七》的內容編輯而成的。﹝註:據網上資料解釋稱所謂默照:默,是不受自己內心以及環境的影響而動,心保持安定的狀態。照,則是清清楚楚知道所有的狀況。在觀念上明白之後,進而從放鬆身心,體驗身心到練習放下身心。﹞由於這本書的文筆深入淺出,非常符合像我這樣初學佛學和禪學的人士閱讀,所以我很快地將這本書中的內容粗讀了一遍。

 

《如月印空》這本書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聖嚴法師的生平;第二部分是聖嚴法師在1995年在英國威爾斯的禪修營﹝註:很多彿教組織都會舉辦禪修營,讓信徒們在一起密集訓練。禪修營內除了打坐外,還要上早晚課、拜佛、唱誦經咒,並由禪師們講話《開示》﹞。在這本書裡作者詳細敘述了聖嚴法師每次開示講話的記錄。聖嚴法師在開示講話中不但教導參禪人士修行的方法,也詳細講述了進入禪修狀況的各種情形、修行過程中運用的原則和基本原則。第三部分卻是作者提供他多年跟隨聖嚴師父學習禪修的過程和經驗。

 

通過閱讀此書,我對書中描述的什麼是禪修營和禪修營的生活,特別是對坐禪和對在早晚課上拜佛並誦讀經咒有了一些認識。聖嚴法師每天在早晚課中的開示講話令我真的感到受益匪淺。我一面閱讀,一面將我感到非常受益的段落記錄了下來。現在我將它們引述如下:

 

【禪的目的並不是要快速達到開悟,修行的本身就是目的。】;

 

【絕大多數生起的念頭都與過去有關,也可能與未來有關,亦即猜想著因過去而將發生於未來的結果。這牽涉到分別、判斷、比較與記憶,而它們都會引起煩惱和緊張,並且根據所生起的不同念頭和你自己的性格,而有強度上的差別。練習將這些全都放下是極其重要的。】;

 

【我們需要培養將記憶、牽掛和智識都放下的藝術。】;

 

【把自己從過去和未來孤立出來,只在當下,就更容易見到自己的本性,沒有阻礙。當你漸漸深入,最後便能在前一個念頭中將自己孤立起來,並且再次從後一個念頭中孤立自己。當你從這些念頭中抽離以後,就會開始發現什麼是獨立的、無限的自我。】;

 

【我們的一生中,有大部分時間,是花在調和那些我們想要以某種方式影響他們的人:也許我們想取悅某個人,或是覺得不這麼做;或是我們欠某人一個人情;或是我們想要去拒絕或傷害某個人。我們被自己與他人之間的牽扯,弄得團團轉卻又放不下,這就是依賴。當我們只讓自己做自己時,就不會和其他人有所牽連。我們依然可以關心他們,但不會依賴他們的想法、態度和意見。】;

 

【當你既不執著於獨立,也不執著於陪伴時,智慧就顯現了。】;

 

【禪修時,很重要的一點,是讓每一個念頭只在當下這一刻。如果你與當下合而為一,你就停止了念頭的生滅,因為沒有念頭的生滅,你便體驗不到時間的存在,也就是說,時間變成一個又一個的當下。】;

 

【在愉快的當下,我們會覺得很享受,但是只要愉快的當下一直存在,就沒有所謂的愉快或悲傷。】;

 

【什麼是智慧?以禪的觀點來看,智慧是一種從執著中解脫出來的狀態,從衡量算計中解脫出來,從自我指涉中解脫出來,以及空掉煩惱的狀態。智慧無法經由累積和增進貧乏的知識,或是衡量自己比他人領先多少而獲得。】;

 

【沒有智慧的慈悲,只不過是一種沾染著感情與執著的情緒而已。這種以自我中心出發的慈悲會產生善行,但其內在狀態卻是有限的】;

 

【一個真正的慈悲念頭是無我的,而且會帶領你開啟智慧。在佛法裡,智慧與慈悲總是伴隨而來、相互增益的。】;

 

【世界上有許多人需要幫助,但是如果我們不修行,便連自己都幫不了,更不必說其他人了。】;

 

【只要認知自己是誰,只要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能力可及和無能為力之處,然而接受自己。不需要去和別人比較,自尋煩惱。如果你能做到這點,性格會更加穩定,也會更健康、更平和】;

 

【禪修者必須知道自己的缺點所在。如果你去改正這些缺點,而非試圖掩飾,人格就會變得更完整,別人也會信賴你。你不必成為一個聖人,而要成為一個健全的、與自己保持和諧的人就可以了。】;

 

【修行的目的是讓我們從自我中解脫,超越對自我的執著。】;

 

令我非常感興趣,並陷入深思的是在書上《禪與佛性》一節中,聖嚴法師說:

 

【身為一個初學的修行者,我們當然仍免不了自我中心的行為和自我意識——依然把自己看成世界上最重要的,所有的事情都是為了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由此形成我們對事物和其他人的執著。既然沒有什麼事物能永遠擁有,這些執著便只會不斷地為我們製造煩惱。疼痛是身體的煩惱;心理上的問題是煩惱;當其他人不認同自己的意見時,我們也會覺得煩惱。

 

但是,雖然這個自我意識是一切煩惱的根源,它同時卻也是修行的開端,能促使我們放下那些造成煩惱存在的根源。我們的目標,是要利用自我來超越自我。一個強大的自我,能夠提供一個讓人決心開始修行的平臺。一方面我們尋求超越的執著,另一方面,我們也利用對存在的執著,來作為超越的基礎。】

 

在粗讀完這本書後的那天晚上,我為我能讀到聖嚴法師在那次禪修營中的開示實錄而感到很興奮。因為聖嚴法師的開示,令我再次認識到佛學除了教人放下世俗煩惱的偉大哲學外,更是開啟人類智慧,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從自我、執著而產生的煩惱中解脫出來的智慧學。

 

我的心中對一切教人向善的宗教和個人信仰都很尊重,但是直到現在,我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打算。另外我每日工作繁忙,我的人生中還有很多想做的事還沒有完成,並且我目前還是比較留戀和享受世俗的生活。但這並不影響我學習佛學的決心,和按佛學的精神修行,因為我想做一個具有智慧和慈悲的有益社會和眾生的人。不過由於我靜不下心來學習坐禪和去參加禪修營,以達到修行的目的,所以我的內心對我是否能修行成功產生了疑惑。但也正在我心中產生疑惑的這一刻時,我突然想起了被佛教內外稱為禪門巨匠,提出【生活禪】理念的淨慧法師。

 

淨慧法師的名字在我腦中出現的那一刻,我馬上打開電腦,並在我的文檔上找到了大約在三年前由網上摘錄的淨慧法師撰寫的《生活禪鑰》。讀了其中有一段介紹《生活禪鑰》的一段話和淨慧法師提出的生活禪的主要理念後,我心中的疑惑打消了。那段話是:

 

【善用其心,善待一切。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禪就是生活,以禪來凈化生活,落實覺悟人生的理念;生活就是禪,以生活來體現禪的功能,落實奉獻人生的理念。學禪離不開做人與做事。

 

做人的八字方針;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做事的八字方針:感恩、包容、分享、結緣。處處體會生活禪,時時擁有禪生活。】

 

淨慧法師的生活禪的主要理念如下:

 

【生活禪強調“將信仰落實於生活”,“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法師還強調生活禪要求將禪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實現禪的超越,體現禪的意境。淨慧法師提倡“將修行落實於當下”,認為生活禪的“著力點是把握當下一念:覺悟在當下,奉獻在當下,修在當下,證在當下,受用在當下,保任在當下。”而淨慧法師指的“當下”就是在那一時刻。他的生活禪強調要著力專注於當下這一念,也就是強調,禪修要落實於時時刻刻、分分秒秒中。他更提出讓覺悟與奉獻相結合,“在覺悟中奉獻,在奉獻中覺悟”,覺悟就是為了奉獻,“在奉獻中求幸福”,幸福就在於奉獻,奉獻人生就是幸福人生。】

 

在讀到上述幾段話的那一刻,我的心中對自己是否能修禪成功增加了信心。因為上述淨慧法師提出的修生活禪的方法,對於我這個剛開始接觸佛學,想修禪、並在生活中實現禪的超越,體現禪的意境的人,雖說並不容易,但並不是高不可攀或是遙不可及的。因為像我這樣剛開始接觸彿學的人,雖然在一時三刻中對佛學的深奧之處可能難以領悟。但是淨慧法師提出的,學禪離不開做人與做事,和強調禪修落實於生活中的每時每刻、每分每秒的生活禪,顯然是相對簡易,並且容易達到目的的。也因此我相信只要我下決心在今後的日常生活中,按照淨慧法師的教導落實好【做人的八字方針;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做事的八字方針:感恩、包容、分享、結緣。】的話,我的人生智慧一定會積累並增加,而我也一定會達到【處處體會生活禪,時時擁有禪生活】和【在覺悟中奉獻,在奉獻中覺悟】的境界的。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