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恬淡以處世
我對智慧人生的理解
曹其真
前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主席及
全國政協常委
2015年10月2日
(原文發表於201447)
在過去四年半中,我從網上或書籍中閱讀了很多有關道學、儒學、佛學理論的書籍和中國的詩詞。並且往往在閱讀後,我會將其中,我喜歡的和我認為經典的及精彩的部分抄錄下來,並保存在我電腦的檔案中,以便我在將來有空閒的時候再次將它們閱讀。最近我又將我大約在三年多前,從網上摘錄的一篇名為《智慧人生》的文章重讀了一次。記得在當初讀那篇文章時,我因為非常喜歡它在簡短的文字中包含了極深的人生道理,所以我即時將它從網中摘錄下來,並粘貼在我的文檔中了。但是可能由於我的中國傳統文化根基很差,而且在過去接近半個世紀內,一直沒有機會閱讀中文書籍和欣賞詩詞,所以雖然這篇《智慧人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我對其中的一些內容却還是一知半解的。這次在文檔中再次將它拿出來閱讀時,發現自己經過過去三年多時間大量的閱讀中國道學、儒學、佛學書籍和中國的詩詞作品後,雖尚未能說對它已很了解或對它掌握得很透徹。但是和三年多前比較,這些理論,特別是詩詞,對我來說已並非是那麼陌生的了。我的這個發現令我感到莫大的鼓舞,並進一步增強了我在今後要繼續不斷地閱讀和學習知識的動力。我再一次認識到,熱愛閱讀和終生學習對我們的重要性。因為我的親身體會告訴我,通過不斷地閱讀和學習,我們的領悟能力一定能提高、我們的視野一定能開闊、我們的思維一定能變得活躍,和我們掌握的知識、通識也一定都會更加豐富和充實。

 

現在我把三年前從網上摘錄下來的《智慧人生》一文抄錄如下:

 

【蘇東坡有詩說:“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其次立功”。立德的,如孔子、孟子;立言的,如老子、庒子、管子、孫子;立功的,如秦皇、漢武、成吉思汗。

 

智慧二字的組成,是日知而心彗。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有真正智慧的人,深知人性,了知人生,所以方能寧靜淡泊以處事,忠厚仁義以待人,便成為眾望所歸的大好人。有真智慧的人,方能使人生真平等,真自由,真幸福,真圓滿。

 

有真智慧的人,他的一生消極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積極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換句俗話說“我們希望別人如何待自己,我們便如何待別人”。這便是“智慧人生”。

 

儒家孔子把智仁勇列為中心。智者不惑,不惑於名利權情,;仁者不憂,不憂於得失榮辱;勇者不懼,不懼於威迫壓榨。

 

所以說人生,生必有死,生死是必然的。唯有有智慧地度此一生,方才不辜負來人間走了一遭。】

 

我在讀到上述這首詩之前,從來也沒有讀過蘇東坡的詩,但是由於蘇東坡的名字在我們中國可說是家喻戶曉的,所以我對他的大名也是早有所聞的。不過三年前,在讀到他這首“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詩時,雖然我能隱隱約約地感悟到作者在詩中描述人生的無常,但是它卻沒有引起我心靈上的共鳴。坦白地說,當時我雖然覺得它很優美,但我卻並沒有對它太在意。不過這次當我再讀它時,我內心的感覺和上次卻是完全不同的。蘇東坡寫的雖然不是人而是鴻鵠飛鳥,但是我能從詩句中,體會到他用鴻鵠飛鳥比喻我們人生的心情和意境。我將這首詩來回來回地吟誦了好幾遍,而當我仔細地咀嚼詩人在這首詩中用的這28個字時,我對詩人在詩中道盡人生底蘊的情懷產生了極大的共鳴。我非常能理解蘇東坡在作詩時的心情,因為我覺得,我們的人生根本就像在天空中飛翔的鴻鵠飛鳥。正如他所描述的那樣,不但鴻鵠飛鳥偶爾會在下雪的泥土上留下了爪印是瞬間的,我們每個人在世上留下一些印記也和鴻鵠飛鳥一樣,在浩大的宇宙和世界上、在歷史的長河中也是極為渺小的和微不足道的。再說人也和鴻鵠飛鳥一樣,不知去向,因為在我們每個人離開這個世界時,誰也不會知道我們會去何處。

 

為此我再次深深地感悟到,在我們的一生中,不管我們是多麼地成功或多麼地失敗,我們在這世上留下的痕跡,都是不足掛齒的。也因此這首詩又一次令我認識到,我們的過去已成過去,所以我們對過去的成功不能留戀。因為今天是明天的過去我們與其留戀過去的成功,倒不如把精力和時間花在為今天的成功上。在此同時,我們也不應該對過去的失敗太在意,更不應該總是生活在後悔中。當然我們應該總結經驗,並找出令我們失敗的原因。如果我們發現過去是因為我們犯了錯而失敗的話,那麼我們努力改過已經是很不錯的,因為沉浸在後悔中度過今天已是於事無補的了。因此我認為無論我們是成功或失敗、得意或失意,我們都一定要,將該放下的放下,而把今天的日子過好。另外,我們雖然可以對自己的明天有一定的追求,但是我認為我們也不能過分地、刻意地去規劃和強求。而且我覺得我們必須要在追求理想的同時,明白順其自然的重要。因為我們誰也無法真正地預測明天會是怎麼樣的。可能很多人不會同意我的這個觀點,更有可能認為我有些悲觀。但是我認為其實不然,因為對我們每個人來說,真正重要的是活在今天和這一刻。如果我們不能將我們的今天或這一刻活好的話,那麼我們想明天的事也只能是空想甚至妄想,是徒勞無功也是沒用的。也因此我認為我們都要特別地珍惜生命中度過的每一天和每一刻。因為只有我們珍惜我們人生中的每一刻,我們才能將我們的一生活得精彩和富有意義。

 

這次讀到蘇東坡的詩時,最大的感觸是中國詩詞的偉大。因為詩詞中都是用非常精簡的文字,表達深刻的內涵和豐富的情感我再一次為自己沒能早一些接觸中國詩詞而感到非常的遺憾。但是我相信活到老,學到老的道理,所以我在今後還要繼續努力學習詩詞。當然我知道,在我這輩子,我已經不可能成為詩詞家,但是我相信只要我用心學,那麼即使自己不能寫好的詩詞,但是我認為在讀到好的詩詞時,能真正欣賞它們也是不錯的。

 

再一次讀這篇《智慧人生》 感到其中那兩段真的是太精彩了,它們是:

有真知慧的人,深知人性,了知人生,所以方能寧靜淡泊以處事,忠厚仁義以待人,便成為眾望所歸的大好人。有真智慧的人,方能使人生真平等,真自由,真幸福,真圓滿。

 

有真智慧的人,他的一生消極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積極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換句俗話說“我們希望別人如何待自己,我們便如何待別人”。這便是“智慧人生”】。

 

我很清楚的知道儘管自己已年皆古稀,但是我卻還末能真正地“深知人性”和“了知人生”,也因此,在反省自己的人生時,我雖知道我們必須忠厚仁義地對待他人的道理,也將忠厚仁義作為自己為人處世的準則,並且也大致做到了。但是我深深地感到在以寧靜淡泊的態度處事方面卻還是欠缺的和今後必須改正的。最近我閱讀了漢·刘安《淮南子·主術訓》一文。其中的:是故非淡薄無以明德,非寧静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又一次讓我明白,我們必須以“淡泊”和“寧靜”作為準則,因為只有淡泊才能明志,寧静才能致遠。(淡泊:恬淡寡欲;寧静:安寧恬静;致:達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着,才可有所作為。)

 

在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的一文中,劉安還有幾段被翻譯成白話文的段落令我受益匪淺,它們是:

【聖明之人所具備的條件,是這樣的:考慮問題要細緻,處事要謹慎,同時胸襟要開闊,志向要遠大;智謀要圓通靈活而品行要端正;才能要廣泛多樣而處事要簡約。】;

 

【全面了解萬物而不知道社會人情世故,就不能叫做「智」;普遍地愛護各種生物而不愛護人類本身,就不能叫做「仁」。所謂「仁」,就是要愛護人的同類;所謂「智」,就是不可糊塗。仁慈的人,雖然有時不得不割愛,但他那不忍心的神色還是會流露出來。聰慧的人,雖然有時碰到煩難之事,但他那聰慧的心志還是會呈現出來。心地寬厚的人能經常反躬自省,自己所不願意的,就不會強加給別人;由近而知遠,由己而知人。這就是仁智結合運用的結果。】;和

【就人的本性來說,沒有比仁更珍貴的、沒有比智更重要的。將「仁」作為主體,用「智」去實施它;這樣以「智」、「仁」作為基礎根本,再加上勇力和辯才,處事迅速勤快、靈巧機敏,聰明地審察分析,這樣就集中了所有長處,十分完美了。如果自身的才能沒有多少,卻學會了一些雕蟲小技,又沒有仁和智來作為主幹表現在外,而擁有的上述這些「捷疾、劬錄」等,只會增加它的危害性。所以不「仁」卻勇武有力、果斷敢為,就會像瘋子握利劍一樣,後果難測;沒有「大智」卻能言善辯、機敏乖巧,就會像騎著駿馬馳騁而漫無目標。所以雖然有才能,但使用不當,所處不適宜,那就會被用來助長虛偽、粉飾錯誤,這樣,所具有的技藝多還不如少些好。所以不仁且有野心者,是不能讓他獲得有利地位、處有利形勢的。而那些天質愚笨者,是不能授予重要權力的。】

 

在這一刻,我不得不提的是,在《智慧人生》一文中,真正令我感觸最大的是:

有真智慧的人,他的一生消極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積極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換句俗話說“我們希望別人如何待自己,我們便如何待別人”。這便是“智慧人生”】。

 

我和同濟學生們只要有機會,就會聊天。而我也很多次和孩子們說到,為人處世的道理說難很難,說容易也確實很容易。因為只要我們能做到,我們希望別人如何待我們,我們便如何地去對待別人的話,那麼基本上我們在這世上一定會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我之所以這麼說的道理其實也很簡單,因為在當今的世界中,是沒有真正的傻子的。而且人與人的感覺也是差不多的。如果你對別人不好、甚至處處計算和欺壓別人的話,那麼對方一定在心中對你不滿,因此他即使嘴上不說,但也不可能真心地對你好。所以我經常提醒孩子們要切記,【不喜歡別人對他們不好的話,那麼他們必須首先要對別人好。】。另外,我還提醒孩子們,就算面對一些和我們不一致的人時,我們都要以包容的心態去對待和接受他們。世上沒有比“真誠”更可貴的東西,我們是可以用我們的真心和誠意去打動和感化這些和我們不一致的人,並把他們團結在我們的周圍。因為我認為在這個世界上,積善緣總比積惡緣強、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好。

 

最後,我還是要引用這篇《智慧人生》中的最後一句話,作為我這篇博文的結束語,那就是【所以說人生,生必有死,生死是必然的。唯有有智慧地度此一生,方才不辜負來人間走了一遭。】。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