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恬淡以處世
成熟和自信
曹其真
前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主席及
全國政協常委
2016年2月20日
(原文發表於20121023)
最近遵醫生囑咐,說我需要休息,所以幾乎天天都在家待著。由於在家沒有什麼事可做,所以除了閉目養神外,還能做的也僅僅是看看報紙、書籍和電視新聞。在此期間,當我感到自己的精神較佳時,會用手上的平板電腦上網瀏覽。而禪心學苑上的釋達觀法師和其他法師們撰寫的文章,更是我最喜歡瀏覽的網站之一。我很喜歡禪心學苑的釋達觀法師的文章。我也曾在我的博文中多次寫過閱讀他的文章後的感想。這幾天再次閱讀他的幾篇《佛法隨筆》,更有再次受啟發和教育的感覺。特別是下列的三篇文章,更令我不斷地靜思法師文章中的寓意。這三篇文章分別是:
 
1. 《成熟的人》
【去年剛過,今年初到,不知我們領悟到什麼?所謂「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未來種種譬如今日生。」生命若無經歷淬鍊,怎曉人間的冷暖;人生若無親自走過,何能感受人們的心聲;生活若無深刻體驗,豈知世間的苦疾。
 
人的無知,該當覺醒;人的自私,應要拋棄;人的貪婪,就此止息;人的瞋恨,從此化解;人的傲慢,不該再有;人的偏見,不應存在;人的恐懼,早應消失;人的嫉妒,化為欣賞;人的猜忌,變為互信;人的懈怠,轉成勤奮;人的自卑,化成自信;人的懦弱,已趨堅強……。將一切不善、不好、不正確的觀念,轉換成善良、道德、正義、勇敢、仁慈、智慧的人生觀,這樣的胸懷才是一個成熟的人;成熟的人,即是一位菩薩的行者。
 
菩薩心中常具有四種心量:慈、悲、喜、捨。常給人快樂,即是慈心;解除別人的痛苦,即是悲心;見人離苦得樂,即是喜心;心無愛亦無憎,即是捨心。我們應以「慈悲」待人;豈能有意、無意的傷害家人或是別人呢?要幫人都來不及了,怎會去對人不利呢?若是能力範圍可以做到,豈能保留實力不去付出呢?大眾若是不肯互相扶持,那麼人性的光輝即將褪色,黑暗則會籠罩人們的心靈!
 
我們應以「喜捨」觀人;見一切好,心則生歡喜;見眾生苦,心則生憐憫。不但不為自身求安樂,還要眾生得離苦;若眾生不能離苦,更要發大願:「願一切苦難都由我來承擔,而所有的喜樂,都降臨於每一位眾生的身上。」菩薩的心已無人、我的分別,更無苦樂的對待,以及憎愛之心。總是待人如己,怨親平等。】
 
2.  《自信之人》
【路可向左向右,樓可向上向下,人可向善向惡,不知汝是何人?人有四種:一者自傲,二者自卑,三者卑傲,四者自信。
 
自傲之人,心存優越,輕視於人;孰不知?於事不懂,於理不清,於人不敬,於己不明,實為可悲!
自卑之人,心感不足,深怕於人;孰不知?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各有特色,皆有用處,實為冤枉!
卑傲之人,心有所護,防衛於人;孰不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長短相較,無有定論,實為愚昧!
自信之人,心有所悟,尊重於人;能確知!人有佛性,物有法性,一切萬法,本自空寂,實為平等!
 
從今以後,當要「自信而不自傲,謙卑而不自卑。」做個不卑不亢,自信之人!】
 
3. 《人有五害》
【君自亂,則國亡;人自亂,則身亡。自生,是己;自滅,亦己。生於世,無益於人,乃為枉生,故人不該自毀前程。
 
人有五害:一者消極之態,二者不良之行,三者被動之性,四者無益之談,五者自私之心。此五者,其害甚深,其毒甚重,大眾不可不察!
 
除害之要:消極之人,不知目標,故應儘速釐清;習慣不良,不知嚴重,故應端正自身;個性被動,不知影響,故應自動而為;戲談之言,不知無用,故應謹言慎行;自私之心,不知無利,故應無私處世。若知要害,當能改過,無過之人,輕鬆自在。
 
惠能大師告誡弟子:「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亂,自性定;心地無癡,自性慧。」心無貪瞋癡,則自有戒定慧。心無過錯,自然清淨;知錯不改,如人飲毒,終將身亡也。】
 
大約在一個月前,我曾讀過上述的《成熟之人》、《自信之人》和另一篇《認清創業》。當時我正好在思考究竟何謂創業這個問題,因此讀到這三篇文章時,內心興奮異常,而且有感而發地撰寫了《創業》一文放上博客。雖說對另外的那兩篇《成熟之人》 和《自信之人》也很欣賞,但卻沒有仔細想過釋達觀法師文中的精華之處。這次再讀到這兩篇文章時,覺得文章不但寫得簡短,並且對何謂“成熟和自信之人”解釋得非常透徹。特別是對我這個歲數的人來說尤為重要。因為像我這樣年齡的人,總會認為人生路都走了絕大部分,又怎會是一個不“成熟” 或不“自信” 的人。 但在細讀文章後,我對自己是否真正可被稱為“成熟”和“自信”作了思考。思考後,我發覺其實我並非是如我自己以前那樣想當然地那麼“成熟” 和“自信” 的。
 
我十分贊同釋達觀法師的觀點。特別是那一段[將一切不善、不好、不正確的觀念,轉換成善良、道德、正義、勇敢、仁慈、智慧的人生觀,這樣的胸懷才是一個成熟的人;成熟的人,即是一位菩薩的行者。] 更令我感悟到“成熟” 與否和年齡其實沒有太大關係。環觀周圍之人和自己的內心,更會讓我發覺我們的年齡可以很大,但是心靈卻還有可能很幼小。有些人甚至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胸懷越來越狹窄。另外,我對文中有一句「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未來種種譬如今日生。」也早有聽聞,但卻從來沒有細細地將它體會。再次讀到它的這一刻,我想起了我還會常常糾結在過去的種種不快時刻中,有時甚至還會懷緬在過去曾經擁有過的光輝時刻。想到這裡,我捫心自問,我是否能真正被稱得上是一個成熟的人?我給自己的答案是: “我並不能算是個真正成熟的人。” 因為我的問題是出在我沒能真正的放下過去的一切。雖然我已認識放不下昨天的人,是會被昨天的情緒不斷地影響著,而無法過好今天和明天。我也曾努力告訴自己,過去的已經過去,不要留戀也不要再糾結,但是我還是沒能真正豁達地將它全部放下。這時我腦海中突然出現了“人生就好比一個皮箱” 這句話。這句話好像是一位佛門法師之語,但由於我最近看的書太多,一時還想不起這是出自那位大師之口。它的大意是指,人生就像一個皮箱,我們用得著時可將它拎起,但該將它放下時,必須將它放下。因為老拎著它不但累贅,而且是很吃力的。想到這裡,我恍然大悟,一個不能收放自如和善惡不分的人,當然不是一個真正成熟的人。
 
我非常同意釋達觀法師在《自信之人》 中形容的人有四種:[一者自傲,二者自卑,三者卑傲,四者自信]。環顧我們的周圍,我覺得這四種人的確是存在的。而且這四者是捆綁在一起的。因為自傲者往往也同時是自卑者,而自信者卻往往也同時是自傲者。我一直為自己是一個很有自信的人而感到欣慰。但在讀了釋達觀法師這篇文章後,我發覺我本來心目中的自信和釋達觀法師文中所描述的[ 自信之人,心有所悟,尊重於人;能確知!人有佛性,物有法性,一切萬法,本自空寂,實為平等!] 是有出入的。因為我意識到自己雖然不自卑也不卑傲,而是一個很自信的人。但我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在自信的同時,也是一個很自傲的人。因為在我的內心,常常會有[心存優越,輕視於人] 的感覺。我在這一刻認識到自己在未來的人生中,還必須向【「自信而不自傲,謙卑而不自卑。」做個不卑不亢,自信之人!】的方向努力。
 
至於上述的第三篇文章《人有五害》,那是我第一次在網上搜尋到並讀到的。文章中的那一段【人有五害:[一者消極之態,二者不良之行,三者被動之性,四者無益之談,五者自私之心]。此五者,其害甚深,其毒甚重,大眾不可不察!】給我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我將它來回讀了很多次。並在讀後,令我閉目沉思了很長時間。我仔細地回顧了自己的一生,也對生活在我周圍的人的言行作了一些分析。我不得不承認釋達觀法師指出的這五害,的確存在我們的生活中,而且我們每個人幾乎都曾經或繼續在被這“五害” 侵蝕或毒害。就我自己來說,我一直很努力地遏止自己的“自私心”,因為我從懂事的年齡開始就明白,自私的人是可惡的,也是令人討厭的。自私的人也是幾乎不能和人相處和相交的。所以我一直以來,都會在待人處事時提醒自己,不能犯自私的錯誤。不過說起來很容易,但做起來卻很難。儘管我很努力地遏止自私心理,但是我不得不承認自己不可能把“自私心”全部消除。而且我越來越覺得人沒有一點自私心是幾乎不可能的,只不過人與人之間的自私心態有“輕微”與“嚴重” 的差別而已。不過無論如何,我認為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努力地遏止自己的自私心,而且一定不能讓它在我們的心中“泛濫成災。因為自私心重必然會傷害他人,最終也會傷害自己。
 
我對釋達觀法師指出的另外的四害,【消極之態,不良之行,被動之性,無益之談,】以前從未好好地想過。但是仔細思考後,我發覺我和生活在我周圍的人,幾乎都多多少少地受這“四害”傷害。但是我相信當這“四害”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時,也往往會被自己或他人忽略,因為不會像“自私之心“出現時那樣容易被人察覺。特別是其中的“消極之態” 和“被動之性” 更有可能只有我們自己的內心才能真正清楚知道。也因此我覺得我們更要對它們心存警惕。並防止它們傷害我們自己或生活在我們周圍的人。在仔細思考後,我得出以下的結論,我亦相信其他人也和我一樣,都會在不知不覺中犯下錯誤。它們是:
 
《人常常會在遇到困難時,感到裹足不前,並採取消極之態對抗之。
人常常會在無別人監督時,感到心存僥倖,並作不良之行取巧之。
人常常會在工作壓力大時,感到束手無策,並以被動之性應付之。
人常常會在貪口舌之快時,感到肆無忌憚,並作無益之談取樂之。》
 
冩到此一刻,我又回頭將《人有五害》再細心地閱讀了一次。我再一次感到這五害之所以能毒害和侵蝕我們,是因為我們人性中存在著很大的缺陷。相信我們如果真的要徹底清除人生五害,並做個成熟的人和自信的人,我們除了要從小受到良好的德育外,還必須通過自身的努力,不斷地糾正錯誤,並樹立內心壯大的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