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恬淡以處世
隨感
曹其真
前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主席及
全國政協常委
2016年2月29日
(原文發表於2012928)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已故賀田老先生聯絡我,並告知我隨着定居在澳門的江蘇省籍、浙江省籍和上海籍的人口不斷地增長,他認為是時候籌備成立“蘇浙滬同鄉會”以藉聯繫遠離家鄉的鄉親們,並儘可能為他們在澳門安居樂業提供一些服務。他老人家並親力親為,召集各同鄉們開會著手創辦同鄉會。我這人一向獨來獨往,專心一致做自己的事,所以不受管束,也不參加社團工作和活動。也因此我對組織和參與社團工作並不感興趣,但是由於内心對賀老的尊敬,所以當賀老向我提出此事時,我心中雖不是太積極,但卻不敢怠慢,更不敢推辭。當時,我心中對澳門的眾多長者中之二位是特别地尊敬,他們分别是賀田先生和梁披雲先生。可惜兩位長者都已先後仙逝。不過,即使他們都早已不在人世,但我還是不時會想起他們,並常常懷念他們。由於同鄉會成立之時,賀老年事已高,他將同鄉會组織起來後,自己退居二線,將會務工作寄托於我等後輩,自己卻任創會會長之職。從此會長一職就一直由我擔任。
 
雖然賀老早已在多年前仙逝,但是我還是不敢違逆賀老的重托,因此一直沒有辭去同鄉會會長一職。但一則因為確實是由於我本身的工作繁忙,另一方面我也確實不太熱衷社團工作,因此每年捐些錢給同鄉會就算完成了任務。兩年多前,我退下立法會主席位置,開始踏上做慈善事業的道路。其實,我以前也經常捐錢給慈善機構,我一直以為自己捐錢就是在做善事。但是自從開始主持慈善工作後,我才真正明白,雖説沒有錢是做不成慈善,也幫不了他人。但我體會到了慈善事業中捐錢雖重要,不過它卻只是慈善工作中的極小一部分。真正做慈善的重要部分是要用一顆大愛無私的心去將慈善做到實處、去真正幫助需要幚助之人。但是人要擁有大愛之心真的是説容易,做卻是非常困難的。此一認識激發了我對不為私利、不為謀取個人名譽地位、一心一意服務弱勢群體的義工們產生了由衷的敬意。我也開始思考雖然我對有些社團中的少數人藉社團謀取個人的名和利之作風非常鄙視,但是我也看到絕大多數在社團中默默付出,並服務人群的人是值得我們尊敬和佩服的。何况在澳門的絕大部分社團無論在澳門的政治上、經濟上、民生問題上、建立和諧社會上都擔負著不可被忽視的重要作用。所以我感悟到做社團也並不是出錢就可做好的,而是和做慈善一樣用愛心才能做成功的。我逐漸覺得我過去掛著會長的名義而不出力去做是不應該的。
 
不過在過去的將近三年時間裡,我的慈善會發展速度非常神速。它需要我大量精力和時間的投入,所以我對同鄉會的工作真的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我對自己沒能有對同鄉會的工作投入太多的時間和精力而感到内疚,更對為同鄉會作出無私奉獻的同人抱有深深的歉意。為了表示我對鄉親和同鄉會同人的敬意,去年九月在同鄉會會慶日和國慶聯歡晚會時,我為晚會送出了從上海請來的負有盛名的教授級聲學演唱家為大家演唱。那晚,萬豪軒酒家中掌聲、歡呼聲不斷。鄉親們、來賓們都為吃得滿意和飽嘗耳福而歡欣。他們在和我告别時,都紛紛向我説非常期盼下一年的盛會。這令我很受鼓舞,但也同時感到莫大的壓力。也因此我從今年夏季起就開始考慮為盛會送出什麽樣的節目。
 
7月底我和我的孩子們在里斯本聽的那場由澳門中樂團的演出,令我和孩子們的觀感受到極大的享受,心靈也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我為澳門有如此出色的樂團而欣喜,更為自己是一個澳門人而感到驕傲。但同時我又為要在大西洋彼岸,並在機遇巧合中才有此收獲和在澳門本地卻有很多人不知澳門有此瑰寶而感到遺憾。因此在我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個想法。我想與其我去外地請藝術家演出,倒不如向鄉親們和嘉賓們介紹、推廣我們自己澳門的好東西。相信通過和鄉親及來自澳門或外地的來賓分享澳門中樂團的精彩演出,不但會加强鄉親們對澳門的歸屬感,也是一個大好機會向來賓們宣傳澳門。另外,我更覺得同鄉會雖屬聯繫族群的群眾組織,但在聚會中加入一些較高層次的文化和藝術元素,很可能會吸引和團結更廣泛層次的群眾。另外,我相信人對事物的反應是差不多的,所以只要是好的東西就一定會獲得所有的人喜愛的。也因此我有信心,中樂團的演出一定會獲同鄉們和嘉賓們的喜愛的。不過令我感到有些顧慮的是,澳門中樂團是澳門特别行政區文化局屬下的樂團,樂師們都受薪於文化局。而澳門社團高達數仟以計,所以我意識到我雖然十分想請他們來演出,並向鄉親和嘉賓們推荐屬於澳門的中樂團,但我不能隨便請,更不能佔政府便宜和令文化局的領導為難。最後,在和文化局吳衛鳴局長經過充分溝通後,由我向澳門同善堂捐出一筆為數不少的善款,作為文化局屬下中樂團支持澳門同善堂成立120周年的慈善演出。
 
那天晚宴鄉親和賓客雲集一堂,萬豪軒排得密密的桌子,全部坐滿了興高采烈的鄉親和嘉賓。宴會開始前,司儀請我上台“致詞”。其實,我並不習慣在成千人前“致詞”,我更不習慣拿稿講話,不過作為會長在一年一度的國慶加會慶慶典中,不説上幾句是説不過去的。但是我確實在由我的座位走到講台時,心裡還在琢磨我究竟應該説些什麼?但當我站在麥克風前,看到台下一片肅靜,一張張笑臉和一雙雙期待的眼睛時,我知道自己該説什麼。首先我簡短的叙述了我自從做慈善起心中對組織社團工作不易有了認知,我也衷心感謝多年來社會各界對我們的支持和默默無聞地為同鄉會工作得以順利開展而無私付出的同人。我有感而發地告訴鄉親們,我們身居澳門,但必須心繫祖國、故鄉。因為“沒有國就沒有家;沒有故鄉就沒有根”。我們的同鄉會必須做好,我們一定要向我們的下一代灌輸國家觀念和傳遞故鄉情懷,並融入澳門社會,為建設更好的澳門作出努力。我更在眾人見證下,立志我的人生20年從商、20年從政、而最後的20年從善,為大家服務的目標。最後,我向在座的鄉親和來賓們介紹我們澳門的中樂團,並和他們介紹中樂團傑出的表演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和引起心靈上的震撼。我在短短10分鐘內的講話時,台下的一片寂靜令我非常感動,也令我想起我十年坐在立法會主席台上講話時,議事堂上一片寧靜的情境。
 
澳門中樂團果然不負眾望,他們在彭家鵬藝術總監的指揮下,為那天晚會一次又一次地推向高潮。此起彼落的掌聲、叫好聲、encore聲,令晚會的氣氛既震撼又沸騰、既和諧又溫馨。與會人士個個陷入了如痴如迷的境界,大家的心身也完全和優美的旋律融合在一起了。
 
晚會結束後,每個與會者都帶著滿足的笑容向我道别,而我那晚回家後,也是帶著特别愉快的心情進入夢鄉的。兩天後,由立法會轉來一篇署名“小史”,題目為“隨感”冩的文章。很顯然這位小史是同鄉會聚會的參與者,而且也是一位冩作高手,更是一位冩得一手漂亮毛筆字的書法家。他的文章是從電腦打印出來的。但是他在首頁的空白處用毛筆冩了“請呈曹先生“五個大字。由於他只署名小史,而那天與會者眾多,令我無法猜測他真正是哪一位。不過由於他在文後表示,他本想將他的文章上傳至我的博客上,但由於文章超出博客允許上傳字數,因此只能勞煩澳門立法會工作人員代為轉交給我。他在文中對我的讚揚令我深為感動,並感到有些受之有愧。不過他文中對澳門中樂團的評價卻可説是中肯和確切的。為讓更多人知道在聽眾心目中澳門中樂團的地位,並藉此增加對澳門中樂團的認識和表達本人對小史的謝意,我特此將小史的文章“随感”引述如下:
 
【 隨  感】
【能判別甚麼是好的,甚麼是壞的,甚麼是有好有壞的,甚麼是好的多一點、壞的少一點,甚麼是壞的多一點、好的少一點,這樣的人,是智者。
 
曹其真先生可謂智者,因為她斷定:澳門中樂團是好的。果然,在座、在聽的人們,不約而同地感嘆:澳門還有那麼好的中樂團!曹先生是在葡萄牙聽了澳門中樂團的演奏──是第一次聽還是已經聽過多次,並不重要──總之,她斷定:澳門中樂團是好的。事實證明:曹先生的判斷是對的。澳門中樂團所演繹的澳門氹仔,澳門狂想,中國龍,映月的泉水,民族的舞曲,是獨特的,形象的,生動的,震撼的,感人的,富有張力的;澳門中樂團,是繼承的,也是創新的;是傳統的,也是現代的;是中國的,也是澳門的。
 
 “澳門中樂團”,這個名字,可以有兩種解讀:第一種,這是一個中樂團,也是一個澳門的中樂團;第二種,這是一個中樂團,更是一個澳門的中樂團。“也”與“更”,一字之差,語義有別,我更傾向於後者。因為,在澳門中樂團的旋律中,我們不僅僅聽到了純正的中國音樂元素,更聽到了澳門特色、澳門味道、澳門節奏、澳門視角。達致此種目標,除了繼承,更要強調創新;除了強調中國傳統,更要強調澳門角度。澳門中樂團成功地做到了。這,難道還不夠好嗎?!足夠好了。因此,僅從這一件小事情來看,曹先生作為“有識人之明”的智者,當之無愧。 
 
好的東西,有些是自己的,有些不是自己的。如果是自己的,能拿出來與人分享,此為善;或者,雖然不是自己的,卻因其好,也要想辦法請出來與人分享,此為上善。善,或者上善,均可稱之為善者。 
 
曹其真先生可謂善者,因為她把澳門中樂團推薦給人們,讓第一次或者多次聽到中樂團演奏的人們,或如痴,或如醉,或凝眉沉思,或撕心裂肺,或熱血沸騰,心隨樂舞。澳門中樂團當然不是曹先生的,她只能用“請”的方式把中樂團請到了萬豪軒,給現場的千百人分享,而且,是她自己掏腰包請來的。憑借先生的影響力,她動動嘴,說些好話,應該能夠請中樂團的年輕人來演出一場,但是她沒有那樣做,而是自掏腰包,並且,她也不希望別人那樣做。因此,曹先生作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善者,當之無愧。
 
她為什麼這樣做?
 
她這樣做,是為了此刻她所代表的社團──蘇浙滬同鄉會,十六周年會慶,慶祝建國六十三周年;可是,曹先生似乎並不僅僅為了鄉親而請來中樂團,因為現場還有來自方方面面的、非蘇浙滬的各界人士。
 
可是,曹先生似乎也不僅僅是為了現場的各方人士一飽耳福。她在致詞中一再褒揚中樂團的這群年輕人,並且,在演出中,她總是帶頭站起來帶頭為這群可愛的青年藝術家們鼓掌、獻花,她似乎要透過現場的人,使澳門中樂團的美譽更加迅速而廣泛地聲名遠播至澳門小城的各階層、各領域。
 
可是,曹先生似乎又不僅僅是為了支持澳門中樂團的發展。中樂團所演繹的這些作品,其他的樂團也可以演奏,或許,有的可能會更好。她似乎要告訴我們:這是澳門的樂團,澳門的!澳門!當然,並不是澳門的東西曹先生都推薦、肯定和表揚,她是那麼冷靜,那麼理智,那麼堅持自己的原則。
 
那麼,曹先生究竟為了甚麼呢?
 
既是為了上述的一切,也還不僅僅局限於此。
 
曹先生在致詞中說:有國才有家,有故鄉才有根。
 
江南水鄉,是她的故鄉,她的根,她心中有故鄉的山水,她有根;港澳創業二十年,澳門從政二十年,於是,澳門成為她的第二故鄉,也是她的根。她的心中,有鄉,更有國。
 
澳門中樂團是澳門的,在澳門是“好的”,於是,她不遺餘力地支持;澳門是國家的,澳門好,祖國好,於是,為了一個更好的澳門,她深摯地愛着澳門、不遺餘力地建設澳門。
 
如果澳門的每一個組織、機構、團體、個人,都能像澳門中樂團一樣敬業、創新、富有中國氣度,澳門就一定是一個敬業的澳門、創新的澳門、富有中國氣度的澳門;如果中國的每一個省份、每一個機構團體、每一個公民,都迸發出創新的活力、蓬勃的激情、創造出更具高度的文明,那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那一刻不越來越近嗎?
 
我想,這或許就是曹先生透過中樂團,所要開釋的道理。而透過這次“開釋”,我們似乎獨摸到一個從江南走到濠江的不凡女性的思想和感情的邏輯,一個偉大愛國者密實的理性和高度內涵的激情。
 
〈小史,寫在2012年9月18日晚澳門蘇浙滬同鄉會會慶結束之後。因字數限制,曹先生的博客不能上傳,只能打印出來傳真;稱呼為“先生”,乃是中國傳統文化上的敬稱。〉】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