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恬淡以處世
迷信、愚昧?
曹其真
前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主席及
全國政協常委
2016年4月8日
 (原文發表於201269)

最近我在稍有空時,就會自然地拿起佛經、或由佛門高僧、居士所撰寫的文章閱讀。也因為閱讀它們,我將過去幾十年讀英文書籍的生活習慣全都打亂了。我已好久沒有觸摸放在我床頭的那本看到一半的英文小說。每當上床睡覺前看到這本小說時,心中總會有些遲疑,因為這本英文小說的內容很吸引人,而且作者的文筆也很好。但是在遲疑後,我最後還是會選擇拿起有關佛學的文章閱讀。本來我認為退出立法會,我會有很多空餘的時間。但最近我發現原來自己是處在一天只有24小時很不夠用的境況下。

 

我一直認為自己很清楚知道什麼是佛教。因為我自小習慣見家中大人說,只要我們經常唸經、燒香、求神、拜佛,我們就會受到佛的保護。在兒童時代,我偶爾會隨家中大人去廟宇。而在廟宇的大殿中,我也會像他們那樣,在佛和菩薩面前合掌並跪拜。也因此當我想起佛教時,我必然會將它和佛教徒到廟宇燒香拜佛的情況聯想在一起。至於說佛經是什麼,和佛教中最基本的理念是什麼?我卻都是一無所知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心智慢慢成熟,我開始對某些佛教寺廟中的和尚、和在家的信徒的一些行為產生疑問。特別是看到有些出家人,不守清規,通過經營寺廟而斂財的舉動,有的甚至招搖撞騙感到厭惡。也對有些信徒,去廟宇進香拜佛的目的,僅只是希望自己或家人藉神靈保佑,而獲升官、發財頗為不屑。我記得我第一次見到“問米” 的情形時,心中對“問米婆” 裝神弄鬼之模樣之驚訝不可言表。也在第一次聽到“觀音開倉” ,因此吸引大量信徒湧向廟宇進香以求財源廣進、生意興隆而感到不可思議。在我的心目中,如果信佛讓人變得善良、豁達,以至社會和諧、世界太平,那倒還是非常值得鼓勵的大好事。但是我認為如果信佛只是為達到個人發財立品的目的,那麼這不但是自私,而且是迷信和愚昧的。另外,我雖認為向人灌輸“因果報應”之概念,令人可少做壞事,那倒也無妨。但是對今世之福是由前世修得,而今世之善惡亦會影響來世的福報卻難以接受。

 

所以說,我雖然並不反對別人燒香拜佛,但是自己卻從未有了解佛法的想法。最近一段時間讀了很多佛經和很多佛門高僧、居士的著作後,我內心對佛法和佛教的看法有了很大的轉變。我在「初學佛經之感受」一文中曾寫過一段我內心的感受,它是“自閱讀佛經起,我越來越感到佛學是一門深奧的充滿智慧和哲理的學問。它並不是我以前想像的那樣,是愚昧的、是迷信的,更不是統治者用來愚民的工具”。

 

最近我上網讀了于凌波居士所撰寫的、長達80,987字的「向智識分子介紹佛教」一文後,更覺得自對佛教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當然對他寫的很多東西我還是不能完全理解。但是讀了他的文章後,我對佛教並非迷信、愚昧的想法更堅定了。于凌波居士在該文中有幾段非常精闢的描述。他說:

 

【在我沒有皈依三寶以前,我自己沒有宗教信仰,也不大注意別人的宗教信仰,同時也很少同別人談到這類問題。自我皈依三寶後,因時時想把佛法的利益介紹給別人,所以常向朋友同事們宣揚佛法的博大圓融,普救眾生。希望引人起信。由於這些機緣,使我發覺到社會上,對佛教歧視的,對佛教誤解的,對佛教極為陌生的,以及名為佛教徒而不了知佛法的,不是佛教徒想了知佛法而無機緣的人,竟比比皆是。由於這些人士太多,於是把什麼落伍、迷信、消極、逃世等名詞,全加到佛教的頭上來。偏偏佛教是一個以慈悲為本,忍辱為行的宗教,任由外界怎麼說,佛教徒既不辯駁,也不解釋。這就使社會上對佛教的誤解愈來愈深了。】

 

【社會人士對佛教誤解最深的,莫過於「迷信」二字。大多數受過新教育而對佛教無所了解的人,談到信佛問題時,第一個觀念就認為:「這是迷信的舉動」。事實上,並不是佛教迷信,而是世人硬把若干迷信的事情附和在佛教裏面,才使佛教蒙上了一層迷信的色彩。

 

最易於和佛教混淆不清的,就是神祇。神祇在世界各地民族間都有其悠久的歷史,我國亦不例外。原來古代人類,知識未開。對於自然界種種現象,感到神奇莫測。以為必有一種威力無比的神在操縱控制,因之就由驚異感歎進而祈禱膜拜。於是皇天、后土、雷公、電母、山神、土地、水神、河伯,一一成了供奉的對象。他們以為人的生死壽夭,禍福災患,莫不由神祇所掌。這些神祇,敬之禱之則得福,逆之觸之則得禍,世人為了求福滅禍,於是對神祇祭以三牲之禮,獻以金銀紙箔,以博取神祇的歡心。降及後世,神祇愈來愈多,農村中一家所敬的神祇,有皇天,有土地,有門神,有灶君,穀場中有穀神;水井旁有龍王;主管錢財的財神,主管祿秩的有文昌,甚至於什麼大仙,真人,仙姑,娘娘,都要在堂上佔一席之地。這樣下來,使人世間幾乎全成了神祇的天下。

 

敬奉神祇的目的,消極的是求免禍;積極的是求賜福。消極的求神保佑五穀豐收,人口平安。積極的求神消災去病,降福賜財。等而下之,財迷求神保佑中愛國獎券。官迷求神保佑連升三級。這些人,不種善因,妄求善果。神若有靈,又怎會隨人之所欲,予取予求呢?

 

須知宇宙萬象,各自有其因果。欲求五穀豐收,必須勤力耕耘。欲求人口平安,必須謹慎衛生。中獎券祇是或然可中,而非必然要中。求升官須以忠勤為因,以待機遇之緣,不是求神就可達到目的。語云:「聰明正直之謂神。」一個聰明正直的人尚不肯對諂媚小人假以辭色,豈有神會貪圖三牲祭品而顛倒人間是非呢?世人不明因果之理,妄求無因得果,實是愚癡之至。這種愚行,就是迷信。不幸社會人士誤把這筆帳算到佛教頭上,甚至於有人把巫卜星相,看風水,擇吉日這些愚行全和佛教扯在一起,這真是解釋不清的誤會。

 

佛教不同於神道,佛教所信奉的就是佛,佛是覺者之義,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者稱為佛。次於佛的果位的是菩薩,菩薩義為覺有情——覺悟一切有情識的眾生。菩薩是上求大覺之法,下度一切有情。菩薩修成功德圓滿,也就是佛。

 

什麼宮,什麼觀,所敬的天帝,天后,大帝,娘娘,以及真人仙姑等,可以說和佛教全扯不上關係。

 
兩千多年前,釋迦世尊就告誡弟子不得迷信。釋尊在《般舟三昧經》中說:「不得事餘道,不得拜於天,不得祠神鬼,不得視吉良日。」又云:「不得卜問請祟,符咒厭怪,祠祀解奏,亦不得擇良旦良時。」】

 

【大學者梁啟超說:「佛教是智信,不是迷信,是兼善而非獨善,乃入世而非厭世。」啟超先生博古通今,學貫中西,在學術界有著崇高的地位。他說的話,自有其學理上的根據。他所根據的是什麼?自然是三藏十二部佛法。佛法是要人轉迷成悟,轉癡成慧,轉凡成聖的大法,若有人對佛法一無所知,或僅限於道聽途說,一知半解,即認定佛教迷信,這無異於盲者摸象,坐井觀天。

 

讀了上面的幾段話,我覺得于凌波居士所描述的“社會人士對佛教誤解最深的,莫過於「迷信」二字。大多數受過新教育而對佛教無所了解的人,談到信佛問題時,第一個觀念就認為:「這是迷信的舉動」” 好像指的就是我。我在這之前的確將“佛教和神道” 混淆在一起了。我為此深感慚愧。

 

于凌波居士在文章中的另外兩段話,我認為值得我們閱讀:

 

【世間也有迷信的宗教——是那些信仰外力,將自己一切交付給外在的神的宗教。而非信仰自力——相信眾生皆具佛性,眾生皆可修持成佛的佛教。信仰外力的宗教,是相信人類之外的神,主宰著人類的一切。人的吉凶禍福,可以祈求神的力量來保護改造。

 

除了信仰他力的宗教外,尚有信仰自力的宗教,那就是佛教。佛教不以為宇宙是由神所創造或主宰。對於宇宙萬有,生滅變異的現象,釋迦世尊常說:「法爾如是」。意思是,這些現象,在自然法則上本來就是如此。自然法則是什麼?就是萬有因果律。萬法自因緣而生,萬法亦自因緣而滅。此生此滅,皆是因緣所生的果。星體運行,時序遷流,其中有其因果;生老病死,窮達壽夭,其中亦有其因果。如是因如是果,絲毫不容假借。因此,自然現象固不是由神掌管,人生遭遇亦不是上帝主持。古語云:「禍福無門,唯人自招。」自己就是自己的主宰,沒有什麼神可以作人的主宰,也沒有什麼神可以對人賜福或降禍。

 

兩千五百多年前,釋迦世尊在菩提樹下睹明星悟道時,他第一句話開口就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現前。」如來智慧德相是什麼?就是佛性,這佛性,是人人皆有的,此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人人依法修持,轉迷成悟,皆可成佛。但依法修持,輔迷成悟,全要靠自己實踐力行,不是靠神的賜予。人人所具的佛性因為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好比鏡子上蒙了塵垢,必須自己依修持的方法把塵垢磨去,恢復本性原有的光明。這全靠自力修持,與外教所謂:「信主者得救」的仰仗他力者不同。世人不解此理,把仰賴神力拯佑的宗教認為科學,把憑靠自力修持的宗教認為迷信,這豈非顛倒黑白,不明是非?】

 

從上述的幾段說話中,特別是其中那句:“「禍福無門,唯人自招。」自己就是自己的主宰,沒有什麼神可以作人的主宰,也沒有什麼神可以對人賜福或降禍。” 中,我們更能體會佛教並非迷信,更不是愚昧。

 

最近,曾有一友人問我,我如此如饑如渴地埋頭讀佛經,會否“走火入魔”。我聽完不禁失笑。我想如果我現在是迷“神道”,那麼的確有可能陷入“走火入魔” 的境況。但是佛學是教人向善、授人智慧的學問,讀它習它又豈會引人誤入歧途的道理。我心中,在那一刻想的是,我那友人也像我以前一樣沒有分清什麼是“佛法” 和什麼是“神道”。

 

其實,于凌波居士在文章中提及的“三世因果” 、“六道輪迴” 、“阿賴耶識”、“八識” 、“十二緣” 等等我還都不太明白。而對他說的“由現在之業因,再去受生,再去受報,再作業,再老死,依然在生命之流裏,延續無盡”,我更心存疑問。不過這些對我已不重要了。因為我接受佛學和學習佛學的目的旨在將我把自己這一輩子的人做好。至於有沒有來世,對我來說在這一刻我不會去想它的。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