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恬淡以處世
修心和養德
曹其真
前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主席及
全國政協常委
2016年6月14日

我自小就養成閱讀的習慣。記得自童年起,我已將父母給我的每月零花錢幾乎都花費在購買書籍上。我喜愛閱讀,因為通過閱讀令我接觸到了很多在學校書本中無法接觸的知識和常識。而隨著知識和常識的積累,令我的思維變得快速,而且視野也變得寬闊。特別是在書中讀到描述我從未到過的地方的風土人情和在我的現實生活中從未接觸的人群時,更會令我產生曾到此地一遊、和對書中的人物似曾相識的感覺,這不但令我間接地了解了他國、他鄉的文化和生活習慣,而且也是特別有令人興奮的感覺。

 

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我們現在不但能從書店買到內容非常豐富的書籍,在網上也能閱讀很多精彩的文章。所以自從我學會上網後,我花在閱讀上的時間,比我在過去的任何時候都要多得多了。我現在每天除了閱讀紙本的書籍以外,還經常在網上搜尋並閱讀精彩的勵志文章。

 

現在每當我讀到一本內容豐富、文筆精彩的書籍,或在網上遇到一篇精彩的勵志文章時,我的內心都會充滿喜悅。特別是在最近常常失眠的情況下,我的閱讀時間就更多了。所以書籍和電腦這兩樣東西,越來越變成了我最不能離開的,最好的兩個朋友。

 

近年來,因為有了電腦,所以在讀到好的書籍或文章時, 我會將書籍上和電腦文章中的精彩語句,抄錄並粘貼在我電腦的文檔中。以便我日後隨時查閱並重新品嚐其中的精華。

 

最近我在電腦又粘貼了幾篇文章。其中兩篇分別名為《修心貴在養德》和刊登在民族宗教藝術網上的《修德貴修心》的文章,更是令我愛不釋手。每次我只要一打開電腦,就會點擊這兩篇文章, 並將它們反覆地閱讀。

 

我曾在我的文章中,闡述了自從我接觸佛學知識後,我認識到了修心的重要。我也暗自下定決心必須盡心盡力地將自己的這顆心修煉好。而上述那兩篇文章《修心貴在養德》和《修德貴修心》,就更讓我明白了修心和養德之間不但有緊密的關係。而且也令我明白了,如果我真正地要把我的這顆心也修煉好的話,那麼我必須先把人做好。

 

在我們世人眼裡,我們常常把人分為好人和壞人兩種。在世人眼中只要是不違反法律、不違反公共道德的和遵守社會秩序的人都會被稱為好人。但是要把人做好的真正意思,並不純粹是指做個不違反法律、不違反公共道德標準的和遵守社會秩序的人。而是指在一生中以高尚道德為待人接物、為人處世的人。因為一個不違反法律、不違反公共道德的和遵守社會秩序的人,只不過是社會對我們做個好人的最低和最起碼的要求。他們可能並不一定是一個擁有高尚道德的人。

 

隨著年齡的增長,在這個五光十色的、急功近利的世界裡,我越來越覺得做一個守法律、守規矩、守社會秩序的人並不難,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怕受法律的制裁,也不願意被在社會上生活的人的唾棄。但是真正要做個道德高尚的人卻是不太容易的。正如在我的博文《人格面具》中曾寫過的以下的一段文字。它是:

 

1968年秋,我到澳門定居和正式踏上社會後,在往後漫長人生歲月中,我才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心地善良的人雖然不少,但是真正以真誠、正直待人為準則的人卻是不多的。在漫長的人生路上我也發現,在我周圍甚至存在著不少兩面三刀、口蜜腹劍、落井下石、迷戀金錢、和趨炎附勢的虛偽之徒】。

 

當然這些兩面三刀、口蜜腹劍、落井下石、迷戀金錢、和趨炎附勢的虛偽之徒,基本上都不是上面所說的違反法律、違反公共道德的和不遵守社會秩序的壞人。但是他們雖然不是壞人,卻是在為人處事方面欠缺道德的敗類。而每當我想到這些道德敗壞之人在世界上的存在時,我都會為他們感到可惜。我是多麼希望社會上和我們澳門同濟慈善會培養的學生們,都是道德品質高尚的人。而我也一直告誡自己必須努力地將自己的這顆心修好,令自己永遠做個擁有高尚道德品質和有益社會的人。

 

因為《修心貴在養德》和《修德貴修心》這兩篇文章,值得我們常常閱讀,因此我將它們盡錄如下:

 

【修心貴在養德

 

道德與一個人心理健康情況有著密切的聯繫。由於健康的心理來源於個體對自身以及各種社會關係的正確認識和把握,因此,道德品質高尚的人往往能遵循社會規範行事,從而減少生活中的矛盾、衝突和挫折,保持心理健康;反之,道德品質低下的人,現實中總是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和處理各種社會關係,導致個體對外部環境的適應性困難,常常被貪婪、充滿嫉妒和怨恨的心理包圍,容易發生心理障礙和疾病。

 

古代不少學者早已注意到道德與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和壽命有著密切的聯繫,相傳孔子活到73歲,孟子活到84歲,當時已經是了不起的壽星了。談到長壽的秘訣,孔子說:「大德必得其壽」,這是說,重視道德修養,樂於助人的人,能得到美好的回報,能永遠保持最佳的精神狀態。活了100多歲的唐代藥王孫思邈在總結其長壽經驗時明確提出養德為修心的基礎,是養生首務,既能防病,又能避禍。孫思邈不僅宣導養德與養生相結合,而且身體力行,他不受名利之誘,多次拒絕高官厚祿,獻身醫道,為大眾解除疾苦。為什麼良好的道德修養能使人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繼而長壽呢?這是因為:首先,良好的道德修養能維持臟腑陰陽協調與平衡。唐朝醫生楊上善說:「修身為德,陰陽氣和。」

 

《黃帝內經》也指出:「所以能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以其德全而不危也」,這一思想已被現代科學證明。據美國3所著名大學的研究表明,善惡影響人心理和壽命的長短。耶魯大學和加州大學跟蹤調查了加州阿拉米達縣7000位居民,密西根大學調查研究中心則對2700多人進行了14年跟蹤調查,研究人員在以「社會關係如何影響人的死亡率」為課題的研究中發現:一個樂於助人、和他人相處融洽的人預期壽命顯著延長,在男性中尤其如此;相反,心懷惡意,損人利己和他人相處不融洽的人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1.52倍。不同種族、收入高低、體育鍛煉以及生活作風都不能影響這個具有普遍性的正確結論。從心理學角度看來,一個善良的人長壽原因是:樂於助人可以激發人們對他的友愛感激之情,他從中獲得的內心溫暖緩解了他在日常生活中常有的焦急。從免疫系統角度看,常常行善的人有益於人體免疫系統;反之,一個心懷惡意,損人利己,和他人相處不融洽的人,壽命比較短。如一個心臟病常常發作又對他人懷著敵意的人,其心臟冠狀動脈堵塞的程度就越大。再如視別人處處為敵的人,往往一觸即發,暴跳如雷,容易使血壓升高,甚至釀成任何藥物都難以治癒的高血壓。其次,良好的道德修養能使人保持開朗、樂觀的心境。孔子云:「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論語·述而》)道德品質高尚的人總是心胸豁達寬廣,熱愛生活,在現實中珍惜名譽,樂觀進取,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而道德品質低下的人在生活中總是被貪婪、充滿妒嫉和怨恨的心理包圍,甚至不擇手段沽名釣譽,損人利己,對現實常常處於不滿和挫折感之中,積累成疾。基於道德與心理的關係,荀子主張人們要經常針對個性品質中的不足和缺陷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矯正。】;

 

【修德貴修心

 

百善德為首。德行修養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做事之基和成才之道。“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修養做人道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都是一個內化的過程,都需要內心的檢省與改正、培養和提高。澆花澆根,育人育心,修德貴修心。強化愛心,有樂善好施之德﹔秉持虛心,有見賢思齊之德﹔常懷戒心,有兢兢以強之德……心之養,要在培養、涵養、保養、修養,使其受德、守德,心正而德彰,便是一個高尚的人。

 

修心要省心,心不能糊塗,不能糾結,清醒、開朗、開通、開明,方能有眼光,鑒別好壞,知其棄取,曉其進退,方能“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方能“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省在大處,學典明理,堅定信仰,守住良心,不為蠅頭小利而鼠目寸光,不為榮耀光環而急功近利,在一些事上,既要“識得破”,又要“忍得過”。省在高處,做人素質要高,有層次﹔做文品位要高,有水平﹔做事效率要高,有能力。不鼠目寸光,不眼空無物,不以小勝而沾沾自喜忘乎所以,不為小敗而怨天尤人一“泄”千里,始終不泯信念,不變初衷。

 

修心要洗心。“物洗則潔,心洗則清”。洗滌心胸,一喻除去惡念或雜念,一喻改過自新。古人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在心的洗禮。時時清理內心的垃圾,塑造高尚思想情操,內洗心勝過外洗身,“日日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洗心方式很多,可與聖賢對話,飽讀詩書,在心內起化合作用,豐富心靈,聖潔心靈﹔可與朋友交流,多交諍友、賢友,砥礪精進,給力心靈,活力心靈﹔可多參與社會活動,參觀英模展覽,爭當志願者等等,淨化心靈,升華心靈。

 

修心要練心。畢淑敏說:“優等的心,不必華麗,但必須堅固。”固堅強之心,就要經受住考驗、鍛煉和改造。林則徐曾有言:觀操守,在利害時﹔觀精力,在飢疲時﹔觀度量,在喜怒時﹔觀存養,在紛華時﹔觀鎮定,在震驚時。這些都是對心的考驗和歷練。必須吃苦練心,因為社會再進步、科學再發達,也不會天上掉餡餅,總離不開吃苦,思想刻苦,作風艱苦,苦中求樂,苦中覓甜,便是另一番境界。無論幹什麼工作,在多元化、多變化、多矛盾、多訴求的社會生態下,都需要耐煩練心,耐住煩,沉住氣,認真細致,做到極致,這樣才會有大胸懷、大氣魄、大作為。

 

修德源於心,根在心,始於心。將心把持住、把持好方能奏效。自律是道德品行修養的一種境界,正心修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常棄非分之想”,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立德堅定不移,養德鍥而不舍,不棄細小,點滴養成,就會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