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恬淡以處世
遊戲規則
曹其真
前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主席及
全國政協常委
2017年1月3日

(原文發表於2010911)

 

我寫博客以來一直設有一個香港新浪的繁體字網頁,另外又托我的妹妹將它們轉成簡體字,放上北京的新浪網以方便在國內生活、不熟悉繁體字的讀者和朋友閱讀。因為那個簡體字網上留言不多,所以我一直很少上那個網瀏覽。最近因感冒沒有痊愈而閒居在家,又沒有什麼特別的事可做。所以上那個網去看看是否有網友的留言。上了網令我非常驚喜地發現在那個網上,有一位網名為“秦時明月”的網友不時在我的網頁留言,經過點擊他在我網頁上的留言,意外地看到了這位網友的博客。原來這位網友自己有一個博客網頁,在他的博文中有散文也有詩歌。看了他網上的詩歌,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難忘的印象。記得在我少年時,我的語文老師張珍懷女士是個特別精通詩詞的老師,據說她生前一直擔任我國詩詞學會的理事。她很喜歡我寫的文章,但她一直鼓勵我閱讀詩詞書籍,學習詩詞創作。但我就是對詩詞的書籍提不起興趣,更不要說讓我自己創作詩詞了。因此我告訴她可能是在我身體裡不存在浪漫的細胞,我雖然羨慕那些能寫出美麗動聽的詩詞之人,但我實在沒有這方面的天份。我又告訴她也許這就是我寫的文章總是平鋪直叙,裡面基本上連形容詞都無法找到的原因吧!張老師對我說她雖然對此覺得有些可惜,也很遺憾,但是由於我沒有興趣,所以最後還是只有放棄在這方面對我的培養。今天看到網友秦時明月的很多首詩歌,一方面勾起了我對張珍懷老師的懷念,並深深感到後悔當時沒有抓住那麼好的學習機會。如果當時抓住機會認真學習的話,今天在我退下繁忙的工作崗位時,一定能賦詩吟對暢表心中意境,令我的退休生活過得更豐富多彩。另一方面我也真心地羨慕,我的這位網友能寫出如此美妙的佳作。在此我借我的博文將其中两篇推薦給我的網友們,而且我認為各位網友如果有空的話,不妨可上作者的網頁看看。因為我真的覺得這位網友的博文值得一看。我現在將它們引述如下:

 

東籬一壺酒

 

不如意事常八九,何如東籬一壺酒。

 

男兒橫刀浩然氣,指點江山向天吼!

 

暮鼓

 

暮鼓聲遠看歸鴉,一抹紅霞艷如花。

 

明月隔水曾相望,秋風單騎未還家。

 

其實這位網友的網上還有很多很優美動人的詩歌,但我不可能盡錄在此。我知道因為我自己對詩詞一竅不通,也限於領會詩詞意境的水平很低,不能完全理解作者創作時心情、和他內心的感受, 因此並不能對他的詩歌產生真正的心靈共鳴。但它們優美的旋律和詩歌中顯示出來的氣魄還是令我讀後感到心曠神怡。另外,令我深感鼓舞並且深信的是,那位秦時明月的網友們在他網上的留言,也必定都是出自温文爾雅人士的手筆,因為他們的文筆都是那麼地友善和文雅,我深深地感到網上的互動是完全可以理性和溫和地進行的。這也再次讓我堅信一些互不相識的人士可以通過網絡虛擬的世界互相勉勵、互享心中歡樂和悲哀、並共商如何創造美好明天的路徑。而這種互動本身就為我們這些網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活力。

 

回想自己在一年前的今天,除了能在網上收發電郵外,對網上世界可說一無所知。儘管現在雖然還是知道得很少,但是我對探索網上世界的興趣却與日俱增。我發現自己每天都會在網上發現和學習到很多新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往往是在生活中、書本上和現實生活中無法學到的。最讓我覺得神奇的是,通過網絡世界,我們生活在不同世界裡的、屬不同年齡段的、擁有不同性別的、屬不同社會階層和背景的人,可以平等地、自由地毫無顧忌地相互溝通和交換意見。這在現實世界中簡直是不可思議和不可想像的事情。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親人和朋友。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已特定的生活環境和生活圈子。即使對那些交友特別廣濶的人來說,他們的生活圈子可能比一般的人要大一些,但他們也不是那麼容易接觸到自己生活圈子以外的人。但是自從有了網上世界後,人們傳統的交往形式被打破了。本來受地理環境、教育水平、家庭背景等等種種限制的小生活圈子一下子擴展到無邊無際。我們現在只要坐在家中的電腦前,就能結交位於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的朋友。我們可以不必互相相識,但卻能交心並論世事、也能共同探討人生。當然我在開始寫博客時覺得非常地不習慣。特別是在我初期看到在我博客上用虛假的網名網友的留言時,我總會試圖猜測對方的身份、性別和其動機。不過經過大約9個月的時間,我已對這一切慢慢地習慣了。現在我也已能和一些完全陌生的網友進行交流。我也不再花心思去猜測和估計留言者的性別、年齡、宗教信仰、教育水平和他們的職業等等細節。相反地現在我會覺得在虛擬的世界裡的這一切都很好,因為我們至少每個人都不需對自己心中所想和口中所言有所顧忌,更不用對別人說違背自己良心的話了。其實在現實社會中當我們和別人結交時,聊天時一切都好像非常實在,因為你知道他(她)是誰,並且你的眼睛能看到他(她)的容貌舉止、你的耳朶也能聽到並分辨他(她)的聲音。你會為那些你喜歡聽到和看到的一切喜悅,但你也會為被那些你不喜歡的言語刺傷和不快。但是只要我們細細的想一想,我們就能知道那些你能看到的和聽到的,你為它們喜悅或不快的一切,並不一定是那麼地真實。因為在我們這個世界裡存在着一些人,他們由於種種原因,他們口中說的和心中想的並不一致,他們在你面前和背後講的一些說話亦可能並不相同。但在虛擬的世界裡,雖然每個人用着虛假的名字,心中無忌,也因此講的都是真話、實話。再看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人,他們在你面前笑容滿面、說的都是合你心意、讓你心花怒放的,但轉一個身可能是咒駡你的,更甚者可能是恨不得用刀子捅死你的人。當然這種情況並非社會主流,但這種情況在客觀上和實際上存在的。可能這就是我們常常說的虛中有實、和實中有虛吧!我這個人一向心直口快,我不愛在別人背後說三道四,我喜歡的是坦誠相交,也喜歡口說心想。因為這個原因,我現在越來越能接受虛擬的網絡世界。在虛擬的世界裡如果有網友對自己出言不遜,或粗言相對,我心中難免會有些不快,但由於我根本不知道這些人是誰,因此這些不快很快就會被拋諸腦後,它們不會令我太生氣或耿耿於懷,更不會真正地令我傷心,或真的傷害到我。箇中原因是因為這些人並非我生活中的親人或朋友,我和他們沒有感情,他們在我心目中沒有地位,對我來說他們只是社會上的張三或李四,是和我完全無關的人。他們說對的不妨聽一聽,能接受的、能改正的,自己儘量接受和改正。對說錯的或亂說的也會置之一笑,不會太上心的。其實在我任立法會主席期間,不斷傳來澳門政圈裡的一些人在我背後的窃窃私語,他們說我不該經常在立法會大會或委員會會議中,公開指責官員,他們認為作為立法會主席的首要任務是維護政府。對他們來說即使我覺得政府施政中有不足,也只能將它們放在心中,不應該公開地說,因為像我這樣身份的人說了就會嚴重打擊政府的威信, 並和反對派站在一起, 這樣絕對不利社會和諧。他們認為我們的社會需要和諧,我們對政府施政中的不足都應該蓋著捂著,不應作出批評,更不能對政府說個不字,否則就是大逆不道。其實我一向不贊成為批評而批評,我認為有意見不說是對社會不負責任的表現,只有大家提出對政府施政的意見,政府才能對症下藥,改良不足和改正錯誤。當然如果對政府的批評是錯的話,政府也可以理力爭,擺事實講道理,讓批評者和老百姓認識到政府如此這般做的理由,因而消除老百姓和批評者心中的不滿和疑慮,只有這樣社會才能和諧健康。當然我相信反對公開批評政府施政不足的人,一定有他們考慮問題的出發點,他們有他們看問題的想法、看法和邏輯,但是這並不符合我的想法,所以我很難理解、接受和認同這些觀點和做法。也真因為如此,我聽說常常有些“朋友”在我背後將我稱為“澳門最大的反對派”。本來嘴巴生在別人身上,我無法干涉和阻止,但由於那些人在我面前一直以朋友姿態出現,也從來沒有在我面前說出他們真正的看法和想法,開始時我真不敢相信那些話的是真的,但後來傳言越來越勁,到了令我不得不相信的地步。也因此有一段時期我被這些閒言閒語深深地刺痛了心,也著實地為此不安和苦惱。因為我可以對由不相識的人口中說出的流言蜚語置之不理,但卻無法接受“朋友”對我的不真誠。我認為人與人的相處最難能可貴的是以誠相待。但令人可惜、可嘆的是世界上的事往往事與願違。自從我接觸網上世界和對它逐漸習慣後,我覺得這一切都變好了,因為在虛擬的世界裡大家不用再人前一套,人後一套了。只要不超越法律規定的,不違反道德的,網上的言論都是自由的,大家可以暢所欲言,無需再遮遮掩掩了。

 

今天和兩位好朋友共進午餐時說起網上世界的言論自由問題。其中一位朋友說如果我用真實姓名寫文章,而留言者惡言相向用的是虛擬的網名,似乎對我不太公平。我說這就是網上的遊戲規則,網上允許有匿名留言的規則,就必然有它的道理,我們也必須遵守和尊重這個規則。再說網上並沒有規定我用真姓實名寫博客,我也發現很多博主寫的文章用的是虛構的網名。我用真名實姓是我自己的選擇。我既然作了這樣的選擇,就有思想準備被別人批評。而只要這些批評是理性的,我都會認真對待,並細心分析。當然對於那些連真實姓名都不透露的網友的惡言相向,我也只有一笑了之,不會認真對待的。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