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恬淡以處世
青年
曹其真
前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主席及
全國政協常委
2017年4月8日

(原文發表於2010224)

 

我在日前已想寫一些有關澳門的問題。今天看了“喵喵妙”網友在我博文“玉泉樓”的回應後更促使我寫這篇文章的決心。

 

首先我認為我們談論現代青年時,不應該用我們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和看待他們。因為時代不同了,物質生活豐富了,文化水準相對地全面提高了,每個家庭的孩子數量也相對地減少了。我記得我小時候,幾乎每個家庭都有很多孩子。我們常常會聽到“天生天養”這句話。想當年我來澳門時,社會上根本沒有什麼福利,更說不上什麼免費教育了。當時很多家庭只讓男孩子唸書。女孩子到1213歲就出來打工或在家串珠幫補家用,另外還要擔起幫助母親照顧年幼的弟弟妹妹或煮飯洗衣的責任。當時社會風氣也相對的純樸。我記得我回香港時或更早些來香港度假時的情景。那時候的男孩子如果戴墨鏡,梳包頭,穿牛仔褲,走路時吹口哨,吃口香糖就會被認定“不正經”。女孩子穿窄腳褲,頸子上綁絲巾,戴個墨鏡,就會被鄰居們評頭品足。年輕的男女如果去參加跳舞派對那麼簡直就會被稱為“飛仔飛女”。當時我從未聽過周圍有人特別是青年人吸毒這回事。我們相對現在的年輕人也相對的幼稚。我也記得我剛到巴黎時看到一對年輕男女當街相擁相吻時,覺得特別好奇及反感。不自覺的停下腳步,我的父親一把把我拉開叫我“不要大驚小怪”。當時的我已是20多歲的青年人了。我還記得我在學校經常要參加政治活動。當時老師們經常要我們“憶苦思甜”。在家裡父母也經常和我們講他們是多麼多麼的刻苦耐勞,生活是多麼的艱巨和不容易,而我們是多麼多麼的幸運,幸福……。我對聽過無數次的這一切,都覺得像聽故事一樣,這些事根本和我沒有多大的關係。因為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是來得那麼自然。如果“憶舊”時不是憶自己曾經歷過的苦,那麼根本不會思自己“甜”的處境。但是那並不表示我那個時代的青年就沒有煩惱。我們也常常有反叛父母和懷疑社會倫理的心理和行為,我們也經常埋怨父母不瞭解我們,也覺得年長的前輩不給我們機會,也有對自己前途的憂慮和失去方向甚至生活動力的時候。所以我認為我們不能用我們的那一套來看我們年輕的下一代了。

 

我雖然沒有太多機會和現在的青年相處。但是在我相對有限的和他們接觸中,我並不覺得我們的青年是那麼的糟糕。不過他們和我年輕時確實是不大一樣了。用同樣的年齡段作比較的話,他們的思維比我那時開濶,見識比我那時廣,知識比我那時豐富。他們雖然可能沒有真正的社會經驗,但他們通過網絡和快速的資訊,對世界的瞭解遠遠的超過我的想像,甚至是我們無法理解的。我記得我小時候母親很注意我和什麼人來往或通信,和喜歡看什麼樣的書籍及電影。她能通過我枕頭下的書籍和信件判斷我有沒有出軌的行為。但今天父母是無法知道,甚至不懂孩子們每天坐在電腦前究竟在做什麼。今年我在我們家人吃團年飯後家中的大人都在閒談時,家中的小孩,每人手執一機坐在一旁,聚精會神的各忙各的。他們有的是在玩遊戲機,有的是跟著iPor中的音樂手舞足蹈.。其中最小的兩個才剛剛5歲。我走到其中一個孩子面前要求他給我看看他的機器, 但說實話他解釋了半天後,我還是不會玩他的機器。而他只有9歲,我相信他一定會覺得我真的是笨死了。

 

最近我曾收過自稱80後的不相識的青年和我的一個也是80後姪兒的電郵。他們的成熟程度、他們對自己未來的人生道路的積極探索和思考、他們對社會上存在的一些問題的看法和擔憂都令我吃驚和感嘆。回憶自己的過去,我知道至少我在20多歲時對事物的觀察,對自己生活的世界是沒有他們仔細和深刻。我當時關心的只是自己周圍的“世界”和一己的生存。好像社會責任和世界政治並非是我應該關心的事,亦與我關係不大。相比下,我覺得我在他們的年齡時和他們的現在之間,無論在思維上和知識上都存在著巨大的差別。當然網友“喵喵妙”提到的現在年輕人的一些問題也確實存在。但我想我就不能想像,因為我爺爺離開鄉下孤身到上海時,曾以收取停泊在上海的海洋輪上的舊洋瓶為生,我也必須學他一樣的去吃苦。不過由於物質生活的不斷改善,社會上也確實有些為單純追求物質而拋棄理想,不思進取,甚至道德敗壞的青年。我認為對這些青年我們也不應該鄙視,我們要關心和嘗試瞭解他們,主動走進他們的生活,學習接受他們熟悉和喜歡的網絡的世界,和他們一樣學習新的科技和事物。我相信人是會走歪路的,年輕人難免會犯些錯。我們必須對他們關心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最近我常常看到有關國內和香港各所高等學府提倡中國傳統孔教儒家教育的報導。我認為我國的孔教儒家思想,是提升人類道德素養最好的論理道德。我們一定要在我們的社會上,宣傳推廣這個中國文化道德的精粹,從而救治當今的社會病。

 

據最近報章報導美國總統Obama夫婦所設的Facabook“擁躉網頁”共有近800萬名擁躉。Obama去年為救市預算案舉行的首次網上咨詢就收到了10萬條問題之多。大家知道在網上開Facebook戶口的絕大多數都是年輕人,我們從這點上可獲得的啟發是,年輕人只要有正面的引導和正確的渠道,是一定會積極參於社會政治活動的。澳門是一個地方小人口少的地方,或許我們的政府不需要通過Facebook來和青年溝通。我還是維持我在“顧問和青年”一文中的建議,建議我們的特首定期舉行和青年的面對面座談。由青年人自動報名參加,讓青年人通過參與座談直接瞭解政府的政策,也讓政府更瞭解青年,藉此加強雙方的互信互動。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