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方略品評
民政事務局的KPI:認真落實群眾路線
關品方
前港府中央政策組特邀顧問
2022年6月10日

1939年10月,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內,總結中國共產黨18年革命鬥爭的歷史經驗時指出,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的過程中戰勝敵人的三大法寶。那個時候,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中日之間的民族對抗你死我活,敵人如狼似虎,綏靖主義沒有市場。民族前途和國家命運面臨存亡絕續的關頭,中國有被亡國滅種的危險,除了在戰場上和敵人拚命,直到分出勝負為止,此外別無他法。

毛澤東當年提出的三大法寶,是在戰爭環境之下提出的。在黨的領導下抗日戰爭的歲月,推動統一戰線和武裝鬥爭都是戰鬥性的。今天香港行政特區處在和平年代,「一國兩制」的環境下,三大法寶是什麼性質?落實黨的領導方面,主要是堅持貫徹中央對香港特區的全面管治權。實施香港國安法和建立新選舉制度之後,基本上大局已定。至於武裝鬥爭,在當前的和平環境下,有解放軍駐港部隊6000人,還有特區政府紀律部隊30000人維持社會治安和政局穩定,基本上沒有問題。關鍵是怎樣落實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的英語是united front,比較溫和的翻譯,可以稱之為群眾路線。1997年之前,在中國共產黨的感召下,香港有不少所謂地下組織,在教育界、工商界、輿論界等不同領域,自從1945年以來,尤其是在1966年及1983年之後,有一個相當廣泛的群眾網絡(統一戰線),在港英殖民政府相當專制的管治環境下,為了維護國家意識,助力國家安全,建設愛國隊伍,培養愛國精英,曾經取得驕人成績,並為97的和平回歸及平穩過渡作出了巨大貢獻,一直少人提及,甚至不為人知。從1945到1997,大約分為三個階段的統一戰線,首先是支援建國,然後是反英抗暴,繼而是民主回歸。這是香港戰後52年統一戰線發展的歷史,不是本文重點,日後詳細說明。

97回歸之後,環境改變,一度誤以為基本上大局已定,港人治港的理念實踐,「兩制」共存的理想追求,畢竟需要時間檢驗,因此在社會層面的群眾工作,尤其是在教育界、漁農界、輿論界、宗教界、工會(包括公務員)、商會(包括專業機構)、同鄉會、宗親會等基層群眾組織,還有愛國學校(包括以前的勞工子弟學校和天台學校等基層),這些隊伍的建設和發展出現迷糊,統一戰線的法寶不再堅守,逐漸廢弛,甚至消失,最終放棄。25年後回過頭來看,丟掉了群眾路線這一珍貴法寶,失去了傳承造成一代斷層,這可能是相當大的缺失。從2014到2020的社會動盪,一件件一樁樁,不堪回首,看來都有其前因。

「一國兩制」要行穩致遠,看來一定要在政府力量、市場力量和資本力量之外,還要充分發揮社會力量。要重拾統一戰線,落實群眾路線。

統一戰線的定義,概念上就是一些不同的階級、階層、政黨和集團,為了實現一定的共同目標,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礎上組成政治聯盟。統一戰線這政治概念最早由恩格斯提出,逐步發展出一系列內涵構思。統一戰線在中國系統地提出已81年,有十分豐富的實踐經驗,極具中國特色。七年前,中央通過了有關統一戰線工作的條例,列明有關的組織、領導與職責。對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黨外知識分子,還有民族工作、宗教工作和非公有制經濟領域工作,以至港澳台海外統一戰線工作都有界定。建議香港特區除了上述各項之外,還應加強群眾代表人士隊伍的統一戰線工作建設(包括NGO、KOL、慈善機構,、青年團體,、文康體旅組織,以至弱勢社群的充權訴求組織,業主立案法團,還有區議會地區辦事處等方面的個別代表)。

統一戰線含有戰爭時期的特殊概念,港人一般覺得刺耳,聽不進去。這方面和共產這個詞語一樣,由於長期被誤導曲解,被誣衊抹黑,在一般港人心中,早就存有偏見和原罪。筆者認識的不少高級知識分子都有這個想法,令人遺憾。所謂統一戰線,不外是指不同集團的人為了相同目的結成同一陣營共同奮鬥。雖然用於戰爭時期,其實在和平時期也十分適用,或可乾脆改稱之為群眾路線。

「一國兩制」的香港,在目前的國際環境底下,貿易戰、金融戰、外交戰、科技戰、輿論戰早已被迫開打多年,愈演愈烈。凡我國人,不可以繼續被動防守,被駡挨打。港人和內地同胞一道,不得不拍案而起,從事抗爭。新時代的新形勢之下,要求我們不要做躺平一族,一定要起而奮鬥,要勇敢地拋棄任何關門主義,採取廣泛的群眾路線,同時要防止過激的冒險主義。

在當前深化改革和更加開放的歷史階段,估計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或將和友好國家一道,建立在全球範圍的反對軍事霸權和單邊主義的統一戰線,為實現一定的戰略任務,反對主要的敵人。同理,香港特區政府應聯同一切可能團結的社會力量,結成廣泛的聯盟。在這個過程中,要求步伐高度統一,堅持領導權,團結一致,同向而行。這方面民政事務局責無旁貸,應該重新檢討過去一段長時間的工作績效,以能否落實群眾路線為最重要的KPI。民政事務局要聯繫其他有關的政策局,目光向下,密切聯繫群眾,辦大事,做實事,走出辦公室(不要只看選舉票數和法案票數),深入各社區(不要只是放煙花式的剪綵致辭),要讓香港基層市民看得見、摸得着、感覺到。

歷史上從民政署到區議會,從同鄉會到工會商會教會,從家長教師會到各宗教團契和興趣班組,都發揮着不同的社區細胞組織互動繁衍和合作共生的作用。民政事務局落實群眾路線,要能夠做到跨階層跨階級的溝通,建立一個有實質性,有高績效的平台(例如優化公共論壇),讓全港市民在愛國護港的基礎上擁護國家,和包括澳門和台灣同胞在內聯同海外僑胞一同建成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又聯合又鬥爭,團結為主,鬥爭為輔,分清敵我,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雙結合,拒絕建制派和非建制的扣帽稱號,實行跨界合作,充分協商。由愛國者組成團隊治港,不可以是一句空話。

要在香港特區有效地推動群眾工作,不外乎三點。第一緊緊掌握爭取人心這個根本問題;第二充分發揮中華文化的紐帶作用;第三不斷鞏固和壯大愛國力量。回歸25年後的今天,現時在香港推動群眾路線,開展統一戰線工作的新格局已經形成。愛國是最大公約數,一切工作應該圍繞增進愛國者的團結,鞏固與發展。愛國家,護特區。不可口頭上說愛港,行動上不護港。此外當然還要正確認識和發展「一國兩制」的制度體系,團結生活在香港和我們同向而行的外國朋友。

總而言之,民政事務局落實群眾路線的重點在於與內地融合發展,建立愛國愛港史觀,塑建國家認同,在校園、電台、網絡及全部可用的社會文化空間開展宣傳,講好香港故事,從制度上引導香港市民的法治信仰,對國家安全的認識和培育國家認同,互相有機結合,同時明白到香港750萬居民的絕大多數,祖宗的根源來自大灣區,要讓更多香港民眾尤其是青年人參與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關注和支持香港地方誌的編撰工作(深圳和香港,歷史上隸屬同一個新安縣)。把社會教育、史觀建構和人生認同三方面結合起來,從歷史層面確立香港市民的國家民族自豪感和作為中華民族一分子的歷史文化認同感,為建設國家和民族復興作出貢獻。這一切,與國際視野和多元化價值觀並無矛盾,因為「一國兩制」的真實意義在此。特區政府如能夠建立有關香港行政特區在全球範圍具權威的話語權,一定能夠在新的形勢底下,為香港新一代青年人到建國百年的時候(2049)為國為港作出應有貢獻,從現在開始就要做好鋪墊。關鍵詞是:建設由四方力量(政府、資本、市場、社會)匯聚而成的廣泛的愛國護港的群眾路線( 統一戰線)。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