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方略品評
人類科技文明的大躍進 : 中國6名航天員在太空成功交會對接
關品方
前港府中央政策組特邀顧問
2022年12月9日
(原文發表於202212月02)
 

今年可以說是中國在太空事業上的豐收年,喜訊不斷傳來,令人目不暇接。就在前天,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與中國空間站成功完成全自主的快速交會對接。中國首次實現空間站三船三艙的結構型態,實現6名航天員同時在軌駐留,這是人類太空科技發展的重大突破,值得大書特書,詳細介紹。

中國的6名航天員將在未來一周之內在空間站完成交接。先到的3名航天員已在空間站工作了接近6個月,交接完成後將在下周凱旋回歸地球。新到的3名航天員接班後將在空間站工作六個月。估計今後這種換班工作將會一年兩次,成為常態。

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前天與空間站成功對接之後,中國空間站現在有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三艙)和天舟五號貨運飛船、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三船)。6個構造完美地連接在一起。兩艘載人飛船和一艘貨運飛船和構成空間站主體的「三艙」對接。貨運飛船負責物資及設備的快遞,兩艘載人飛船目前的任務是與空間站進行訊息代傳,通風換熱和併網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

由於兩艘載人飛船同時停靠到空間站進行乘組輪換,最大的科技挑戰就是要製定協調匹配的緊急撤離策略,確保航天員的生命安全。新入駐的航天員從神舟十五號飛船進入空間站,和神舟十四號的航天員完成在軌交接之後,在今後6個月的太空出差期間將繼續驗證空間站任務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的適應能力。現在6名航天員首次同時在軌換班交接,這是人類載人航天科技的嶄新突破。可惜在這方面香港的媒體報道略嫌不足,未能夠及時把最先進的太空科技和中國航天事業的成就以科普表述的方式向香港市民(尤其是年青一代)詳細介紹。建議大專學界和有關的局級領導們在這方面多做工作。

事實上,為了適應空間站任務新階段達到一年二發和滾動待命的高密度任務需求,載人飛船系統一直採用組批研製的模式,在進行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及建造階段,已先後發射了四艘載人飛船,即神舟十二號到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神舟十六號亦已製造完成並在發射場待命候發,作出應急救援的充分准備,確保全流程萬無一失,保證太空人的生命安全。神舟系列貨運飛船和載人飛船的生產製作,就像航空母艦一樣,用通俗語言來形容,就像下餃子一樣,正在一隻接一隻,一艘接一艘地建造出來。

中國進行中的太空事業如火如荼。未來十到二十年,其實有三個重要範疇。第一就是完成中國探月工程,到月球尋找水源,組建月球南極科研站,修建互聯網,在月球背面採樣返回,在月球南極着陸並開展深坑飛躍探測。其次就是建造重型運載火箭,助力中國行星探測工程。我國將準備開展木星系及天王星等行星際探測。未來還將計劃開展太陽探測以及太陽系邊緣探測。為達此目的,需要有重型運載火箭的能力。現在研究中的重型運載火箭,推力能夠達到四千噸,是目前推力最大「長征五號」的4倍。火箭的運載能力有多大,航天的邊際舞台就有多大。目標是最終能夠發射中國的探測器一直走到太陽系的邊緣地區,研究在該地區太陽風和宇宙風交匯的地方是怎樣的環境。第三就是在深空探測領域開展小行星採樣,以便對小行星進行防禦。就如同「地球末日拯救隊」等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永恆的題材一樣,人類需要時刻準備着有一些小行星或會撞向地球,引發地球毀滅的危機。因此人類要有對小行星的防禦任務,對小行星朝着地球飛來的軌道要能夠預測以及評估它對地球造成的威脅程度。要發射探測器進行探測,探測後要確定它的軌道,然後研判是否需要發射撞擊器改變它的軌道,讓它偏離地球,遠走高飛。中國採取「探測、預警、處置、救援」八字方針,是拯救地球被小行星襲擊的防禦規劃,避免重蹈恐龍滅絕的覆轍。

總而言之,中國的太空事業就是要打造和構建外太空領域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在探月工程方面,嫦娥三號、四號和五號都開展了國際合作,目前的合作範圍主要是集中在科學儀器的搭載,聯合開展科學研究,共同發布科學數據,互相交換科學發現。事實上,深空探測、行星探測和月球探測等方面都是全人類的事業,未來應該讓更多國家一起參與進來,共同打造地月空間和行星際空間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可惜美國精英領導階層並不這樣看。他們抱着大國博弈的霸權思維,過去三十年來在太空科技方面的發展一直忌憚中國,從一開始就把中國排斥在建設國際空間站(由美國NASA強勢主導)的16個國家合作計劃之外。中國被逼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奮起直追,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反過來美國如今表現得酸溜溜,繼續拒絕合作之餘,採取激烈競爭的對抗的態度,言語怪異,動作變形,莫名其妙,令人駭笑。

中國發展太空事業,對軍事建設和經濟發展都具有當然的重要意義。尤其是載人航天,是人類科技史上最複雜的系統工程。中國探索外太空,擴展對地球和宇宙的認識,和平利用外太空,促進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造福全人類,满足經濟建設,科技發展以及國家安全和社會進步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全民科學技術素質,維護國家主權和發展利益,復興中華民族,有何不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霸權主義,自以為高高在上,是舊思維,也是舊習慣,在中國和平崛起的現實面前,早晚一定會得改正過來。筆者認為,凡我港人,當放眼世界,認識祖國,堅守岡位,明辨大局,努力工作,拭目以待。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