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方略品評
香港的契機:積極融入國家新一輪改革開放大潮 金融產業方面怎樣看?
關品方
前港府中央政策組特邀顧問
2024年7月31日

(原文發表於2024年7月22日)

三中全會為香港帶來的戰略契機是什麼?總的來說,就是在國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中,怎樣履行香港責任,把握香港機遇,作出香港貢獻。其中有很多方面,不過最重要之一就是金融產業怎樣發揮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關鍵作用。
 
本文從貨幣市場(又稱外匯市場)角度作初步分析,期望有拋磚引玉的作用。筆者近日和昔年銀行界的同事談論,還參加了和金融界專業人士的圓桌會議。不禁思考,在有關人民幣國際化方面,應該怎樣理解香港如何履行責任、把握機遇、作出貢獻?
 
不妨系統理解以下事實。首先,自從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成立並發行人民幣以來,國家只有一種法定貨幣,就是人民幣。香港(1997)和澳門(1999)先後回歸祖國, 離岸人民幣在2004年開始(翌年成立)之後,目前人民幣共有四個「版本」,即是在岸人民幣(以上海為清算中心)、離岸人民幣(以香港為清算中心)、香港元(向來可在香港直接兌換人民幣)、澳門元(向來可在澳門直接兌換人民幣及香港元)。
 
自從2005年人民幣在香港正式設立離岸市場以來,香港元之未來地位亦已基本確定:即是有待與離岸人民幣併軌,澳門元之未來地位也已基本確定,有待與香港元併軌。目前人民幣的四個版本互相協調,運作良好,是長期安排,方向正確。既有自由度,又已經達到實質併軌的作用。環顧全球貨幣市場,這方面的安排絕無僅有,具獨特優勢。將來在岸人民幣基本上撤銷外匯管制之日,基本上可以自由兌換之時,才是離岸人民幣與香港元及澳門元理論及實踐上完全併軌之時。屆時離岸人民幣仍然一分為三,但也是三位一體。目前的運作模式基本上不必改變,在岸人民幣和離岸人民幣之間的互動和運作模式也基本上不必改變。
 
簡單地說,目前香港貨幣市場的體制和結構將會長期存在,但需要不斷優化,與時俱進。關鍵是要助力數字人民幣在香港落地及推廣,還有就是推動數字加密貨幣(所謂比特代幣)交易市場的建立和成熟運作,發揮香港作為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和其他地區的國際金融中心包括紐約、倫敦和東京,還有新加坡、蘇黎世等地聯繫的獨特作用。
 
1945年戰後重光的香港外匯市場,是當年倫敦巿場的縮影。當年英鎊受外匯管制,由指定銀行買賣。美元市場開放,所有持牌銀行皆可自由買賣美元。上世紀50、60年代,香港是亞洲美元(離岸美元)的中心,是倫敦以外最大離岸美元市場,直至60年代中葉日本經濟騰飛,東京才超越香港。當年日元也有局部外匯管制,不過由於外貿體量日益龐大,貨幣市場離岸美元成交量節節上升。其後新加坡參予進來,由政府推動建立亞洲美元市場,成為倫敦的分支,以稅務優惠招徠,從東京和香港的貨幣市場分得一杯羹直到今天。
 
總而言之,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的貨幣市場,現時地位如日中天。這個獨特地位一定要長期堅持,這是香港金融產業發展的關鍵核心。
 
離岸貨幣市場有三個模式:一是倫敦歐洲美元模式,是自由市場,只要是持牌銀行即可買賣,市場並無實質場所(如證券市場),貨幣買賣通過認可交易經紀以電話進行。倫敦離岸及紐約在岸市場轉換,通過兩地同業拆借市場完成。二是香港離岸人民幣模式,也是自自由市場,不過香港離岸市場及上海在岸市場之間的轉換需要通過中國人民銀行指定的渠道進行。三是新加坡亞洲美元市場(和東京貨幣市場雷同),由政府發牌,需乎合資格。美元的新加坡離岸、倫敦離岸、東京離岸和香港離岸,和美元的紐約在岸市場轉換,通過各地之間雙向的同業拆借市場進行,基本上不受監管。
 
美國現時的政策傾向,以防止洗黑錢、貿易制裁等為藉口,不時凍結外國戶口的資金,有干預貨幣市場自由買賣的趨勢,令人擔憂。筆者認為,香港特區市民一般對香港作為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的理解十分貧乏,網上評論對美元霸權的分析,傾向於誇張失實甚至誤導,有必要進行一定程度的金融知識普及。筆者如果能夠在這方面有所貢獻,於願足矣。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