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原文發表於2024年9月2日)
75年前,新中國成立後不久,原屬國民黨的中國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兩航」)成功起義,回歸新中國懷抱。蔣介石當年力謀把兩家航空公司遷往台灣,但兩航員工痛恨國民黨腐敗,不願赴台,經過一番抗爭,全體員工藉機暫時遷往香港,擺脫國民黨的控制,因而奠定起義的基礎。 中國共產黨的地下隱蔽戰線策動「兩航起義」。從當年6月開始,黨中央指示隱蔽戰線在香港成立工作小組,謀劃起義方案,避開國民黨特務的監視,具體操作由周恩來指示在李克農和在香港的工委負責人張鐵生和喬冠華領導下進行。兩航員工共約2000多人,其中的骨幹共約100人,尤其是核心的駕駛員機組,既要熟悉情況,又要掌握技術,政治上更要十分可靠,缺一不可。最終達成起義的協議和具體安排,至萬事俱備,隨時準備駕機北飛。 黨中央收到起義的內容建議後,審議細節。包括在香港起義的預備工作,時間地點,降落機場,新聞發布等重要步驟及安排,諸事妥當,計劃周詳,只欠東風。1949年10月25日,起義行動指揮部成立。11月8日,相關戰線工作的同志勸開無關的兩航工作人員。翌日上午6時,在確保起義機組和隨行人員順利登上飛機後,指揮部指示兩航骨幹駕駛12架飛機從香港轟然起飛,為了防止國民黨空軍攔截,在3000公尺左右的雲層上低空飛行,並得到漢口廣播電台等的領航,終於分別安全抵達天津(11架)和北京(1架)。 在香港參加「兩航起義」的員工2000餘人隨後陸續回到大陸參加民航建設。事情錯綜複雜,涉及和倫敦及港英當局的協調,不必盡錄。起義歸來的飛機成為新中國民航事業最早的一批機群主體。從香港起義歸來的航空人員,除了飛機之外,一併運回關鍵航材和設備,為新中國的民航發展奠定了重要物質基礎。總而言之,全過程驚心動魄,起義員工大義凜然。在香港從事隱蔽戰線工作的同志周密籌劃,執行周恩來的萬全指示,最終整個起義行動近乎完美。 「兩航起義」成功之後,11月12日毛澤東主席撰文表示祝賀、歡迎和慰問,並希望兩航的起義員工們團結一致,為建設人民航空事業和保衛在香港的祖國財產而奮鬥。 筆者有朋友在北京工作,近年移往天津,時有往來。他的爺爺原藉江西,是「兩航起義」的參與者之一,歷史功績值得大書特書。正是由於他爺爺起義北飛,我這位忘年之交出生在北京和天津之間的河北廊坊。1949年初,傅作義(人如其名)起義,人民解放軍和平解放北平。同年底的「兩航起義」,其重要性同樣非比尋常,更兼香港起了關鍵作用。 撫今追昔,基於民族大義,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摒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之爭,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理應共同攜手,建設國家,振興民族。當年解放軍抵達深圳河北岸即停止南進,可順手收回香港而不為,有深邃的歷史眼光。1997年收回主權後成立香港特區,堅持「一國兩制」,更是洞悉時代的趨勢。 香港特區的國民教育可以選取的教材甚多,「兩航起義」這樣的例子可謂俯拾即是,過去被全部抹去,好像不曾發生過。殖民式教育制度底下的錯誤做法,筆者認為現在是時候徹底糾正過來,還香港一個真正屬於祖國、和祖國命運相連的香港予繼起的一代,才能讓香港特區發揮不同文化和文明交流互鑑的獨特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