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方略品評
新時代特徵:戰爭與和平之間正面對抗不可避免!
關品方
前港府中央政策組特邀顧問
2025年3月25日

(原文發表於2025年3月11日)

中華民族的傳統優良文化是天下蒼生,豐衣足食,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這是亘古以來中國人民的期望。可惜現時西方的政治家們,以美國總統特朗普為代表,對中國提倡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背後的重要意義不明不白,不清不楚。一定要詳細解釋。
 
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在這新時代背景下,三大倡議提出順應時代需求,符合人類發展潮流,對於我們認識人類現代化建設,構建人類和自然物類的的命運共同體,推動人類從碳基到硅基的現代化和人類文明進步的主體自覺,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新時代的特徵是戰爭與和平之間的正面對抗。筆者認為,最終希望美西方的政治家們能夠知道,所謂天下太平,是要和平不要戰爭。這是中國先賢萬世的宏願。衣食足而知榮辱,廉讓生而爭訟息,這是宇內祥和之兆,萬民安樂之基。言而履之,禮也;行而樂之,樂也。諾於言而正其行,可以致天下太平。這是中國古代聖賢們深思之理。《禮運大同篇》說得好:「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所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是中國古聖先賢神往之境。「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真是橫渠警策之論,無與倫比。《太平賦》有云:「縱觀史冊,匯萬端而歸一,遍覽英哲,凝神思而浩嘆。踵武前修,望蒼穹而深禱,奮發蹈厲,鑄太平而永年。」美西方政界的政治家相信從未聽過,聽過也不會懂得。
 
以上是中國的天下太平觀。今天,中華復興震撼環球,大國崛起千載難逢。民康物阜,百業繁榮。堯舜之時,天下平和,百姓無事。所謂四方無事太平年,真是至理名言。每當春節來臨,除了恭喜發財之外,我們都祈願四方無事,天下太平。
 
人類歷史是一部戰爭史。希望美西方能夠明白到我們中華民族有酷愛和平的基因,相當困難。中國人不想打仗,我們作為中國人自己清楚知道。水火無情,傷病難御,無事偶然,有事必然。
 
中國人防事變於未發,設預案於事前。一旦事發,可保無虞。早日解決台灣問題,早日完成祖國的完全統一,再造一個輝煌的唐疆漢土;中華和平崛起,民族偉大復興;是華人和華裔的共同期盼。
 
筆者認為,先秦以來九流十家的思想理念體系,究其本質,同根同源。不論是兵家還是墨家,不論是儒家還是道家,其實都是響往天下太平。備戰是為了避戰,迫不得已時出手,只是為了止戰以達至持久和平。過去70多年來,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等都是典型,和平統一如果無望,那就武力統一,以求國泰民安,盛世興業。如果翻譯本文為英語、法語等外語,讓美西方以特朗普為代表的政治家們看看,或有參考作用。不過,他們能否明白而且實行,是另一回事,相當困難不現實。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