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方略品評
香港特區政府應如何進行輿論改革
關品方
前港府中央政策組特邀顧問
2021年6月8日

香港特區政府要進行輿論改革,民間呼聲已久,尤其對於香港電台。港台停止運作,或者私營化,或者由政府徹底接收,這3個方案,三選一,各有利弊,早已清楚提出。香港國安法實施近一年,香港電台只是換了主管,儘管其後稍有改進,但未及根本,只是細枝末節,修修補補。這延續特區政府24年來的一貫作風,處理問題不徹底,用俗話說像一碌木,「踢一踢,鬱一鬱」。領導團隊似乎不明白,香港電台和輿論界的改革,關鍵在體制的重新構築,秉官媒宗旨,拓傳訊視野,搭交流平台。什麼是官媒的宗旨?如何開拓傳訊的視野?怎樣搭建與民間交流的平台?一定要及早向市民交代清楚。

陳奕迅有一首歌《浮誇》,歌詞中有這麼一句:「有人問我,我就會講,但是無人來。我期待,到無奈,有話要講,得不到裝載。人潮內,愈文靜,愈變得不受理睬」。下一句是什麼?「自己要搞出意外」。這首歌紅遍港九新界,因為歌詞反映執政者和市民之間的嚴重隔閡。政府要下定決心,真心實意,開門辦官媒,面向市民,讓市民看得到輿論改革的意志,既要照顧泛藍的不滿情緒,也要傾聽所謂泛黃的反對意見,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允是誠信,中是中庸,執是遵從。

本文暫且提出幾項初步建議:第一,官媒+內容。內容方面,除了正常必備的新聞報道之外,要鼎故革新,要講歷史,文化,思想,科學技術(原始自主創新)和民主踐行(公權體制引領)。官媒內容需要打造專欄品牌。第二,官媒+平台。需要搭建互動橋樑,以文化搭台唱戲。唱的是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是跟上祖國的步伐,是融合到大灣區謀出路,與廣東省在政商學三方面落實民間的溝通。第三,官媒+渠道。需要擴展發布矩陣,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威力,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短視頻,微電影,講好香港故事,鼓勵民間運管一批自媒體,同時確立正確的輿論導向,打擊虛假新聞和違法宣傳。政府甚至可以考慮定期舉辦新媒體大講堂,與民間充分互動,呼籲有志在傳媒領域發展的年輕一代學習新媒體的資訊技術,發揮市場功能和社會力量,與官媒同向而行。第四,官媒+區域。需要開拓信息來源,立足香港,放眼灣區,輻射內地,設立聯絡處和記者站,為港人帶來更廣闊內地從中央到地方的信息,尤其是社會和市場的信息,在文旅,演藝,民俗等方面尤其重要,跨境互動交流,鼓勵民間參與。區議會在這方面可發揮正能量作用,其社區輿論功能需要從根本上扭轉,撥亂反正,為愛國治港團隊所用。

簡言之,從內容,平台,渠道和區域四方面,革新香港的輿論界。過去2年,因為黑暴動亂的刺激,民間掀起發聲的熱潮。試問誰還未發聲?KOL已經大量出現,不少市民每天都在追看。民間提出很多優質的,有水準的建議,但是未見政府有積極的良性互動,好像要把這些KOL的好意見當耳旁風,客觀上把他們推到政府的對立面,這是脫離群眾的惡質表現,居高臨下,離地傲慢。如果不改變,市民的「心情猶像樽蓋,等被揭開,嘴巴卻在養青苔」,早晚要再出「大件事」,這不是危言聳聽。輿論界和其他5個主要的界別一樣,是極其重要的政治領域。如果把這些政治領域出現的問題當成是行政問題來處理,存在極大的危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面對問題的本質,特區政府的解決之道是需要走向群眾,面對群眾,融合到群眾裏面去。執政為民,以人為本,大公小私。以言輿論界,第一步是要網羅KOL進入到政府的輿論體系之內,充實內容,搭建與民眾的聯席平台,開拓發布渠道,擴展信息來源。官民團結如一人,試問天下誰能敵?能否真正做到開放政府架構,官民同行,洗心革面,破故立新?以目前政府的心態和能力,老實說似乎難寄予厚望,所以由愛國者領導的團隊是前提,是變革的關鍵。至於較低層次的改變,例如政府需要有危機處理部門,需要有新聞發布機制,需要重建政策研究;而不可按照所謂「行之有效」的現行方式繼續蕭規曹隨,更自不待言。鄧小平說過,誰反對改革就讓誰下台,這不是隨便說說的一句。特區政府應該有危機感。輿論界改革只是其中一個方面。教育,民生,司法,立法,公務員隊伍之外,當前最緊迫的,還有抗疫防疫清零,恢復與肉地自由通關。這些方面都需要有改革的魄力。從現在起,到候任特首正式宣布競選,頂多只有半年時間醞釀。市民期望政綱有完整論述,有市場改革和體制開放的一整套的施政方針,讓市民和選舉委員會能夠做出明確的抉擇。時間不等人。香港什麼都不缺,最缺的可能是有魄力的領導人。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香港特區治港人才不足,已成重症。政治領袖和業界高管不一樣,不是培訓出來的,而是從群眾中來,回到群眾中去的。港人期望中央加強引導多建言,及時提出新航向。這不是干預是忠告,估計港人不但不抗拒,反是歡迎。

 

 

 

文章來源: 點新聞2021-6-7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