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方略品評
教育局應如何落實國安法及制訂教育發展策略
關品方
前港府中央政策組特邀顧問
2021年6月18日

隨着香港國安法實施,學校行政及教育均要配合。教育局增設首長級的「教育局副秘書長(特別職務)」一職,仍然蕭規曹隨,由政務官升任,負責落實香港國安法及相關事宜,統籌提升學校行政和管治的特別支援措施。

教育局表示將按政府既定的制度,以行之有效的特事特辦方法,即是新政策,找專人負責,於是開設一個為期六個月的有時限首長級編外職位,從4月1日始到9月30日止,薪酬為首長級別第3點,連同有關福利津貼,這個新職,半年合共盛惠大約166.5萬元。

自去年6月30日香港國安法實施後,根據人大常委會有關決議,特首有責任推動國安教育,並提交報告,闡述工作進展。

過去一年,特首首先責成教育局馬上跟進,教育局遂按程序辦事,積極落實。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物色人選,開設新職,然後在公務員體系內調動人手,成立專責小組,制訂文件,發通知指示全港各學校嚴格執行。對官津補(直資)私各類學校,按其倚賴公帑運作的不同程度,各有要求。

一年之後的今天,教育局已有不少動作,決定全港學生均須從各科正常學習之外也同時要開展國安教育和學習國安法,又已制訂教育及行政指引,要求學校每年提交工作報告匯報進展,表面功夫做足,報告內容洋洋灑灑,毅然決然,看似十分積極。

港人閱讀教育局各類報告,仿如晚唐花間派詞人的作品,堆砌出來璀璨瑰麗,「新帖綉羅襦,雙雙金鷓鴣,斜暉脈脈水悠悠,搖曳碧雲斜;畫堂秋思,明月梨花白,楊柳色依依,波影滿池塘,腸斷水風涼,嬌燕語雕梁,還是去年時節」。簡言之,就像磨米,只見身晃動,不見米糜白,表面功夫做足,報告內容就像七寶樓台,拆下來不成片段。

教育局建制築層疊架,設有六位副秘書長,分別負責課程質素、學校發展及行政等不同工作,各司其職,新增的「教育局副秘書長(特別職務)」,其任務是負責落實香港國安法及相關事宜,統籌提升學校行政和管治的特別支援措施,制訂官校發展策略及檢視教育局教育專業人員的發展。

港人呼籲教育界要從事根本性的體制改革,早已徬徨吶喊,聲震屋瓦,力竭聲嘶,不斷迴響,震耳欲聾。港人經歷過黑暴動亂之後,痛感教育失敗,對教育界繼21年前由教統會三頭馬車推動第一次教育改革,在深刻檢討得失的基礎上進行第二次教育改革,有極高期望,咸認為有了國安法,香港教育改革有望,在新形勢下極需改進中小學教育,通識科要改為德育科或教養科(最近終於「新冠」名稱,已略作隔靴搔癢式的改動),認為香港教育要有重大改革,一定要堵塞漏洞,彌補缺失。

過去一年,原本教育局應該提出徹底的改革方案,及時提交立法會審議通過,雷厲風行,開啟一番新氣象。可惜事與願違,港人見到的是舊瓶舊酒,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看來教育界還有一年摩天輪式的空轉。港人四顧茫然,思之黯然神傷。

為了聽差辦事,教育局設新職位為期6個月,估計其考慮是以簡單方法應付過去。因為如此一來,可以繞道而行,毋須向立法會申請。港人質問:為什麽不向立法會提交教育改革建議,成立民眾聯席的平台,發動教育界以至全港市民深入討論?教育局回應說:「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香港國安法清楚列明港府應當通過學校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政府亦應當採取必要措施,加強宣傳、指導、監督和管理。鑑於啟動及落實有關工作的重要性,教育局按政府既定的嚴謹制度,開設這個新職,屬臨時性質,是為了盡快落實有關工作。因為按既定機制,六個月有時限首長級編外職位可因應需要開設,自有其嚴謹的程序,不需每次向立法會申請;若有更長遠的需要,局方將向立法會尋求支持。」

這是塘塞詭辯,冠冕堂皇,欲蓋彌彰,只為交差,看來還是「無驚無險,又到5點」的離地懶政無作為,關起門內辦公務,參照文件寫報告,在收文盤和發文檻之間從事公文旅行,你推我敲,我抵你擋,太極推手,不做不錯,少做少錯,自我感覺良好,一杯咖啡在手,談笑淡定滋油,反正毋需問責,上頭自有辦法。凡事何須太匆匆,一切有待明年中。

港人搖首嘆息之餘,不寒而悚,公務員體制已病入膏肓,通過一件件一椿樁,港人這個判斷,今已毫無疑問,期待下屆特首能夠大刀闊斧,勇於改革,力挽狂瀾,從頭收拾。

本人認為,教育局進行教育改革,教育界推動國情教育,改革舊通識科提高國家安全意識,最重要的就是立場、觀點和方法,立場就是站穩國家民族的立場,觀點就是兩制互動對接的觀點,方法就是發動群眾參與的方法。

立場、觀點和方法,不是慣常用詞使用。立場是我們認識問題的出發點,是一個站位問題,有什麼立場就決定有什麼觀點、對問題作出什麼判斷。有什麼觀點又決定用什麼方法去解決問題。

對21年前的教育改革,港人至今仍有爭議,有人認為好得很,亦有人認為糟得很。同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不同的觀點?因為立場不一樣。今天港人倡導的是新時代高質量教育改革,應與時並進,為了配合國家繁榮富強和民族偉大復興,為了謀求特區恢復建設和持續發展。建設發展為了誰、依靠誰、成果由誰共享?這就是立場問題。教育界百廢待舉,特區政府一定要堅持以未來香港和新一代港人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道路,推動新舊人事和動能轉換,徹底改變放任自流發文件出指示收報告的運作模式,堅決淘汰落伍的阻礙前進的絆腳石。立場決定觀點、觀點決定方法,方法體現立場,三方面是閉環式思維系統。

對特區政府領導而言,弄清楚做事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之間的關係,對推動教育改革有重大指導性意義。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改革創新,是指導教育改革的16字方針,它是解決具體的、個別問題的指導思想和方法,是本質上、全局上、宏觀上的指導思想和方法,是最本質、最核心的東西。

實事求是也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要求改革創新,這四方面互為表裏,互相支持,關鍵是開門辦教育改革,官民互動,從實際和實踐出發,精準發現問題,精準解決問題。尊重群眾、依靠群眾是實事求是內在的根本要求,以此帶動群眾性的獨立自主和改革創新。

特區政府領導的基本立場應該是堅持港人愛國護港謀求建設發展的根本利益;立場既定,觀點和方法自會隨之而出,以後再詳細解說。

在教育改革方面,民間建議甚多。有些學校已列國安教育為必修,認識到新例屬公民教育的範疇,教育局應該以點帶面推廣。現仍僅有逾半學校稱已預備好推國安課程,另有逾八成學校稱執行上仍有困難,教育局宜針對性幫扶,離開辦公室,落區到校做實事。有接近8成的小學指出,欠缺專職教師跟進國安教育,要求教育局及時支援。新入職校長及專職教師要接受培訓。凡此種種,要求教育局貼地勤政有作為,為官主動不避事。距離下屆政府還有整整一年,期望現時在位的教育局領導層,在這段過渡期還應切實做事,讓港人放心。

 

 

 

文章來源: 點新聞2021-6-17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