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磨刀亮劍
The Man who would be king(2)
何斯人
2012年5月26日
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能不能蓬勃,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資本家追逐利潤的胃口和能力。早期的資本主義政府由於缺少經驗,對資本家因追逐利潤所帶來的社會成本並未有太多的認識。然而這些社會成本最後都是責無旁貸地一一要由政府來「埋單」,甚至若然政府無法處理之時更要接受倒台的命運!

跨世紀的歐、美工人運動、共產主義、無政府主義的生、工會、國家主義及法西斯主義的抬頭、企業壟斷及操控國家經濟無不與資本主義有著必然的關係。

政府的倒台對於政權的獨立性是一件大壞事但對於資本家的利益來說卻不一定盡然是壞事。一個防礙資本家利益的政府倒台而一個對資本家利益維護的政府上場,對資本家來說又何樂而不為?

十九世紀,工業革命的成果使英國登上了世界霸主的寶座,可是,伴隨這種成果,工業革命亦帶來了相當嚴重的社會問題!其中勞資的矛盾不斷加劇,各種勞資糾紛此起彼伏甚至不絕於歐洲受惠於工業革命的各個資本主義大國。

1831年法國里昂工人起義,1842年英國憲章運動,
1844年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等,這似乎無一不是拜工業革命及資本主義制度所賜。物極必反,這一切矛盾衍生出尖銳的社會矛盾及分化,工人運動更成為了共產主義的溫牀,這是歐美資本主義政府所始料不及亦是不願樂見的事情。這一切其實都是由於當時資本家在沒有社會制約的前提下掙盡了生產要素和生產手段的結果。相信如果用「血汗工廠」來形容,讀者或許會較容易理解。

如果以上的便是資本主義的剝削本質,那麼資本主義另外一種本質便是競爭,企業之間的利潤本來就是需要透過競爭,在沒有制約的前提下,競爭便變得弱肉强食,這對於政府來說亦非一件好事。因為大企吃掉中小企並不代表大企能有較佳的產品或服務,恰恰相反,在托勒斯式的寡頭壟斷下,產品或服務由於欠缺競爭,加上企業的董事局只負責對股東的利益交待,表現更會每況愈下。如果政府無力(或不願意)去凌駕這種情況,結果便要付上政權更迭甚至發生流血革命動亂這種沈重的代價!正如特區政府在停建居屋的問題上儘管如何有理有據,甚至是委過於「8萬5」的藥石亂投,無意或有意卻都始終只能達到一種效果,那就是形成了私樓後來的近乎壟斷的局面!大概這也就是中央政府深感不安的原因之一了吧?無怪不讀歷史真無法令人聰明。

美國人對壟斷深痛惡絕並不是良知不良知的問題而是由慘痛的經驗教訓得出來的!美國資本主義大城市芝加哥,肉食供應長久以來一直被肉類托勒斯所控制,直至1906年2月被一本類似我們香港《地產霸權》一類的「小書」顛覆過來!這本「小書」名為《The Jungle》,內容揭露了芝加哥在肉類托勒斯的控制下,病死的動物被用作肉製品的加工原料,甚至以被毒死的老鼠混合其他肉類來製作香腸,腐臭發酸的肉亦不例外被製作成肉食產品!這本書最後進入到白宮,結果可以想象。

當這些美國企業把弱肉强食、適者生存之類等所謂「森林法則」的行為視作市場競爭的唯一手段時,奉行資本主義的美國政府意識到管治正受著前所未有的嚴重威脅!正如標準石油掌控了全美的石油事業那樣,在毫無競爭的現實下,究竟是誰在領導國家?究竟是「槍指揮黨還是黨指揮槍」?或者是「狗搖尾巴還是尾巴搖狗」?資本主義政府開始意識到其政權已經被其所造的「科學怪人」反過來深深地威脅著,為了不被資本家所劫持,資本主義政府不惜代價要反客為主地展開「who would be the king」式的誰主浮沈權力「爭霸戰」!

又要引用歷史作佐證了!以美國資本主義政權為核心的一場社會「整風運動」終於產生了,這場史上稱作『進步運動(Progressive Movement)』跨越了19世紀末及20世紀初的美國和歐洲資本主義社會,這場運動是歐美政府直接干預資本家過度權力的「有形之手」,亦是西方政府展開的一場深刻及尖銳的自我救贖式改革運動。在西奧多‧羅斯褔(Theodore Roosevelt)任總統期間更起訴了不少大型的托勒斯,例如美國聯邦政府起訴及分拆了北方證券公司、標準石油公司、美國煙草公司、杜邦公司等。同時國會亦在很短的時間內通過了《純淨食品及藥物法》、《肉類檢查法》這二部非常重要的法律。又為了打擊官商勾結,維護公眾利益而成立了食品藥物局來專門監管食物和藥物的安全。羅斯褔總統亦支持國會通過了一系列旨在保護勞工的法律,其中包括立法來明確雇主對工傷事故的法律責任、禁止雇用童工等。在德國,被譽為『鐵血宰相』的俾斯麥亦率先建立起國家層面上的疾病保險、意外事故保險、老年及殘疾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

美國的資本家在社會及政府的壓力下,亦陸續地開始了自我「救贖」的行為,其中在1914年1月福特車廠率先把工時壓縮到每日8小時並把工資從每天2.34美元提高到5美元。然而美國要到了1933年《全國工業復興法》出台後,工人的最低工資和每周最長工時才合法地被訂定,當然這比香港還是要早得多。

如果作為資本家而卻又忽略了對資本主義發展史的認識,往往便很容易混淆「who would be the king」這種事實概念而陷入到進退失據的境界。「who would be the king」這難道就自然清楚不了嗎?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