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磨刀亮劍
自由的版本 ( 四十四 )
何斯人
2014年9月1日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家企業甚至是個人,要是追求進步和發展便不能停滯(見上一章),停滯意思是創新(Innovation)匱乏甚至是長期匱乏,這就造成了啃老本原地踏步的情況。然而地球每刻都在自轉亦在公轉,每秒鐘的逝去正被新的一秒取代,在這動態的世界裡,原地踏步其實就是在退步,這就是我所提到的停滯。
 
經濟的發展基本上有二種推動的方式,一是大部份資本用來量化其規模;一是大部份資本用於開發創新(不僅是科技,生產流程或作業方式也可創新)。前者以美國汽車業為例,後者以美國IT業為例,結果如何大家有目共睹。微觀經濟學有一個基本概念叫做「邊際效用遞減法則」(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簡言之是不斷投入資本用來量化生產規模的話,邊際效益必然以悖論方式來遞減。其中比較明顯的是當需求停滯或供過於求的情況,庫存或減價的代價都令資本效益減少。
 
或許舉一個本地的實例較貼切些,王文彥先生的中原地產在創業階段(大概是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左右)確實是處於一種創新的階段,這包括一系列反傳統的行業運作模式如佣金制度、收買賣雙方佣金、以寫字樓作經營並透過報刊廣告作招商平台、以量發郵遞招盤、再由寫字樓「走出去」滲透區域以店舖作經營平台、發展中原電子地圖、指數等,這些運作模式在當時行內是完全屬於比較新穎的。
 
然而到了90年代中、晚期,當整個行業大致也以相同的競爭模式運作後,或者說當這種競爭優勢大致同質化後,中原地產直到今天只見其按第一階段的早期創新來不斷量化規模,卻並未有如第一階段的全方位創新營運。根據最近中原地產所公佈的六千多萬元稅前盈利,對比60多億的收入卻只有1%!然而其資本投入遠超過其第一階段,這可以說是一種缺乏創新而只在量化資本投入量化規模的資本「邊際效用遞減法則」的悖論後果。
 
我也試圖理性探討這種後果的成因,這也是一個活生生的新社團主義的結果。在阿當‧斯密的自由古典經濟學裡有著一張叫做『無形的手』(Invisible hand)作其理論核心。所謂『無形的手』在當時自由古典學派來說就是要政府盡少干輿經濟,經濟自有其本身規律來作調節,特別是相對於當時政府盛行的重商主義(Mercantilism)經濟干輿行為。這就是被稱為自由放任(Laissey-faire)的經濟模式。然而擺脫了政府管理,自由放任經濟卻造成了類似封建時代的精英結構性控制國家經濟的結果,這就是我在第四十一章裡所述的社團主義和新社團主義。
 
一家企業往往便是一個社會的縮影,當經濟落入到一群人的手後,這張「無形的手」除了在虧蝕的時候要政府(大股東)施予援手(如華爾街的金融機構)外,政府平時是無法控制這群掌握著國家經濟收入命脈的人,而當這群人感到政府或大股東對他們這張「無形的手」有所威脅時,便很自然地「槍口對外」團結一致而形成了類似封建諸侯社團主義的新社團主義力量。這也可以解釋為何這家機構在第二階段缺乏創新並且只在不斷把資本只投入於量化原有規模的方向上。
 
社團主義本質上只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社團主義者並非機構或國家的主人,創新對他們來說只是一種吃力不討好的行為而已,尋租行為(Rent seeking)方是社團主義的本質。正如「公死有得食,婆死有得食」,社團主義對於企業或國家的興衰並非是他們的考慮點亦不負責。
 
 
- 待續 -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