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奇、趣、妙、識
故宮文化通識(2)
中國文化研究院
2022年6月18日

 儲秀宮見證晚清的精緻與沒落

 

 

 

儲秀宮正面(圖片提供:故宮博物院)

撰文:故宮博物院宣傳教育部王思雅

 

明清時期,儲秀宮曾作為紫禁城中妃嬪的住所。居住在這裏的主人,最廣為人知的實屬晚清時期的重要歷史人物——慈禧太后,她在這裏留下了很多獨特的痕跡。其實,儲秀宮初建時並非如今這幅模樣。光緒十年(1884年),為慶祝慈禧太后五十壽辰,儲秀宮作了大規模整修,此次改建規模較大,變化眾多,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如今精緻奢華的儲秀宮,到底經歷了哪些改造?溥儀和婉容又是怎樣在宮內度過「最後一日」?

 

四進院落的豪華氣派

儲秀宮原名壽昌宮,坐落於西六宮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名為儲秀宮。西六宮區的宮院原本為六個獨立的二進院落,與東六宮形成遙相呼應的對稱格局。慈禧太后下令改造儲秀宮,將儲秀宮原有宮門及圍牆拆除,將翊坤宮的後殿改為穿堂殿(即體和殿),使兩個獨立院落相連,打破原有格局,形成超過五千平方米的四進院落豪華空間。

 

西六宮

西六宮包括太極殿、長春宮、咸福宮、翊坤宮、永壽宮、儲秀宮。

二進院落

即將基本院落縱向擴展,在院落東西廂房的南山牆間加隔牆,將院落劃分為內外兩重。

東六宮

東六宮包括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延禧宮、永和宮、景陽宮。

如此,宮殿用途也有改變,有了更明確的功能劃分:翊坤宮作為正殿,成為接受妃嬪朝拜或舉行小型儀式的禮儀空間;體和殿承擔進膳和飲茶休息的功能;儲秀宮供日常起居、禮佛休息之用;後殿麗景軒則是慈禧太后看戲的場所。這樣一個集各項功能為一體的大型場所,怪不得成了慈禧太后的長居之處。

 

充滿寓意的院內陳設

除了建築格局的改造外,院內的裝飾與陳設也盡顯心意。改造後的儲秀宮,正殿與東西配殿均設有前廊,並與體和殿後簷廊轉角相連,構成迴廊。迴廊的牆壁上鑲貼着四周環繞龍鳳紋的琉璃製裝飾——《萬壽無疆賦》,這是梁耀樞、陸潤庠兩位大臣為祝慈禧太后五十壽辰所撰的祝壽文章。

 

儲秀宮殿前放置着一對銅鹿和一對銅製騰龍戲珠,翊坤宮前放置着一對銅鳳和一對銅鶴。由於兩座院落的改造和相通,我們不妨聯想起縱向理解:儲秀宮的龍和翊坤宮的鳳寓意着「龍鳳呈祥」,儲秀宮的鹿和翊坤宮的鶴寓意着「鶴鹿同春」,整體設計盡展心意。

 

功能齊全的生活空間

儲秀宮的正殿作為慈禧太后起居休養的地方,其正間設有寶座、屏風、香爐、香筒,用於接受朝拜;東側兩間是休息禮佛的區域:東次間窗前有一條形炕,明淨敞亮,平日坐在炕頭隔窗外望,整個宮景一覽無餘,慈禧常在此喝茶吸煙;東梢間放置着一對象牙玲瓏塔,是太后禮佛之地;西側兩間為生活區域:西次間是臥室外間,存放臥室用品並在此更衣,西梢間是慈禧的臥室兼化妝室,寢室床鋪上都是稀有名貴的絲織品,床邊放置一個花梨木嵌螺鈿盆架,南窗放着一件銅鎏金鏤花鑲玳瑁嵌琺琅畫片帶表妝奩,西面架子的匣子裏都是太后最心愛的首飾珠寶,慈禧太后每天都要在這裏消磨大量時間來打扮自己。

 

儲秀宮內的西餐廳

儲秀宮的最後一位女主人——末代皇帝溥儀的皇后婉容,出身貴族,自幼接受西式教育,思想前衞,打扮新潮。在她成為皇后之後,也將西方文化帶入了古老的紫禁城。她曾在紫禁城中彈鋼琴、喝紅酒、說英文,為古老的紫禁城帶來了全新面貌。

 

儲秀宮見證了婉容在後宮中不平凡的歲月,這裏的陳設細節也體現了晚清時期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交融。儲秀宮正殿西間慈禧的臥室被改成浴室,放置了西式浴盆;原本用膳的體和殿被改成了書房和客廳,擺放着一架八音琴;改動最大的儲秀宮後殿麗景軒搖身一變成了西餐廳——壁爐,西式的餐桌、餐具,配上一架德國造的鋼琴,婉容就是在這裏向溥儀傳授吃西餐的方法。

 

 

儲秀宮也見證着晚清溥儀小朝廷期間短暫的安寧時光,直到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將軍帶領下屬闖入紫禁城,才打破了這最後的寧靜。當天早晨,溥儀正在儲秀宮與婉容吃着蘋果聊着家常,聽到馮玉祥迫令清室成員當天務必離開的消息而大驚失色,剛咬了一口的蘋果也滾落地上,在慌亂中收拾東西,倉皇離開了紫禁城,儲秀宮的宮廷往事也停留在那一刻,唯剩下那吃到一半的蘋果、開着蓋的餅乾盒子,回味着這裏曾經的輝煌。

古老的儲秀宮,見證了紫禁城六百年的歷史變遷。年輕的儲秀宮,也經歷了西方思想的碰撞交融。就是這樣一座集歷史積澱與新潮影響於一身的宮殿建築,為我們了解歷史、了解紫禁城提供了無盡的探索空間。

 

能飛天遁地的清宮戲台

 

撰文:故宮博物院宣傳教育部劉翠

 

清代宮廷愛看戲,但這「戲」並不是電影,而是戲曲。京劇,又稱平劇、京戲,是中國國粹之一,亦是中國戲曲影響力最大的劇種,它也是在千年中華文明已有的三百六十餘個劇種中,較年輕的一個。清朝的眾多皇帝都熱衷宮廷戲劇活動,乾隆時期更被認為是京劇的萌芽時期,讓紫禁城內的人展開了「戲曲人生」。

 

宮廷愛戲與徽班進京

清朝定鼎中原後,宮中的娛樂活動逐漸發生變化。在漢文化的影響下,滿人入關前的「篝火觀舞」、「飲酒摔跤」等少數民族娛樂項目逐漸減少,戲曲成為宮中重要的娛樂。乾隆皇帝便是愛好戲曲的代表人物之一,乾隆皇帝統治時期也是宮中戲曲活動的全盛時期。宮內外的許多戲台在此時紛紛建成,其中有乾隆為同樣愛戲的母親崇慶皇太后所建的壽安宮戲台。乾隆十六年(1751年),崇慶皇太后六十大壽。乾隆皇帝下令改建壽安宮,當時已在院中臨時搭建了三層戲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為籌備母親的七旬萬壽慶典,乾隆下令再次修葺壽安宮。這一次,在中庭院正式修建了一座三層大戲樓。《崇慶皇太后萬壽慶典圖》中就描繪了當時建成的戲台,三層戲台上人頭攢動,好不熱鬧。這座戲台直至嘉慶四年(1799年),由於太后故去閒置已久,才諭令拆除。

宮廷愛戲僅有戲台不行,更重要是唱戲的伶人。乾隆年間,就有多次外地伶人進京於宮中演出,這也為京劇的誕生埋下伏筆。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為慶賀自己的八十歲壽辰,召安徽著名徽劇藝人高朗亭為台柱的徽班三慶班進京獻藝。之後,又有十幾個徽班相繼進京,其中實力最強的是三慶、四喜、和春、春台,合稱「四大徽班」。徽班進京後,廣泛吸收在北京流行的京腔、秦腔以及其他劇種的長處,南北融合,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戲劇史上,有人將「四大徽班」進京作為京劇形成的標誌。

 

休閒、教化與儀典並重

清代宮廷愛戲,紫禁城裏頻繁上演劇目,演出機會更幾乎是橫跨整年。每年的元旦、立春、寒食、端午、中秋、重陽、冬至、除夕等節慶日子要上演大戲;皇帝、皇后、皇太后生日的時候也要有戲曲助興,帝后整壽如六十、七十、八十大壽,舉行的大規模慶典裏更少不了戲;如果宮中遇上喜事,像是皇帝大婚、冊封妃嬪、皇子成婚等也會上演劇目。當然,這些都屬於特殊節日和喜慶日子。在普通日子裏宮中聽戲嗎?答案也是肯定的。清代每月的初一、十五,或是夏日賞荷、冬日賞雪都會有戲曲助興,可想而知當時戲曲上演的頻繁程度。

 

上演宮廷戲曲可謂宮中歡度年節、慶賀喜事和休閒放鬆的主要娛樂。2019年1月9日,養心殿研究保護項目的工作人員,在養心殿西配殿南山牆前沿的金柱磚雕透風內,發現兩份道光年間的清宮春節曲目的戲折,裏面記載了包括「昇平除歲」、「福壽迎年」、「看裝」、「下海」和「亭會」等19齣曲目名單及演職人員。

 

有趣的是,這些宮戲還有「寓教於樂」的意義。乾隆年間,清朝的政治、經濟逐步進入鼎盛時期,於是在精神文化層面,皇帝也會通過一些劇目來體現其對儒家思想和倫理道德的倡導。如宮戲劇目《昭代簫韶》取材於《楊家將演義》,描寫北宋名將楊繼業全家盡忠報國,賢王德、昭輔政的故事;《勸善金科》則是以目連救母為故事題材的連台本戲,但除了目連救母主線外,還有朱紫貴賣身葬父、李晟平叛等輔線。這些劇目在編寫戲本時,就有意加入了忠、孝、仁、義等積極的價值理念。此外,清宮戲曲活動在很大程度上還被賦予了鮮明的禮樂色彩。清代戲曲被納入朝廷儀典,更成為襯託皇家威儀、豐富宮廷禮樂的重要部分。

 

能上天入地的戲台奇巧裝置

暢音閣大戲台是清代修建的戲台中,保存下來而體量最大的戲台,現保留在故宮博物院的珍寶館區域。它始建於乾隆年間,體量較大,裝飾精美,設計奇巧。外觀看戲台共三層,從上至下依次是「福台」、「祿台」、「壽台」,實際內部在「壽台」之下,還有一層地井。

 

壽台地面以下的地井井口的蓋板可以打開,下去直通後台,實際就是暢音閣的地下室。一般來說,每層戲台都有該層左右側的上下場門。此處設計有地下室,實際是為了讓演員在需要的時候從「特殊」入口進入戲台。地井中還有五口井,其中四口是旱井,人們利用它在演出時的共鳴來提高音量。中間一口是真的水井,為一些特殊場景供水,如海上或者噴水。

 

有地井,自然也有天井。祿台、福台中間都各有一個天井,打開後能貫通上下,井口還設置有轆轤,演員及道具可以直接通過轆轤「飛到」舞台上。當天井與地井配合使用,這個戲台便可以演上天入地的大戲了!舉個例子,《昇平寶筏》其實也就是今天大家所熟悉的《西遊記》。這個劇目如果在暢音閣演出,孫悟空向龍宮索要兵器,龍王告狀這一齣,天兵天將的扮演者就可以從仙樓「飛」上壽台;再或是唐僧途經通天河,被魚精所困一齣,若以壽台作為冰面,唐僧便可從壽台地板之下的地井下台,看起來就像是掉進了冰裏,魚精從地井上台,看起來就像是從冰面之下出來。

轆轤

利用滑輪原理製成的井上汲水用具。古人常於井上立架置軸,貫以長木,上面嵌上曲木,纏上繩子,下懸汲水用斗。

除了暢音閣,現在故宮裏還保存有倦勤齋內的小戲台,重華宮漱芳齋院中的戲台和室內的「風雅存」小戲台,都是乾隆時期建造。隨着清朝滅亡,1923年,在漱芳齋為敬懿皇貴太妃生日所舉行的外班演出成為宮中絕唱,延續兩百多年的宮廷戲劇活動也到此結束。清代宮廷對戲曲的熱愛和推崇,着實推動了中國戲曲的發展,是戲曲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清宮遊戲—方圓之間的陰陽角逐

 

 

 

撰文:故宮博物院宣傳教育部譚梓欣

 

正方形的平面上,19條線縱橫交錯,361個交點應運而生。黑白兩色大軍在各自「軍事家」的指揮下安營紮寨、相互角逐。圍棋,是廣受人們喜愛的棋類運動之一,歷史悠久,規則完善,甚至衍生出系統的理論體系。人們下圍棋時,不僅需要靈活動腦,還能在棋局中體悟人生哲理。故宮博物院收藏了一張明代萬曆時期的棋桌,桌面上合攏時是四足木桌,打開後為八足棋桌。棋盤兩側有裝著黑白棋子的棋子盒,棋盤下方的抽屜裏還有雕玉牛牌、雕骨牌、骨摋子牛牌等明代宮廷喜愛的棋牌用品。這張棋桌結構新巧,做工精細,反映出圍棋等棋牌運動在明代宮廷中的興盛。

 

 

圍棋發源於春秋戰國以前。漢代的語文辭書《說文解字》中有「弈,圍棋也」的記錄,認為漢代以前,人們提到的「弈」,就是圍棋。我們現在常用的詞語「博弈」,當初指的就是六博和圍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中有「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意為下棋的人如果拿着棋子做不了決定,就不能戰勝對方。《孟子》中還有「弈秋學弈」的故事,告誡人們學習時要一心一意、專心致志。這些圍繞圍棋的故事說明在春秋戰國時,圍棋已經為人所熟知。

「弈秋學弈」

弈秋是著名棋手,他教導兩位弟子下棋,二人智力相若,其中一位專心聽從弈秋教導,另一位心裏總是想着外面有天鵝飛過時,如何射殺牠,結果這位不專心學習的學生最終一事無成。

魏晉南北朝時,圍棋是普及廣泛的體育項目之一。統治者、軍事家、文人,多有喜愛圍棋者。為了區別棋手的棋藝水平,圍棋品位制建立,棋手的棋品分為九個等級,一品最高,九品最低,剛好和現代圍棋段位制的高低順序相反。《南史‧柳惲傳》中有「梁武帝好弈,使惲品定棋譜,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的記載,其中的登格者據推測就是指達到品位標準的人。制定品位標準,考覈棋手能力,促進了圍棋的發展。此外,秦漢以來棋譜的相繼問世和流傳,也對棋藝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使圍棋成為更加成熟的棋類競技運動。

 

如果說南北朝是中國圍棋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那唐代則是第二個高峰。圍棋發展在唐代有一個重要轉折。在南北朝及其以前,圍棋以它的軍事、競技、娛樂性質,受到歷代政治家、軍事家和社會名流所喜愛,尤其是圍棋在軍事方面,受到許多圍棋名家的重視。東漢馬融的《圍棋賦》有「略觀圍棋兮,法於用兵。三尺之局兮,為戰鬥場。陳聚士卒兮,兩敵相當。拙者無功兮,弱者先亡。」將圍棋視為戰場,下棋看作用兵,弱者先亡。而隨着唐代社會生活安定,人們逐漸將下圍棋和彈古琴、寫書法、繪畫歸為一類,成為陶冶情操、放鬆身心的休閒活動。此外,從唐代起,宮廷設有「棋待詔」一職,專門負責陪皇帝下棋。這些棋待詔從專業棋手中嚴格選拔出來,棋藝高超。棋待詔的制度從唐初延續至南宋,進一步擴大了圍棋在社會的影響力,同時提高了棋手的社會地位。隨着隋唐時期中日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圍棋經由使團東傳日本,成為日本人民喜愛的體育項目。除了日本,朝鮮半島也受到中國影響,兩地棋手常有棋藝切磋。

 

明清時期,圍棋運動進一步發展。明代統治者很喜歡棋類運動,在明正德到嘉靖年間,出現了三個著名的圍棋流派,即永嘉派、新安派和京師派。在他們的帶動下,圍棋打破被士大夫長期壟斷的局面,在市民階層中興盛起來。民間不僅舉辦大量圍棋比賽,還出現各式棋譜,將圍棋普及。清代更是如此。清代皇室喜歡圍棋,在他們的宮殿和花園中都能看到棋子、棋盤或棋桌的身影。乾隆時期的《月曼清遊圖冊》中有一頁描繪了早春時節女子們在花園中下圍棋的場景。

 

如今,圍棋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成為需要保護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在世界各地,愈來愈多人開始領略圍棋的魅力。在2016年舉行的圍棋人機大戰中,谷歌(Google)開發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戰勝當時的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轟動世界。

 

通過深度學習,勝算極高的AlphaGo向世人展示了人工智能學科的高度發達,但它卻很難感知圍棋競技時雙方頭腦和心理上的博弈。其實,中國早期棋制的形成,就受到先秦時期天圓地方、陰陽相生相剋思想的影響。方形的棋盤搭配圓形的黑白色棋子,將宇宙天地濃縮在小小的棋盤中。黑棋與白棋的角逐,不僅是棋手技藝上的切磋,更深程度上反映出棋手的武略思想甚至是富有玄學意味的人生哲理,輸贏固然重要,但圍棋中隱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具有中國特色的哲學思想,更是我們需要關注和理解的方面。

 

故宮內的非一般中國象棋

 

撰文:故宮博物院宣傳教育部王思雅

 

中國象棋,作為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有着數千年的悠久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它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是極為流行的棋藝活動,在中國體育史上留下了獨特的發展軌跡。如今,故宮博物院內藏有歷代多件精美的象棋子和棋盤,它們件件都屬精品。

 

象棋的起源眾說紛紜,古代一些學者認為象棋起源於先秦甚至更早,並與黃帝驅象、武王伐紂等歷史事件相關。雖然這些說法缺乏確實的根據和論證,但都公認象棋歷史悠久。在歷史的演變中,象棋有着不同的名稱,形制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今天的中國象棋,基本定型於宋朝,距今有八百多年的歷史。

 

「象棋」一詞較早出現於戰國時期,如漢劉向《說苑‧善說》:「雍門子周以琴見乎孟嘗君,……燕則鬥象棋而舞鄭女。」《楚辭‧招魂》中提到「菎蔽象棊,有六簙些」,然而這裏的象棋其實是指用象牙所製、黑白各六枚的先秦六簙戲。可見,此時的「象棋」只是與現在的象棋名稱相同,並非我們今天的象棋。

 

魏晉南北朝時期,《周書‧本紀》中曾記載北周武帝所創的象戲和《象經》:「天和四年,五月乙丑,帝製《象經》成,集百僚講說。」此時的象戲稱為北周象戲,被一些學者認為是中國象棋的雛形,而《象經》對於行棋規則等記載,也為日後象棋的成形做出了巨大貢獻。

 

隋朝時,開國皇帝楊堅貶斥北周武帝玩象戲,認為「《象經》多亂法」(《北史•郎茂傳》)。皇帝不喜歡,久而久之,象戲在上層社會逐漸乏人問津,到唐朝初期,已經發展到極少有人通曉其規則的地步。《舊唐書•呂才傳》中記載「太宗常覽周武帝所撰三局《象經》,不曉其旨。太子洗馬蔡允恭年少時嘗為此戲,亦廢而不通。」但是,英勇善戰的太宗李世民卻對象戲十分熱衷,使象戲在唐代又有了新的發展。晚唐時,北周象戲演變成寶應象棋,無論棋子還是棋盤都有很大改變:棋子是立體的,棋盤也變成了 8x8的64格。

 

隨後,象棋在宋代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並逐漸定型成「三十二枚棋子、橫十縱九,有楚河漢界」的形制。1983年江油市出土的「宋代窯藏」文物中就有兩件珍貴的銅製象棋,其中一副每一方各有卒5枚,象、馬、砲、車、士各2枚,將1枚,共計32枚,和現代象棋制式完全相同。

 

此外,宋代還湧現大量愛好象棋的文人。他們撰寫過多篇與象棋有關的文學作品,比如司馬光的《七國象棋》、李清照的《打馬圖》等,從對局、戰術、步法等方面詳盡記錄了當時的象棋狀況。隨着宋代文化娛樂活動的蓬勃發展,象棋因其對弈方便、耗時較少等大眾化特點,不僅在中上層社會風行,亦在普通百姓中逐漸普及,掀起了象棋運動的熱潮。

 

明清時期,象棋在民間愈發盛行,技藝水平不斷提高,出現了多部理論專著,如《夢入神機》、《橘中秘》、《適情雅趣》、《梅花譜》等。楊慎、唐寅、郎瑛、羅頎、袁枚等文人學者都愛好下棋,著名棋手不斷湧現,象棋受到社會各階層的喜愛。

 

據《謇齋瑣綴錄》記載:明仁宗朱高熾當太子時酷愛象棋,有一次讓狀元曾棨賦詩助興並隨即也和詩一首。兩首詩作既描繪對弈情境,又充滿激烈的戰鬥氣氛,反映這一時期宮廷象棋活動的盛況,尤其是詩中對棋盤上楚漢之界的刻畫以及馬、將、砲等棋子行棋規則的描述,生動有趣。

 

明清時期象棋盛行,統治階層大力倡導,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尤其乾隆嘉慶年間,出現大量棋藝高超的棋手及文學作品,就連棋具也如工藝品般精美、古樸,可謂是象棋的全盛時期。

 

今天,象棋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依舊是一項廣大人民熱愛的體育運動,是國家正式開展的78個體育運動項目之一,也是2008年首屆世界智力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之一,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