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奇、趣、妙、識
方建勋:书法,世界艺术之林中真正的独一无二
方建勋
罗辑思维
2023年6月19日
 (原文發表於2023年6月16日)
 

本周,得到发布了重磅新书——著名书法家方建勋老师的《中国书法通识》

说到书法,你一定不陌生,因为它几乎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也是最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艺术形式。

你可能小时候练过字,或者家里的长辈正在练字,又或者是孩子正在练字。而就算都没有练过,你在生活中也一定见过很多书法作品,比如一本书的书名,一家店铺的招牌,墙上挂的字画,名胜古迹的牌匾、对联、石刻,等等。

不过,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就是这样与我们的生活几乎融为一体的书法,却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

可以说,书法让中国艺术汇入了世界艺术的洪流,同时又保持着自身的独特性。

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方建勋老师的回应。
 

01

书法是性情的艺术
从世界艺术的范围来说,绘画是一种更普遍的艺术形式,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绘画艺术。相比之下,将文字作为艺术创作素材的,则要少得多。
甚至可以说,真正把书法作为一种纯粹艺术的,只有中国。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一个疑问:我见过英文的花体字,写得很漂亮,甚至阿拉伯文的作品也书写得非常美观,怎么它们就不算艺术呢?
研究语言文字的法国学者白乐桑先生说,希腊字母或拉丁字母有时偶尔能见到一些美观的效果,但那只是为字母加上一些美观的装饰,还说不上是艺术。
严格来说,中国书法这样纯粹以文字作为素材的视觉艺术,是西方文明中所没有的。
阿拉伯文的书法,也是倾向于一种装饰性的艺术美感,并不追求纯粹的线条之美。
给文字做一些装饰,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过。
比如,宋代人编的《三十二篆体金刚经》里有蝌蚪书、龙书、剪刀篆之类的写法。这样的作品,你可以理解成中文的花体字,但这只属于装饰。
而中国书法艺术的核心,恰恰是摒除装饰性,避免绘画性的倾向,保持纯粹简洁的文字书写。这个书写过程,不仅创造了美感,更表达了创作者的心境和情绪。
比如“二王”,王羲之性格内敛,书法就敦实含蓄;王献之性格外向不羁,书法也就纵放酣畅。
又比如颜真卿,他的书法宽博、雄壮、中正,也正是他性格和气质的自然流露。
书法,凭借点画、结构、章法、墨色这样的艺术语言,最终成为书写者自我表达、自我抒发的媒介。

相对来说,无论是中国的蝌蚪书、龙书,还是英文的花体字,又或者是阿拉伯文的优美书写,都无法看出书写者的性情。而这恰恰是装饰和艺术的分野。

02 

书法是抽象的艺术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觉得,书法就是中国人自己关起门来玩,外人无法理解的艺术?
《艺术的故事》一书的作者、英国著名艺术史学家贡布里希教授就是这么认为的。他在一次演讲中讲到过这么一件事。
在一次宴会上,一位女士问英国汉学家阿瑟·韦利:“学会并能品味中国草书要用多长时间?”
阿瑟·韦利回答说:“嗯——五百年。”贡布里希认为,尽管很多人对中国艺术传统抱有浓厚的兴趣,但要想掌握中国书法的奥秘,实在是太难了。
那么,对读不懂中文,不了解书法作品文字含义的观者来说,中国书法就真的没法欣赏吗?
当然不是。其实,想掌握中国书法的奥秘,并没有贡布里希说得那么难。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 20 世纪几位西方抽象主义大师的美术作品。
下面分别是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的《抒情》、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构图C(第 3 号),红黄蓝》,以及美国画家波洛克的《秋韵》,这些作品同样没有一个明确的意义可指性,观众在欣赏时可以自由驰骋自己的想象空间。
这些作品摆脱了传统绘画和雕塑以具体物象为素材的依赖性,艺术家在个体的表达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

中国书法,尤其是狂草艺术,其实和这种抽象艺术有精神上的暗合。

就拿徐渭的草书作品《李白诗赠汪伦》来说,只要与康定斯基、蒙德里安、波洛克的以上几幅抽象画对比一下,你就一定能体会到它们在精神上的相似性。

徐渭草书《李白诗赠汪伦》
我在海外教书法时发现,即便是完全不懂中文的学生,也不是不能欣赏中国书法,而且他们尤其喜欢动感十足的草书。我认为,他们就是把草书当作一种抽象艺术来看待的。

书法通过汉字的形体和笔墨书写,创造出一种视觉可见的笔墨形象。这种形象是可感的,而且与其他抽象艺术一样,具有意义上的不确定性。

正是这种与抽象艺术的共通之处,使得中国书法有可能被全世界理解。

03

书法是有秩序的抽象
当然,中国书法跟现代抽象艺术也有不同。在西方艺术发展史上,“抽象艺术”原本就是和“具象艺术”相对的一个概念。
但中国书法并不像抽象主义那样,可以完全颠覆以往的传统和秩序,彻底自由地创造。就算是草书,也受到秩序法则的严格限制。
可以说,中国书法其实是在戴着镣铐跳舞
具体说来,这些镣铐包括:书法不能脱离汉字,也不能脱离笔墨;汉字的书写要遵循一定的笔顺;一篇书法,一般都是从右开始,一行一行写,一行之中又是从上往下写,不能随意从某个字或某个位置开始,这是一篇书法的章法秩序。
唐代大书家孙过庭有一个说法:一篇书法,开头落笔的第一个字就决定了整篇书法会写成什么样;一个字之内,落笔的第一个笔画则决定了这个字会写成什么样。
这说的就是一篇书法是一个前后左右彼此牵扯贯通的整体,很讲究法则秩序,不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这种秩序的美感,在行书和草书中体现得更明显。由此,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的书写过程,变成了一个类似于即兴音乐演奏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过程。

04

书法是理想境界的表达
中国书法与日常书写分不开,它是和实用性连在一起的,这一点与其他民族的文字书写是一致的
但是,站在艺术发展史的角度看,中国书法在保持实用性的同时,还进一步走上了艺术探索的道路。几千年下来,中国人的思想、哲学和审美都渗透在书法里了。
而且,中国人对待书法艺术的基本态度是“游于艺”。
所谓“游于艺”,是说书法艺术和古琴、绘画一样,很少有为艺术而艺术的,主要是为人生而艺术。
人生就像一个天平,一个盘子里装的是功业,一个盘子里装的是艺术,书法就是艺术这个盘子里的砝码之一。
中国人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与对功业的追求虽然是两个方向,但最终都是为了获得生命的平衡。
中国书法史上的名家,大多是积极进取、有家国担当的士人,是儒家积极入世理想的践行者;但在书法上,他们却推崇放下一切精神束缚,在书写中获得最大的宁静和自在。
他们在书写中构建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与现实世界大相径庭,也可以说是超越现实世界的。
举个例子,书法大家吴昌硕一生主攻《石鼓文》。从文字内容来说,这么做实在没有必要,但吴昌硕认为自己写《石鼓文》,“一日有一日之境界”。
因为技法有止境,境界却无止境,归根结底,这是心灵自由驰骋的理想境界。
在我看来,中国书法在审美境界的追求和创造上,有三个共性特征。
一是清净。在博物馆看古代书法,我们通常会感受到一种清凉之气扑面而来,这是古人对笔墨干净的讲究,以及对理想书法的追求,他们期待在喧嚣尘世之外,营造出一片清净的书法境界。
二是尚雅。中国书法是一种讲究书卷气的艺术,雅是书写者气质的自然流露。写字匠的字之所以会受到批判,就是因为不够雅,趋向俗,难以超越现实世界。
那么,如何才能让字变得雅呢?答案是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变化气质,书法才能去俗变雅。
三是化境,也就是进入自然之境。所谓化,是人、书法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就像庄子说的“万物与我为一”。
具体到书法上,就是万物与我、与书法笔墨为一。这是中国书法的最高境界。历史上那些书法名作,比如《兰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等,都进入了化境。
众多书法大家用一生的时间来历练自己的“笔迹”,赋予了书法至高审美境界的追求。
总的来说,从实用性的文字书写,发展到表达个体性情和寄托民族理想的书法艺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书法汇入了世界艺术的洪流,同时又保持着自身独特的美学追求。

无论学没学过书法,这本《中国书法通识》都能带你深入书法的世界,直面感受中国书法的美。

你能看到40多位书法大家的经历、性情与书法,能看到350多幅高清名作及其背后的细节与巧思,还能看到5000年书法发展史,以及历朝历代书法审美潮流的变迁。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