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奇、趣、妙、識
比秦始皇更伟大的皇帝(不是汉武帝、唐太宗、成吉思汗或康乾)
一只方柴
微信号
2023年7月31日
 (原文發表於2023年7月14日)
 

众所周知,秦始皇最伟大的功绩就是统一六国,他也因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在他之后的汉武帝、唐太宗、成吉思汗、康熙乾隆等皇帝也因在自己的时代将国家推向强盛而名垂青史。

但是,有一个皇帝也开创了万世基业,知名度却不如上述几位,甚至还比不上自己的儿子,他就是隋文帝杨坚。

杨坚统一了南北,将很多少数民族都整合进了中原政权,建立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他开创了科举制,让广大人民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出人头地,打破了世家贵族对政治资源的垄断。这一制度一直实行到了清末,还极大地影响了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另一项万事良法则是三省六部制,也用了一千多年。

既然做出了这么伟大的功绩,为什么杨坚在历史上会“默默无闻”呢?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他的成功主要是时代的推动,从当皇帝的素质来说明显逊色于秦皇汉武等人。

 

 

史上最容易的创业天子

杨坚祖上是北魏政权下的武川镇的卫国将士。当时北魏的首都在今天山西大同,它的北边是强大的柔然。为了保护首都,北魏就在今天河北北部、内蒙古南部地区设立了六个军镇,武川镇就是其中之一。

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统一中原后,为了改变少数民族政权只会打仗不会治国的命运,孝文帝推行了大规模的汉化,并把首都迁到了河南洛阳。

这样一来,六镇的地位就从保卫首都的重镇变成了远离首都的边镇,其中的将士地位也大大降低了。于是,六镇士兵就发动了起义,冲垮了北魏政权,北魏最终分裂成了西魏和东魏。

杨坚的父亲杨忠在各种军事力量的辗转中,最后投靠了独孤信,然后又跟着独孤信投身同样是武川镇出身的西魏掌权人宇文泰麾下。宇文泰赐给杨忠一个鲜卑人的姓氏,普六茹。

当时,西魏和东魏整天打仗,杨忠由于骁勇善战,最终成为十二大将军之一。十二大将军与八大柱国是军政合一的西魏政权的领导核心,在各方面都处于社会顶端,史学界把他们称为“关陇贵族集团”。杨忠跻身到了这个集团,意味着杨家从此发迹了。

杨忠36岁时生下了杨坚。中年得子怕养不活想托身佛门又不放心,于是把自家房子的一部分改做寺院,请了当时大名鼎鼎的神尼智仙做住持,并接受智仙的教育。智仙曾对杨坚说:“儿当大贵。”

13岁时,杨坚去太学读了两年书,毕业后被任命为京兆功曹。没过多久娶了柱国独孤信的女儿独孤伽罗,背景更深厚了。

 

此时,随着宇文泰的去世,他的侄子宇文护辅佐他年少的儿子宇文觉当了皇帝,并把西魏改成了北周。然后,权臣和皇帝之间又展开了斗争。

为了拉拢杨家,宇文护任命杨坚为右小宫伯。这个官职本身挺好的,但夹在了宇文护和皇帝之间。为了两边都不得罪,杨坚就没有做宇文护的人,结果在这个职位上呆了8年都没升职,后来又去随州当了刺史。

杨坚在随州没做出什么成绩,但认识了一个朋友庞晃。他认为杨坚有帝王之相,从此杨坚也开始有了野心

 

宇文护为了专权,一连杀了两个皇帝,然后立了17岁的宇文邕,就是后来的北周武帝。北周武帝可不像他的几个哥哥那么好欺负,在韬光养晦十二年后,终于扳倒了宇文护,结束了权臣专权造成的政治乱象,开始了国家的建设发展。他消灭了承自东魏的北齐,还想要统一中国,称霸天下。

杨坚也因此获得了建功立业的机会,被封为定州总管,进位柱国,而且他的长女杨丽华还成了太子宇文赟的妃子

面对雄才大略胜过自己的北周武帝,杨坚本来可能要一辈子屈于人下,还有可能因为位高权重受到猜忌落到不好的下场。没想到北周武帝在征战时因为突染重病而一命呜呼了,年仅36岁。

而继任的北周宣帝宇文赟比他爹可差远了,既荒唐、又自大还暴虐。他杀了两位元老重臣,把辈分高、名声好的宗室亲王都安排到了外地,自己身边则任用亲信。这在客观上为杨坚的得势铺平了道路。他的地位如火箭般节节攀升,做了首席宰相,获得了最高级勋官上柱国以及当时大臣能得到的最高爵位随国公。

杨坚位极人臣,宣帝当然也感受到了威胁,差点把他杀死。然而,天命再一次眷顾了杨坚。

有一天夜里,宣帝突发奇想想出巡,结果才出去一天就病倒了,眼看就要一命呜呼。他在21岁的时候就把皇位让给了儿子,自己做了太上皇,所以他死后皇帝人选倒没有争议。问题是,小皇帝此时才8岁,需要辅政大臣。选谁呢?

这时,宣帝身边两个草诏大臣刘昉和郑译就动起了脑筋。他们本是宣帝的亲信,但一朝天子一朝臣,为了能在宣帝死后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他们决定伪造遗诏,选杨坚为辅政大臣,这样自己就有拥立之功。为什么选杨坚呢?一来他有权力和威望,二来他们关系不错。而且按照一般的政治原则,辅政大臣应该是宗室,他们选了杨坚这个外戚,杨坚更会感恩戴德。

虽然此时京城没有能主事的宗室,但任用一个外戚做辅政大臣,难道没有其他大臣反对吗?有的,第一个就是颜之仪,他的弟弟颜之推是著名的《颜式家训》的作者。颜之仪也是宣帝身边起草诏书的大臣,看到刘昉拿着假遗诏让他签字,他坚决拒绝。

这时,又有一个人出来发挥作用了,那就是太后杨丽华。她显然支持亲爹,颜之仪没办法就弃权了,然后刘昉就找人代签了。

至于其他大臣,则在杨坚的威逼利诱下屈服了。此时,杨坚距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了。

然后,他剪除了宗室,平定了三个将军的叛乱,接着就用大臣篡位的固定套路,什么天降祥瑞、臣民劝进、前朝皇帝禅位等一系列方式顺利建立了新王朝,前后一共用了不到9个月的时间。

新王朝的国号一般取自开国者在前朝的封号,杨坚的封号是“随”,因此新王朝就叫“随”。只不过这个“随”是走之旁的,不吉利,就改了个同音字“隋”,他则是史界所称的隋文帝。

 

杨坚能够夺权成功当上皇帝,是因为他出身于关陇贵族集团,所以能顺利进入政治高层,与皇室联姻,再加上北周武帝、宣帝年纪轻轻就暴毙而亡,宗室无法在朝中主持局面,所以给了杨坚可乘之机。而且,乱世政权本就更迭频繁,宣帝又残暴荒唐、宠幸佞臣,所以杨坚当权就没有受到特别强烈的反对。

但最重要的原因是,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民族分裂已经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

自从西晋末年匈奴人刘渊建立政权,中国北方就一直处于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在此期间,民族矛盾一直非常尖锐,我们现在所用的“汉子”一词在当时是少数民族对汉人的蔑称。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反而导致了分裂,汉化进程被打断。西魏和东魏又重新出现胡化倾向,西魏给领兵的汉人将领赐胡姓,前面说过杨忠就改姓了普六茹。不仅将领改姓,他手下的士兵也都跟着他姓普六茹。这是为了让有军事力量的汉人都认同胡人,所带领的士兵也都成为胡人的部落兵。

不过,关中地区汉人居多,想要站稳脚跟,不能忽视汉人的力量。西魏宇文泰模拟《周礼》建立六官制度,试图通过继承汉族的古制,打造自己的文化基础,赢得关中汉人的认同。北周武帝实行兵制改革,允许汉人参军,从此汉人士兵就逐渐成为北周军队的主体力量。北周宣帝甚至让满朝文武都穿上汉人的衣服,并且在打击元老重臣的同时任用了一批汉人官僚。汉人官僚也成了北周官僚的主体。

百姓主要是汉人,士兵主要是汉人,官僚主要也是汉人,那么让一个汉人当皇帝也就理所当然了。

但是让一个纯粹的汉人来当皇帝,在中原已有两百多年根基的胡人不会认同,所以这个汉人必须要有胡人背景。杨坚在鲜卑政权制度下长大,他的妻子独孤伽罗是鲜卑化的匈奴人,女儿又嫁给了鲜卑皇帝,这种身份使他能够得到胡人的认可。

杨坚是民族融合的产物,他既体现了民族融合的精神,又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经过整整270年探索才找到的中华民族合适的领导人。杨坚得天下看似容易,实则是之前国家经过了近三百年的铺垫。

 

建立新制,选用贤才

杨坚一上台,就对政治制度进行了改革,首先是中央官制。

北周原来的中央官制是宇文泰在西魏当权臣时制定的,他根据西周的制度设立了天、地、春、夏、秋、冬六官,相应的官名是大冢宰、大司徒、大宗伯、大司马、大司寇、大司空,分别掌管各类行政事务,其中以大冢宰为首,担任者正是宇文泰,这方便了他专权,但不利于中央集权,所以杨坚决定废除。

另外,为了适应鲜卑社会,宇文泰又在六官制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少数民族的政治原则,这就有点四不像了,从实用性来看,这种制度也不可能长久。

于是杨坚把南北朝时期经过历代政权改革的中央官制整合起来,形成一套新官制。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他“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御史、都水二台,太常等十一寺,左右卫等十二府,以分司统职”。这套官制的核心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指的是尚书省、门下省和内史省。内史省负责起草诏书,长官叫内史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长官叫纳言;尚书省负责执行,长官叫尚书令。由于尚书令位高权重,一般情况下这个职位都是空缺的,实际领导者是两个副长官,左仆射和右仆射。

六部,是尚书省下面的六个行政部门,分别是吏、礼、兵、都官、度支和工部。

门下省和内史省是最高权力机构,相当于今天的全国人大;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相当于国务院。六部则类似于国务院各部委。

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官职宰相由三省长官共同担任,与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不同的是,宰相由具体的个人变成了机构负责人,可以有效防止宰相专权。其次,三省制将决策权与行政权分离,也能够分割宰相的权力,提高皇权。另外,由于诏令是在皇帝的领导下与三省长官共同商议而成,还要经过起草、审核和执行这三个步骤才能真正生效,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决策失误。

综上来看,三省六部制贯彻了君主集权、宰相分权和行政理性化的基本原则,符合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是中国传统行政体制的一大变革。

 

在地方制度方面,隋文帝把原来的州、郡、县三级行政体制改成了州、县二级制。

当年北齐和北周对峙的时候,争相用官职笼络人才。现有的官职不够用了怎么办?那就增加地方行政设置,把原来一个郡的地方分成三个郡,就可以多设立几个官职。结果行政区越划越小,官职越多越多。官职太多,就会造成行政效率低下,还会加重百姓的负担,所以这种体制必须改革。

可是怎么改呢?有官员建议保留要职,去除闲职,把小的行政区合并成大的。可是闲和要、小和大怎么区分呢?而且这样一来是不是每个层级都要大动干戈?这样不好操作,所以隋文帝决定干脆省略中间一个层级。于是,508个郡就一下子全部撤销了。

另外,隋炀帝还下令地方的佐官由中央任命。

从秦汉以来,中央只任命州刺史、郡太守、县令这样的主要长官,而长官的下属即佐官则由长官自己决定。一般来说,地方长官会选择当地的高门大族来担任佐官,因为他们熟悉地方情况,又有强大的关系网,遇事容易摆平。但这样一来,地方的实际行政往往掌握在这些高门大族手中,中央任命的地方长官还得依靠他们才能站稳脚跟。

由中央任命佐官能够防止地方豪强横行乡里,闹分裂,搞割据,这也是一项加强中央集权的重大措施。

 

在选用人才方面,我们都知道隋炀帝开创了科举制。

在隋朝初期,官员主要都是武将。此前国家一直处在战乱中,战争非常频繁,将军打了胜仗,作为奖励,就让他们去地方当官。

问题是,仗打得好不代表行政治理能力强。当军官和地方官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作为军官,要严厉,要勇敢,而当地方官则要仁慈和廉洁。因此,官吏队伍的素质普遍很差。怎么办?

首先,隋文帝取消了用官职奖励军功的做法,严肃官员的任命。怎么选拔官员呢?隋文帝想了很多办法,比如下求贤诏,让现任官员推荐,从优秀基层官员中提拔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考试制度。

当时的要求是,每个州每年选三个人去中央考试。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和进士三种。考上之后经过吏部铨选,就能踏上仕途当官。唐初名相房玄龄就是隋文帝时期的进士。

此时的科举制虽然有很多不完善之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考生不能自由报考,需要刺史推荐,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之前的察举制,但它毕竟给了人们一个凭本事出人头地的机会。我们不能因为现在用着智能手机,就说以前的大哥大不是手机吧。

 

降服突厥,统一天下

看着隋朝建设得如火如荼,一片欣欣向荣,突厥可不乐意了。以前北周和北齐并立的时候,为了压倒对手,争相与突厥结交,每年都向突厥进贡大量财物,佗钵可汗曾骄傲地说:“我在南两儿常孝顺,何患贫也!”后来北齐被北周收入版图,北周又被隋朝取代,隋朝也不再向突厥进贡了,突厥可忍不了。

而且现任可汗沙钵略的可贺敦千金公主是北周赵王宇文招的女儿,赵王被杨坚陷害致死,身为女儿怎么不想为父亲报仇呢?所以她天天鼓动沙钵略攻打隋朝。

另外,当时突厥已经整整一年没有下雨下雪,水没了,草枯了,牲畜大量死亡。为了维持生存,突厥也必然要南下抢掠。

隋文帝知道,突厥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想看到中原统一,所以向它寻求和平是不可能的。因此早在登基之初他就一直在做战争准备,征调百姓修补长城,派领将士镇守边关。

在北周时,杨忠曾与突厥联手攻打北齐,他发现突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厉害。他们装备差,赏罚不分明,首领多、命令不统一,打仗的时候突厥人只顾着抢东西,没几个真能打的。他认为突厥可怕论完全是使者为了能从给突厥的财物中分一杯羹而编造出来的。

父亲的话一直记在杨坚脑中,这让他觉得与突厥作战也不是毫无胜算的。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由于有杰出的将领和不屈的士兵,自五胡十六国时代以来,中原政权基本没赢过少数民族的局势被打破了。

除了打仗,隋朝还充分运用了外交手段。突厥通长孙晟(唐朝长孙皇后的父亲)发现,突厥的五大可汗(沙钵略可汗、第二可汗、阿波可汗、达头可汗、突利可汗)之间有矛盾,于是他使用离间计让他们自相残杀,最后突厥分裂成东突厥和西突厥两部分。

本来沙钵略是几大可汗的共主,现在被西突厥和隋朝两面夹击,搞得精疲力尽,只好向隋朝求和。为了表示友好,双方应该和亲,但沙钵略已经有了北周的千金公主,怎么办呢?千金公主很会审时度势,主动要求做隋文帝的女儿,这就等于突厥与隋朝和亲了。隋文帝把她的封号改成大义公主,颇有点讽刺意味。

后来,沙钵略的儿子都蓝成了新的可汗,都蓝可汗所领导下的突厥渐渐强盛起来,大义公主又开始蠢蠢欲动了,鼓动都蓝为她报仇,隋文帝知道后就想除掉她。

新一任突利可汗是都蓝的堂弟,也是他手下的一个小可汗。他看到都蓝这些年在隋朝的支持下蒸蒸日上,也想与隋朝和亲。隋文帝就顺势提出让他杀掉大义公主,突利就去劝都蓝杀公主。堂弟的劝说果然比其他人更有效,之前隋朝揭露了大义公主与别人私通的事,废黜了大义公主,又送给都蓝四个美女,都蓝一直都没杀公主。如今在堂弟的撺掇下,立刻手起刀落结果了公主。

既然大义公主已经死了,那你隋朝就再派一个公主来和亲吧?很多大臣都同意和亲,都蓝的实力在突厥各部中最强,派公主过去相当于安插了一个眼线,还能营造亲隋氛围,保证隋朝北疆安宁。如果公主再生下未来的可汗,那么双方关系就更亲密了。

但是长孙晟不同意,他认为都蓝反复无常,和亲只是他的权宜之计,等他强大到无需依附隋朝后就会与隋做对。与其跟他和亲帮他壮大声势让另外两个可汗无法与他抗衡,不如与最弱的突利和亲,这样他就只能依附于隋朝,听从隋朝南迁与都蓝抗衡。

隋文帝听从了长孙晟的意见,不过并没有着急把公主嫁过去,而是以学习隋朝礼乐文明方便与公主交流为由,让突利分批派遣三百多名使者前来隋朝学习。隋文帝这么做是为了输出文明,培养亲隋派。后来把公主嫁过去的时候把婚礼办得特别隆重,让突利受宠若惊。

这可把都蓝气坏了,于是他与西边的达头可汗联手共同出兵隋朝,没占到便宜,之后就一起对付突利。突利的部落很快就被打得七零八落,连公主都丢了。

面对这副惨状,突利也不好意思去投靠隋朝,准备投降达头可汗。但这样一来,隋朝之前的扶持就白费了,于是长孙晟就用计把突利骗到了隋朝。

面对一无所有的突利,隋朝给了他大量钱财,让他招降流亡的突厥百姓,然后在朔州建了一座大利城,给他和突厥百姓居住,又把一个宗室女册封公主嫁给他。

隋文帝还给他一个封号叫“意利珍豆启民可汗”,意思是勇猛、英明和强健。册封意味着把他视作突厥唯一的合法政府。从此,突利可汗就变成启民可汗了。

隋朝打败了都蓝和达头,扶持启民重建东突厥,启民对隋文帝感激涕零,上表尊称隋文帝为“圣人可汗”,这与天可汗的意思是一样的,既是隋朝的皇帝,又是突厥的最高首领。

突厥至此成了隋朝的附属国,长期以来的突厥问题算是比较彻底地解决了,也巩固了隋朝在东亚的地位。另外,隋朝还树立了一个农耕时代中原王朝和北方少数民族交往的典范。中原民族一改在少数民族面前的守势,军事与外交双管齐下,离强合弱,远交近攻,化被动为主动,最终赢得了胜利。

 

在突厥刚刚分裂成东西两个集团时,由于实力已经大大削弱,暂时不会对隋朝造成威胁,所以隋文帝把目光投向了江南的陈朝。

从西晋灭亡算起,江南与中原已经分裂约300年了,期间先后建立了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在大一统的传统下,这段时间内不断有人想统一南北,但都失败了。现在,隋文帝也想平定江南。

此时陈朝的皇帝是有名的昏君陈叔宝。他执政能力不行,但擅长写诗和书法,所以选用的人才也是没有政治经验的文士。他们整天陪皇帝饮酒赋诗,将诗配上曲子由宫女演唱出来。其中最著名一首就是陈叔宝写的《玉树后庭花》。

这些文人不会治国也就罢了,关键还喜欢揽权。于是向皇帝进谗言,打压武将,将兵马权也交给文人。

陈叔宝既然爱好风雅,也就难免走上奢侈的道路。他大肆兴修楼堂馆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临春、结绮、望仙三座高阁。它们是皇帝和宠妃的私家花园,建造奢华,耗资巨大。为了供皇帝享乐,底下的宠臣就用各种苛捐杂税从老百姓那儿搜刮钱财,百姓苦不堪言。

陈叔宝还宠幸女色,其中最著名的是贵妃张丽华。她不光美丽、不嫉妒,还很聪明,能够帮陈叔宝处理政事,她也借此招权纳贿,为所欲为。

既然对手这么菜,被打败也是没有任何悬念的。不过当时陈朝还算国富兵强,又有长江这道天然屏障,不擅长水战的北方人会如何实施战争方略呢?

谋臣崔仲方向隋文帝献上了三百年前西晋灭吴的方案,针对长江中上游的三峡峡口和汉口这两个兵家必争之地,采取上游牵制,下游突破的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在中游的武昌地区增派精兵,在上游的蜀地造舟船造大声势。如果陈朝派精锐来布防,那隋军就在下游趁机渡长江;如果陈朝守着下游,那隋军就从中上游顺流而下。

于是,隋文帝就派了三个集团大军分别南下。第一个集团由杨广带领,负责长江下游作战,重点突破陈朝首都建康;第二个集团由秦王杨俊带领,负责长江中游作战,重点突破汉口;第三个集团由杨素带领,负责长江上游作战,重点突破三峡峡口。

杨素打响了平陈之战的第一战。首先,秦王杨俊率领十万大军佯装要从武昌渡江,陈朝赶紧调动驻守在三峡口的数万大军前去支援,然后杨素的第三集团军就趁着三峡兵力空虚乘坐预先修建的大船浩浩荡荡出发了。

但到了三峡的流头滩,发现前方的狼尾滩有一个陈朝的将领带着几千士兵驻守。狼尾滩水流湍急,杨素的大船无法发挥作用。于是,他就趁着陈朝士兵晚上去岸上睡觉时发动突袭,陈朝士兵还没搞明白怎么回事呢就当了俘虏。这一战一下子就提升了隋朝士兵的士气,让他们不再害怕水战。

然后,杨素的军队就出了三峡。在开阔的长江水面上,大船的气势就显现出来了,沿途的陈朝人看到船头威风凛凛的杨素,还以为是江神,纷纷投降。

就这样,杨素顺利与中游的杨俊会合,牵制住了陈朝在中上游的十几万兵力,完成了既定的战略部署。

上游的工作已经完成,那么下游的情况如何呢?比想象中更顺利。

当初南朝的梁朝灭亡时,有个皇孙投靠了西魏,在湖北江陵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史称后梁。后来,北方政权不断变更,后梁也一直是他们的傀儡,隋文帝对后梁也很客气,还让杨广娶了后梁的公主,也就是后来的萧皇后。

但既然隋文帝连陈朝都准备打了,也就不会再允许后梁的存在。在后梁统治下的江陵百姓松散惯了,得知前来接收江陵的隋朝官员是个酷吏,十万人纷纷投降了陈朝,陈叔宝也乐得接受,正好彰显自己是万方来朝的有道明君。

但这么多人的力量不可小觑,陈叔宝也没有完全放心,所以决定在新春朝会时搞个阅兵式,震慑一下这些百姓。

为了营造千军万马的场面,陈叔宝就下令把江州以东的水军全都调往首都。但这样一来,下游江面上连一艘巡逻艇都没有了。很多大臣都觉得这样做太危险,但陈叔宝不听,认为以前北齐和北周三番两次进兵都没什么事,说明陈朝有王气守护,那还要加强防守做什么?

这对隋军来说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他们利用春节陈军防守空虚这个时机,向陈朝发起了全面攻击。

杨广军团下的两路先头部队分别从扬州和庐江渡江,相应的统帅是贺若弼和韩擒虎。

贺若弼长期驻防扬州,以前每次换防时都大张旗鼓地做出要渡江的样子。一开始陈军还很紧张,后来就不管了。现在贺若弼真的要渡江了,陈军仍以为是换防,结果贺若弼的军队就大摇大摆直接坐船过江了。

韩擒虎在除夕夜里渡江,当时陈朝守军还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一个个喝得烂醉如泥,韩擒虎也没费一兵一卒就过江了。

来到陈朝地界后,按理说应该要打几场恶仗吧?陈叔宝虽然害怕,但仍然不信任武将,迟迟没有调兵遣将。贺韩二人一路势如破竹,直逼建康。所经之处宽大为怀,江南军民纷纷主动投降。

眼看兵临城下,陈叔宝终于决定听听武将的意见。他身边有两位久经沙场的将军,一个是萧摩诃,另一个则是任忠。他俩意见不统一,萧摩诃是主战派,任忠则主张防守。陈叔宝最终采取了萧摩诃的意见,命他领军出征。

萧摩诃带了十万大军倾巢而出,向贺若弼决战,而贺若弼只有八千人。本来贺若弼决定等主力部队来了之后再打,但一看到陈军采取的是首尾不能相顾的“一”字长蛇阵,就决定找个薄弱环节突破。

没想到陈军的战斗力并不弱,很快就杀了两三百个隋军,贺若弼只好撤退。如果此时陈军乘胜追击,贺若弼恐怕就全军覆没了。但陈军并没有去追,而是纷纷停下抢隋军的人头,因为陈叔宝曾说割下敌军首级就有重赏。

陈朝军纪不严,利欲熏心倒给了贺若弼喘息的机会。他重整旗鼓,回头反击,换了个软柿子,对方一看他过来吓得立刻逃跑,底下士兵也都四处逃命,打死的、踩死的多达五千人,连总指挥萧摩诃也被活捉了。

虽然萧摩诃当初主战的想法未必对,但这么一个数一数二的人物就这么输了?事实上他根本不想打。在开战之前,他得知陈叔宝把他的夫人抓到宫里当人质了。这种做法本来很常见,但萧夫人是个有名的美人,恐怕陈叔宝不会再放她回去。既然他的家都被陈叔宝毁了,那自己干嘛还为他打仗呢?所以干脆就束手就擒了。

就这样,陈朝的十万军马居然败给了隋朝的八千人。

那么,韩擒虎又干了什么呢?他带领军队直接杀到了皇宫,陈叔宝吓得带着两个宠妃一起跳到了枯井里,最后被隋军拉上来了。后来,陈叔宝做了隋朝的俘虏,享受三品待遇,隋文帝对他非常体贴。

 

由于隋朝的精心准备,加上陈叔宝的昏聩无能,这次平陈战争进行得异常顺利,主力部队还没出动就结束了。从此,江南30个州,400多个县,200多万人口都纳入了隋朝的版图。南北分裂在300年后终于再次统一,这是自秦汉之后的第二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这次统一把南北朝时期分别发展的国土、民族和文化整合到了一起,让中华民族有了一个更广阔和深厚的发展空间。这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了秦始皇,因为秦始皇所统一的六国都属于华夏民族,不是建立在大范围民族融合基础上的大统一。

另外,这次统一也使隋朝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老的东亚霸主突厥已经倒下,一个以隋朝为主体的新东亚秩序建立起来了。

 

结语

论才能,隋文帝在帝王中并不是最优秀的,他的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过在西方人眼中,他是继秦始皇后第二伟大的皇帝,因为他做到了地无分南北、人无分夷夏的大统一,建立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制度。而且,他有三大优点堪称是帝王典范。

一是勤政。唐朝的宰相萧瑀说隋文帝每天上朝从早忙到晚,连饭都不能好好吃,还得让卫士把盒饭带上朝。

二是节俭。他身为皇帝,每天吃饭只有一道荤菜,衣服和车子都是旧的,不肯换新。他所营建的新都大兴城,用的材料基本都是从别的旧建筑上拆下来的。

三是爱民。有一年关中大旱闹饥荒,隋文帝率领百官和百姓一起去洛阳逃灾。一路上,百姓有时会不小心挤到皇帝的卫队中。隋文帝不仅没驱赶百姓,还主动让他们先走。遇到山路崎岖的地方,还让卫兵把百姓肩头的担子放到马上,减轻百姓的负担。

正是因为有这些优点,所以才有了“开皇之治”,一个政治清明、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统治局面。

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多威少恩、多张少弛、多政少德的皇帝,因此隋朝的国力虽然很强盛,但人民的幸福指数并不高。与西方文化看重制度的偏高不同,中华文化更看重道德和精神,这也是他在中国人心目中地位没那么高的原因。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