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奇、趣、妙、識
职业承诺:企业用什么留住优秀员工?
罗辑思维
微信号
2023年9月28日

(原文發表於2023年9月13日)

 
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最大的损失莫过于核心员工的离开。或许管理者认为已经对这些精英极度重视,并体现了对他们的厚爱,但现实往往是那些表现优秀、被公认为最有潜力的员工会毫无征兆地提出离职。

为什么这些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充满热情和动力的员工会选择离开?怎么能让这些核心员工更稳定地工作?一起来看看今天的文章。

 

你好,欢迎来到组织行为学的课堂。
由于工作原因,我经常和创业者交流。你知道当老板的,什么时候最被动么?有位CEO曾经和我说,不是市场上大兵压境的时候,而是内部突然有骨干员工找到他,心平气和地说:老板,我要离职。
他说那一刻自己只能故作镇定,然后飞速思索这半年来,公司哪里亏待了他。是钱没给够?还是职位没给到位?
如果你是一名CEO或者HR,最头疼的事,莫过于优秀员工心态不稳定,天天想着辞职。如果你一直对他掏心掏肺,可转脸他还要走,那真的比较抓狂。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怎么做能让优秀的员工保持稳定。

01

组织承诺
先看以前的套路。留住好员工,老板手里的牌无外乎这几种:给钱,而且比其他公司给得多;给职位;给期权;还有就是提供好的交流环境等其他资源。
可近十年来,这些方案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有限,为什么?
首先你需要了解一个概念,叫组织承诺。这是组织行为学的一个专业术语,特指员工贡献给组织的忠诚度,也是以前的企业千方百计想要从优秀员工那里争取到的东西。
组织承诺怎么发挥作用?我举个例子你就知道了。
三十年前,几乎所有组织都是终身雇佣制的国有企业,单位就是另一个家。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组织身上,对个体来说最有利。所以,曾经有一种职业就叫办事员,就是那种什么都干,专门给领导解决问题的人。
我记得邻居去了一所大型石化企业做办事员,结果他的父母在小区里,那真是昂着头走路。
那时候,一个人具体做什么工作不重要,在哪工作才重要。在这种情况下,组织承诺就是所有人必须考虑的事情,因为对个体来说,组织太重要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企业的平均寿命越来越短。作为组织,能和员工一起走的时间其实只有几年。那你说,谁还会把命运和你绑定在一起?你还怎么要求他给出组织承诺?这就是很多老板、HR在留住员工时忽略的重要维度。

02

职业承诺
如果站在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看,不对组织忠诚,员工还能对什么忠诚?
就在近几年,组织行为学针对这些变化,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叫职业承诺。这个概念替换了组织承诺,成为提高员工稳定性的重要理论。
现在,每个人虽然笔头上是和公司签合同,但心里却是和自己的职业签。因为不放心组织,所以要给自己选一条职业发展的赛道,然后把未来寄托在它身上。一条职业赛道的可能性,远比一个组织能够提供的要多很多。
你肯定听不到办事员这个词了。甚至在和同学聚会时,我们都会打探一下,别人在他的领域里发展到哪了?自己可别落后了。在大公司里工作的人也没那么牛气了,做什么专业更重要。

用一个比喻很好理解:个体不仅是组织的雇员,也是组织的用户。所以,如果企业没有意识到,自己必须变成一种商品,那就会出现开头说的,什么都给了,但是人家还是要走。因为你的激励政策一直围绕薪酬打转,忘记了满足“员工用户”的新需求,激励的方向出了问题。

03

先把员工培养成最优秀的人

那回到今天的主题,到底怎么做才能让最优秀的人留下来呢?
前两年我参加了一个学术沙龙,听到了维珍集团创始人、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的洞察。
理查德·布兰森可是个传奇人物,他曾驾驶热气球飞越太平洋,还组建摇滚乐队,甚至在英吉利海峡旁边裸跑,以至于很多人以为他是娱乐明星。其实他在商业上非常有建树。他的商业帝国遍及航空、化妆品、电器、铁路、唱片等多个领域,是英国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乔布斯都曾经视他为偶像。
理查德·布兰森激励员工的理念是什么?他说:“聪明的老板,总会先努力把员工培养成最优秀的人,然后再想办法留住他。”

这也是组织行为学的观点。既然员工忠于职业,那组织就帮他,让他意识到,这家公司是你职业发展的关键一环。当他意识到这点时,你说,他会不会稳定工作呢?

04

茑屋书店留住优秀员工的三招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来看看具体可以怎么做?我们看一个著名的日本企业:茑屋书店。它的做法很有参考价值。
现在很多年轻人去日本旅游,茑屋书店都是必到的打卡胜地。东京的代官山分店,甚至被评为全球最美的20家书店之一。
我是2012年第一次去茑屋。在艺术区,抬头就可以看到书里提到的油画复制品,整个环境就像身处画廊;在料理区,你要是看到一本意大利食谱,可能就会在旁边发现书里提到的意大利面和酱料;生活区的座位一定是朝向落地窗的,你可以抬头享受阳光,看看外面的人在干什么。
为什么要介绍这些细节?因为茑屋想打造的不是书店,而是“生活提案”的体验馆,它的核心能力是生活方式的设计。如果没有超一流的设计师,它的理念就无法实现。创始人增田宗昭说,在他看来,茑屋就是一家人才培养公司。
我们知道,为了留住员工,很多日本企业采用“年功序列”制度,也就是以年资订立标准化的薪水。只有在公司里多熬年头儿,你才能获得高薪水。茑屋恰恰不采用这种制度,然而员工离职率还是稳定在非常低的水平。尤其是最优秀的设计师,很少会从茑屋主动离职。
茑屋是怎么做的呢?就是满足员工的职业承诺。用增田自己的话说,叫做成为一家“被选上”的公司。他说,对于真正抢手的设计师,公司其实是处于被动地位的,选择权往往在他们手上。
好,我们看看他具体怎么做,才让他的公司被员工选上。
首先,比起产量,最优秀的设计师更在乎自己下一件作品是否有突破。茑屋就用制度保证这一点。
比如修建代官山分店时,一名外籍员工希望使用一种用玻璃钢筋混凝土制成的镶嵌板,这是一种新材料。他不确定公司会不会允许,因为按照国际惯例,材料没有使用过,所有人第一反应肯定是反对。
而且当时刚刚地震过,新材料的供货渠道不稳定。但是增田第一时间同意了该方案,这让整个团队兴奋不已。
这不是个案。在茑屋的设计评判法则中,有一条最高标准,就是如果一个方案照搬已有的思路,不能给团队带来进步,即便可以盈利,也绝不能通过。
这就让每个设计师,在完成任何一个项目后,都能获得成长。如果你去日本,会发现各地的茑屋都不一样。有充满绿色植物的,也有极简主义的,还有青春时尚的。你完全可以想象这背后,设计师成就感的积累有多丰厚。
其次,越是优秀的人,越是在乎自己正在和谁共事,越是在乎自己能不能从其他人身上学到东西。
对于茑屋的设计师来说,这一点完全不用担心。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会遇到哪路神仙。
你能想象,参与音乐区设计的员工,曾经自己举办过200多场音乐会么?还有,参与女性区设计的员工,拥有自己的化妆品品牌;参与旅游区设计的员工,是游历过上百个国家的背包客。这些在茑屋都成为了现实。
增田让更多其他领域的顶尖人士参与到设计工作中来。这不仅仅是为了激发灵感。它让员工感受到一种氛围,就是我在和世界上最优秀的人工作,我正在学习到更多东西。
这还没完,为了更好地让员工成长,茑屋还鼓励他们走出公司,走进世界。
比如,茑屋就曾经派遣美食区员工,前往美国,探访“从农场到餐桌”运动的发起人,获取关于农产品方面的经验。你想想看,这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不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所有这三条都有一个核心理念,就是鼓励员工在工作中遇见“未知数”,目的就是让他们感受到成长,感受到茑屋作为一件“员工商品”起到的作用。
但是到这就产生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如何保证招来的人,恰好很在乎这些东西?如果你忙活了半天,发现对方并不在乎这些条件,怎么办?
请注意,从组织承诺到职业承诺的理论发展,并不是针对所有个体的解决方案,而是针对“最优秀员工”这个群体的。所以,茑屋书店的理念和经验,也只应该提供给那些最优秀的员工,而不是平均分配。
增田自己就说,他不希望招到那些只想工作安定的人。
你看,这一讲的逻辑就是:从长期来看,优秀的员工只忠于职业而不是忠于企业,所以企业必须要转变思路,让自己成为商品,为个体的职业发展服务。

怎么解决组织内的真实难题?如何评判一家公司的行事标准?在《李育辉·组织行为学》里,会为你分析商业组织的行为逻辑,带你了解更多组织进化的行动策略,助你站在高处,顺势而为。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