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来自得到新商学的新课,崔东树老师的《新能源车产业报告2023》。
新能源车是中国最近5年发展最快的行业,可是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很多人的理解是,新能源车就是替代燃油车,今天燃油车市场有多大,未来新能源车市场就有多大。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新能源车的发展,叠加中国家庭消费最新的一个结构性变化,很可能将带领中国汽车市场突破瓶颈,冲击4000万年销量的规模。
为什么新能源车能给汽车市场带来增量?同时发生的中国家庭消费结构性变化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崔东树老师怎么说。
我们总说“新能源车”,但有人会觉得,这个产业并不“新”,产业链布局很成熟,上游是矿产、基础材料,还有零部件;中游是整车制造,下游还有销售、维修、金融、充电等等,这都是老早就存在行业,并且各个细分领域都有巨头,哪有那么多新机会?
但是且慢。我们只能在这些框定的环节里找机会么?不是。你要知道的第一个件事,就是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是被低估的,而“被低估”的地方,恰恰可能存在着大机会、新机会,这些机会不在原有的产业链结构中。
我们从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能的规模说起。按照一般的说法,也就是你看绝大部分机构、包括车企的预测,国内汽车市场规模按照汽车年销量来定义,大概是2800万辆每年。理由是,中国汽车市场自从2016年增长见顶以来,一直在这个数字上下波动。
未来即便新能源车完全替代燃油车,大致就是这么大的一个盘子,机会点也都在这个盘子里。所以很多人,包括行业内的人,都把中国汽车市场看成一个“存量市场”。
真的是这样么?我告诉你我的观点:随着电动车逐步替代燃油车,中国汽车市场的总规模至少还有1000多万的增长空间,也就是说,整体很有可能会达到4000万辆年销量的规模。
第一,新能源车会让原来不买车的人,或者不开车的人,想开车、买车;
第二,车的换购周期会变短,出现更多换购需求;
先说第一个原因。下文我附上了一张表,是我们乘联会统计的2016年-2023年,中国汽车消费者购车特征的分析。你不方便看没关系,我挑重点告诉你。
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2016年以来,增购占比逐年提高。
什么叫“增购”,通俗讲就是家庭购买第二辆、第三辆车。具体数据是,2016年增购只占总销量的7%,而2023年占到了15%,翻了一倍。
增购最多的是什么车型呢?纯电动车,也就是新能源车。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趋势?除了二孩、三孩家庭的增多,行业内有一个共识,就是因为新能源车带来了比燃油车更好的驾驶体验,刺激了消费者对车的需求。
过去几年,不论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好是坏,人们关注的焦点总是围绕充电方不方便,整体使用成本是高是低,好像做得再好,新能源车也只是燃油车的追赶者,永远无法超越。
事实完全不是这样,新能源车在驾控体验上的天花板,远高于燃油车,这是很多行业外的人不知道的。
新能源车用电驱动,加速更快,也更加平顺,车内静谧性也更好。不仅如此,新能源车的动力结构,也有更多的升级空间。
比如,只要想做,新能源车甚至可以做到4个独立电机,每个车轮都独立控制,大大缩短车的转弯半径,这是燃油车无法想象的,带来的驾驶乐趣也会远超燃油车。
我们乘联会做了大量消费者访谈,很多人已经表示开过新能源车后,不会再回去开燃油车了。
另一方面,随着智能座舱的不断升级,智能座椅、AI语音助手等技术,能够在车内拓展出社交、办公、娱乐等多个场景,新能源车未来会成为除家庭、工作场所外的“第三空间”。
不要觉得这么说很天马行空,根据我们对消费者的采访,开车回家后,选择在车里待一阵子再上楼的车主比例,在大大增加;上班累了,中午选择回车里休息的车主比例,在大大增加。
智能座舱很重要,后面我们还会用单独一讲来说。那你说,智能座舱会不会让原本不爱开车的人会愿意开车呢?很有可能。比如这几年,女性车主的比例在大大增加,后面我们也会有一讲提到。
行业内有一个共识,就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会带来汽车的消费电子化。
什么叫“消费电子化”?很好理解,通俗讲,就是汽车会变得越来越像智能手机。那像手机,和换购周期有什么关系呢?核心在于你学过无数次的摩尔定律。
我们知道芯片的迭代速度遵循摩尔定律,这是远超机械零部件的迭代速度。对传统燃油车来说,一个好的机械结构,可能10年都不会落后。丰田就曾靠着行星齿轮的一个巧妙的机械结构,在混动技术上领先行业10多年。
但是今天的一个车机芯片,哪怕是最先进的芯片,比如目前各大品牌旗舰车型都配备的高通8155芯片,10年后肯定不会仍然先进。
要知道,新能源车的零部件中包含大量的芯片。所以可想而知,车的迭代频率会因为芯片的迭代而加快。其实不光是芯片,电池的迭代速度未必像芯片那么快,但10年后,今天的电池也肯定落后了。
我们乘联会的判断是,未来新能源车的平均换购周期可能会缩短到10年以内。假设一种车,总保有量是10万,换购周期是10年,那么每年需要换购的就是十分之一,1万。
截止2023年6月,中国汽车保有量是4.26亿辆,做个粗略的估算,换购周期10年,意味着平均每年换购的数量是4.26亿辆*10%,4000万辆。
你看,光是换购需求量,可能就要超过4000万辆。所以我才会比较有信心地告诉你4000万这个规模。
第三个原因是买房的热情降低,可能会释放买车的需求。这个目前有争议,但我个人比较相信。因为前两个原因已经能够撑起增量市场了,所以这个原因你权当是个补充。
在我看来,现在的这场新能源产业革命,正好也赶上了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变化,那就是房地产市场发展放缓。买房热情的降低,会释放买车的需求。
房市跟车市此消彼长的关系,从历史数据中能够得到印证。前面我们提到2016年,中国汽车市场到了顶峰,当时房地产市场发生了什么事儿呢?实际上,对应的正好是一轮房地产牛市。这是不是巧合呢?在我看来不是。2016年时,中国的汽车市场完全谈不上饱和。
我们可以对比一个数字。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约800辆,英国法国约500-600辆,日本是400辆,而2016年中国的千人汽车保有量不到300辆。我认为,中国人的买车需求被买房需求抑制住了。
现在,抑制因素逐渐退出,买车的需求自然就释放出来了。在这一点上,我有个基本预测:未来20年,如果中国房地产市场逐渐下行,那么汽车市场会迎来一波突破式的增长。
这样的结果是,中国居民的消费结构,会向一个更加合理的水平调整,不把钱都花在房子上,而是适当匀一些改善通勤条件,这对生活质量提升非常有帮助。
以上我就讲明白了,为什么说2023年往未来看,新能源车市场不是“存量市场”,而是“增量市场”。那么显然,增长的地方就有大机会点。是哪些呢?
首先,如果你是整车制造企业的负责人,或者高管、产品经理,那我给你的建议非常明确,就是布局经济实用的车型,说白了就是小车。
最近两年,中国车企热衷造大车、造豪华车,这的确是自主品牌替代合资品牌的一次难得机会,但更大的机会在小车上。现在来看,这是一块巨大的蓝海,竞争没有那么激烈。这一点,下一讲我还会更详细展开。
其次,如果你是想进入到汽车经销行业的创业者,我想告诉你,你赛道选的非常对。我知道,很多人会告诉你这个行业已经饱和,千万别入场。我的建议是,你可以放心进入。因为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量空间是存在的。但是你要注意,在策略上你要和其他经销商打出差异化。
什么差异化呢?增购换购,这是买新能源车潜在车主最主要的需求,在运营和营销上,你一定要聚焦有车人群,这会让你的效率大大提升。
第三,我建议中小创业者留意汽车用品市场,现在入局,可能是个好时机。道理很简单,过去,人们用车主要是当作交通工具,经营汽车用品的人最关注的是跟汽车动力相关的产品,比如机油、轮胎这些东西。
但是未来,当人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车内,类似车载充气床垫、车载小桌板,车载冰箱这些座舱配件,需求量会增加不少。如果你经营的企业,或者工厂,有兴趣入局这个赛道,那么现在可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