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原文發表於2024年9月17日)人类的肤色状态,取决于相关基因呈现出来的表象形态。同时生活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一个人的肤色起到后天的调控和改变。 迄今为止,已经发现了169个和人类肤色相关的基因。它们的突变状态,决定了地球上每一个现代人的肤色差异。 169个和肤色有关的基因中,有11个基因对人类肤色的表象形态,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它们分别是:TYR、TYRP1、OCA2/HERC2、SLC45A2、SLC24A5、SLC24A4、MC1R、ASIP、KITLG、IRF4和TPCN2。 其中位于人类16号染色体上的MC1R基因,对现代人类祖先的肤色,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 该基因,具有对哺乳动物的皮肤和头发颜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对皮色的影响上简单来说,它具有能增强黑色素生成的作用。 该基因的突变,从大约120万年前的一个直立人开始,随后开始广泛传播。让现代人类的直立人祖先,拥有了深色皮肤。 通过对黑猩猩和现代非洲人黑种人,亚洲和大洋洲热带区域棕种人,在肤色有关基因方面的比较研究。表明该基因所带来的深色皮肤,一直到现代人走出非洲后的早期阶段,都牢牢决定着现代人类祖先的肤色状态。 这间接表明,现代人类的早期祖先,生活在非洲时期,有着和现代黑种人和棕种人相似的肤色。 现代人类祖先走出非洲后,开始出现浅色皮肤的变化,应当是在迁徙到南亚和东南亚的阶段。 KITLG和ASIP基因,有关于肤色变浅的新突变,在现今欧亚大陆人群中普遍存在。这表明,这两个基因的突变,发生在欧洲人和东亚人分离之前。 这两个地区族群的父系共同祖先,可以追溯到父系血统F—M89。由此这两个基因突变的最晚年代,至少在距今5万年之前。 【注:两个基因所发生的新突变,最早的携带者可能是男性,也可能是女性。】 欧洲人和东亚人分离后,有后代繁衍至今的族群。他们由各自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肤色变浅有关的不同基因上,分别发生了新的突变。进而带来了两个地区人群,在肤色上的最终差异性。 欧洲人肤色变白,主要来自于SLC24A5 和 SLC45A2基因。其中又以SLC24A5基因上的新突变所带来的作用更大。 现有的研究认为,携带这两个基因突变的欧洲古人,分别生活在大约1.9万年前和1.2万年前。 根据欧洲不同地区古人类DNA的数据研究,相关古人是生活在北欧或东欧北部地区。直到8000年前,北欧和东欧北部地区古人类族群,多为浅白色皮肤。而在同时期,欧洲其他地方的古人类族群,则多为偏深色皮肤。 在大约8000到6000年前之间,这两种基因突变,开始迅速在欧洲大陆上传播。最终让全欧洲人都拥有了浅白色皮肤。 这两个基因的新突变,不仅改变了欧洲人的肤色。也同样改变了非洲科伊桑人的肤色。 科伊桑人被视为“非洲黄种人”,实际上他们和东亚人之间,相较其他族群而言,没有任何的更亲近关系。他们之所以有着较为浅色的肌肤,完全来自于欧洲人。 在大约2000年前,有部分携带SLC24A5 和 SLC45A2基因的欧洲人,抵达非洲和科伊桑人发生了基因交流。 然而,科伊桑人在其他有关于肤色的基因上,和欧洲人并不一致。这两个基因,没能将他们同化成浅白色皮肤,反而意外的呈现出了,和东亚人相似的皮肤形态。 东亚人群,肤色变浅的有关基因,主要包括DCT、MC1R 、 ATRN、MFSD12和OCA2。 黄种人现今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东北亚族群中。东北亚人群和美洲印第安人,在2万年前到1万年前之间,陆续迁徙到了东北亚和美洲地区。 因此至少在2万年以前,包括DCT、MC1R 、 ATRN在内的有关基因,所产生的新突变,已经将这些族群的肤色,演变成了“黄颜色”。 而对中国人现今肤色形态,起到决定性的基因来自,人类15号染色体的OCA2。 OCA2 基因衍生的His615Arg,所发生的新突变。让中国人拥有了和欧洲人,可以一较高下的浅白色皮肤。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中国人皮肤看起来,比欧洲人还要更加白皙的因素所在。 OCA2—His615Arg基因的新突变,最早的携带者,发现于中国福建省的亮岛遗址古人。时间上大约在7500年前。在大约3500年前,这一新突变,已经在中国南方地区广泛扩散传播。现今已经成为了中日韩,越南北部地区人群普遍携带的基因。 除了OCA2 -His615Arg基因之外,OCA2—Ala481Thr,MFSD12这两个和肤色变浅有关的基因新突变,分别发生在东北亚人,美洲印第安人人群中。 【注:His615Arg和Ala481Thr,都属于OCA2基因内的SNP】 这让东北亚人群和美洲印第安人,和中国人虽然同为黄种人,但在肤色上实质上存在小幅度的差异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