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原文發表於2023年12月20日)“经济发展就像一个蛋糕,我们要控制吃蛋糕的人数量的增长”。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和经济发展有关。1976年,一个特殊的时代刚刚结束,之后没几年的时间,国家调整相关的政策,开始追求经济发展。 计划生育,这个和经济相关的政策,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 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动和两个人有很大的关系,一位是航天航空的专家,还有一位是我国的一位数学家。 “在小岛上如何控制人口增长” 计划生育最初和一个学术研讨有关,这里就不得不向大家介绍一个人——宋健,宋健于1931年出生,是我国在航天技术、系统工程和控制论方面的专家。 这个为计划生育奠定基础的学术问题便和宋健有关。 在1975年,当时我国的科学家代表团去荷兰进行访问,宋健和荷兰的一位数学家奥尔斯德吃过晚饭后闲聊了一会儿。 数学家奥尔斯德随口一个学术问题给了宋健极大的灵感。 “如何在一个假象的小岛上控制人口的增长”?这便是奥尔斯德随口说出的他最近在研究的学术问题。 关于这个在小岛控制人口的问题,之后,奥尔斯德也给出了以数学方程式作为基础的最佳的解题方法。 说一下当时我国的一些情况,那是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既要大力地抓经济,也要想办法去控制中国的人口,其实控制人口也是为了经济,毕竟,当时需要“控制吃蛋糕的人”。 宋健听完奥尔斯德关于小岛控制人口的答案之后,备受启发,他觉得奥尔斯德的方程式也能用到中国国内控制人口增长的现实问题上。 宋健展开中国人口的预测 回到中国后,奥尔斯德的“小岛控制人口”的数学方程式在他脑海萦绕,和我国的高层取得联系之后,宋健开始带领团队进行了我国的人口预测和规划。 宋健还有一个很惊喜的发现。 他们发现导弹飞行中的抛物线轨迹和他们预测的人口增长规律竟然如出一辙。 之后,宋健和其团队在计算机上模拟了一套关于中国人口增长趋势以及控制的方案。 在确认他们拟定的这套方案在各方面都无误之后,他们当即发表了一篇文章,宋健等人在文章中提到了,为了让我国的人口不会再有什么大幅度的增长,中国在之后的30—40年内应该大力提倡每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当然,现在大家对计划生育颇有异议的一个点便是,它在将来会造成中国社会的老龄化。 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国将会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当时的研究人员将这么严重的问题考虑到了,来看看宋健他们是如何看待未来中国的老龄化问题的。 他们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比例,推测出,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最快也是在四十年之后才会出现。 他们觉得到时候可以提前采取相关的措施来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再有便是,三十多年后,中国的劳动力约有六亿,完全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所以劳动力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将来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马寅初的《新人口论》 计划生育能够实行,还有一个关键人物,在宋健等人做相关的人口研究之前,就有人看到了中国人口的种种问题,这人便是当时北大的校长马寅初。 但在当时马寅初控制人口的理论并没有得到国家的认可。 马寅初在当时,还根据中国社会的状况写下了《新人口论》,其相关的见解也全部被否定,其本人也遭到了批判。 来看看马寅初的《新人口论》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很是追求家族的“人丁兴旺”,不似今天医疗技术已经是一个很发达的情况了。 那时,新生婴儿的死亡率很高,因为一些观念,还有较高的死亡率,为了能够很好地传承家族的香火,古人都是尽最大的可能去多生孩子。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改善,我国新生婴儿的存活率也有了极大的提升。在1954年的时候,中国已经有了6亿人口。中国需要承担更多的人口压力。 基于社会背景的改变,马寅初提出了《新人口论》。马寅初觉得中国需要控制人口的增长。基于宋健和马寅初的种种理论,计划生育政策制定了出来。 当然和现在的中国人口相比,6亿这个数字听起来也没有那么夸张。但最主要的还是要考虑到社会的背景。 如今国内经济发展迅速,全球贸易已经一体化,中国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农产品,两年前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估测,中国从外进口的农产品若是转化下来差不多能占全球百分之三的播种面积。 还有天然气和石油等也需要从国外大量的进口,14亿人赖以为生的粮食和资源等都需要大量的进口。 再看1954年是什么状况,国内经济极度不发达,长期经济发展规划—一五计划刚开始一年左右的时间,当时的6亿人口,中国已经承担了很大的压力了,若是再按照中国传统“人丁兴旺”的观念,当时的中国没有办法承担巨大的压力,饭都吃不起,还怎么提发展! 结果便是,国家的经济发展不起来,中国积贫积弱。国家弱小时会面临什么,我国历史上例子真是不胜枚举,八国联军侵华、日军侵华…… 在当时,最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将中国的经济发展起来,将军队建设好,只有综合国力强大,最基本的国家安全才有保障。 如今,美国和一众盟友都对中国虎视眈眈,之所以不敢直接动手,就是国家发展好了,要是中国还和几十年、几百年前一样,他们现在估计什么炮弹都往中国招呼,所以在当时,主要抓经济没有错。 当然,计划生育也存在着弊端,老龄化问题,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也确确实实存在,一项政策还是不可能十全十美。 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只能用新的政策再去改善。 |